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代汉语(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四、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 1、表示类属关系。 ? “滕,小国也。”

? “晋,吾宗也”(左传·僖公五年)。 ? 2、表示等同关系。

?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这是表示等同关系的。 ? 3、表示比喻。

?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 4、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 ?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 ? 5、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四)

小结

? 1、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来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

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 2、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 3、关于“是”字:1)我们讲古代汉语不用“是”,是指文言文说的,至于白话,是用系词“是”的,先秦文献极少用系词“是”,

汉代后有所增加。2)古代汉语里“是”可当形容词,词义是“对的”、“正确的”,意思是“认为…对”、“认为…正确”。出现在“名词+是+名词”的组合中。可单独作谓语,也可带宾语。3)“是”字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常常用来复指前文,系词“是”字正是从代词“是”的复指用法发展出来的。

? 4、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几种形式:1)“主+谓+也”,如:此王业也。2)“主+者+谓+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3)“主

+者+谓”,如:兵者,凶器。4)“主+谓”,如:兵,凶器。5)“主+副+谓+(也)”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6)“主+是+宾”,如:“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 5、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古代汉语判断句有两种基本表达功能,主谓语在语言各要素中,语法的稳定性最强。 ? 例子:

丁卯卜,王大获鱼。(《卜