13. 加热炉灭火蒸汽筛孔管和半固定式接头的灭火蒸汽管道上的阀门应设在
既安全又便于操作的地方;甲、乙、丙类液体设备区附近,宜设置半固定式消防蒸汽接头,在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气体或液体设备附近,宜设固定式蒸汽筛孔管,其阀门距设备不宜小于7.5m。
(二) 安全阀的布置
1. 安全阀应直立安装并靠近被保护的设备或管道。如不能靠近布置,
则从被保护的设备或管道到安全阀入口的管道总压降,不应超过安全阀定压值的3%;
2. 安全阀宜设置检修平台,布置重量大的安全阀时要考虑安全阀拆卸
后吊装的可能,必要时应设吊杆; 3. 安全阀入口管道应采用长半径弯头;
4. 安全阀出口管道的设计应考虑背压不超过安全阀定压的一定值,对
于普通型弹簧式安全阀,其背压不超过安全阀定压值的10%; 5. 当排入放空总管或去火炬总管的介质带有凝液或冷凝气体时,安全
阀的出口应高于总管,否则,应采取排液措施;
6. 排入密闭系统的安全阀出口管道应顺介质流向45°斜接在排放总管
的顶部,以免总管内的凝液倒流入支管,并可减少安全阀背压; 7. 当安全阀进出口管道上设有切断阀时,应选用单闸板闸阀,并铅封
开,阀杆应水平安装,以免阀杆和阀板连接的销钉腐蚀或松动,阀板下滑,当安全阀设有旁路阀时,该阀应铅封关。
(三) 气动调节阀的布置
1. 调节阀的安装位置应满足工艺流程设计的要求,并应靠近与其有关的
一次指示仪表,便于在用旁路阀手动操作时能观察一次仪表; 2. 调节阀应布置在地面或平台上且便于操作和维修处;
3. 调节阀应正立垂直安装于水平官道上,特殊情况下方可水平或倾斜安
装,但须加支撑;
4. 调节阀组(包括调节阀、旁路阀 、切断阀和排液阀)立面安装时,
调节阀应安装在旁路的下方,公称直径小于25mm的调节阀,也可安装在旁路的上方;
5. 调节阀底距地面或平台面的净空不应小于250mm;对于反装阀芯的单
双座调节阀,宜在阀体下方留出阀芯的空间;
6. 调节阀膜头顶部上方应有不小于200mm的净空,调节阀与旁路阀上下
布置时,应错开位置;
7. 切断阀应选用闸阀,旁路阀应选用截止阀,但旁路阀公称直径大于150
时,可选用闸阀,两个切断阀与调节阀不宜布置成直线;
8. 在调节阀入口侧与调节阀上游的切断阀之间管道的低点应设排液阀,
排液阀可选闸阀;
9. 介质中含有固体颗粒的管道上的调节阀应与旁路阀布置在同一个平
面上或将旁路阀布置在调节阀的下方;
10. 低温、高温管道上的调节阀组的两个支架中应有一个是固定支架,另
一个滑动支架;
11. 调节阀应安装在环境温度不高于60℃,不低于-40℃的地方,并远离
振动源;
12. 在一个区域内有较多的调节阀组时,应考虑形式一致,整齐、美观及
操作方便。
(四) 止回阀的布置
1. 升降式止回阀应安装在水平官道上,立式升降式止回阀可安装在关内
介质自下而上流动的垂直管道上;
2. 旋启式止回阀应优先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也可安装在关内介质自下而
上流动的垂直管道上;
3. 底阀应安装在离心泵吸入管的立管端;
4. 为降低泵出口切断阀的安装高度,可选用蝶形止回阀,泵出口与所连
接管道直径不一致时,可选用异径止回阀。
(五) 减压阀的布置
1. 减压阀不应设置在靠近转动设备或容易受冲击的地方,且应考虑便于
检修;
2. 减压阀宜安装在水平官道上;
3. 为避免管道中杂质对减压阀磨损,应在减压阀前设置过滤器。 (六) 疏水阀的布置
1. 疏水阀的安装位置不应高于疏水点;
2. 恒温型疏水阀为得到动作需要的温度差,应在疏水阀前留有1m长的
不保温管段;
3. 当疏水阀本体无过滤器时,应在疏水阀前安装过滤器; 4. 布置疏水阀的出口管道时,应采取措施降低疏水阀的背压; 5. 疏水阀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和检修; 6. 疏水阀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浮球式疏水阀必须水平安装,布置在室外时,应采取必要的防冻
措施;
2) 双金属片疏水阀可水平安装或直立安装; 3) 热动力式疏水阀应安装在水平管道上;
4) 脉冲式疏水阀宜安装在水平管道上,阀盖朝上; 5) 到吊桶式疏水阀必须水平安装。
7. 多个疏水阀同时使用时必须并联安装。
四 管道和管道附件的布置
(一) 管件的布置
1. 弯头宜选用曲率半径等于1.5倍公称直径的长半径弯头:输送气固、
液固两相流物料的管道应选用大曲率半径弯管;
2. 管廊上水平管道变径连接,如无特殊要求,应选用底平偏心异径管,
垂直管上宜选用同心异径管
3. 对于水平吸入的离心泵,当入口管变径时,应在靠近泵的入口处设置
偏心异径管,当管道从下向上进泵时,应采用顶平安装,当管道从上向下进泵时,宜采用底平安装;
4. 平焊法兰不应与无直管段的弯头直接连接; 5. 阀门和其他静密封接头宜安装在管道支撑点的附近;
6. 除工艺有特殊要求外,塔、反应器、立式容器等设备裙座内的管道上
不得布置法兰和螺纹接头
7. 机泵润滑油系统的碳素钢管道、输送有固体沉积及结焦介质的管道等
应分段设置法兰,机泵润滑油系统的碳素钢管道每段管道上的弯头不宜超过两个;
8. 机泵润滑油系统的润滑油主管的末端,应采用法兰盖封闭; 9. 调节阀两侧管道上的异径管应紧靠调节阀;
10. 采用异径管法兰连接时,输送介质的流向宜自小口径流向大口径。 (二) 阻火器的布置
1. 加热器燃料气主管上的管道阻火器,应靠近加热炉,并便于检修,管
道阻火器与燃烧器距离不宜大于12m;
2. 罐用阻火器应直接安装在储罐顶的管口上,通常与呼吸阀配套使用,
也可单独使用。 (三) 过滤器的布置
1. 机泵入口均应安装过滤器,过滤器的安装位置应靠近被保护的设备; 2. 过滤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角式T型过滤器必须安装在管道90°拐弯的场合;
2) 直通式T型过滤器必须安装在管道的直管上,安装在立管上时,
应考虑方便滤网的抽出;安装在水平管时,滤网抽出方向应向下; 3) Y型过滤器安装在水平管道上时,滤网抽出方向应向下; 3. 安装在立管上的泵入口过滤器,为降低泵入口阀门的高度,可采用异
径过滤器;
4. Y型过滤器安装在介质自下向上的垂直管道上时,应选用反流式; 5. 压缩机入口管道上应装过滤器或可拆卸短节,以便开出前安装临时过
滤器和清扫管道。 (四) 补偿器的布置
1. 由于设备布置或其他因素使管道系统的几何形状受到限制,补偿能力
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管道系统的适当位置安装补偿器; 2. 补偿器的选用和布置规定如下:
1) “Π”型补偿器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投资少,应优先选用; 2) “Π”型补偿器与固定点的距离不宜小于两固定点间距的三分之
一;
3) 管道布置受限制时,在设计压力和输送介质允许情况下可选用金
属波纹管型补偿器。
3. 布置无约束金属波纹管补偿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两个固定支座间仅能布置一个补偿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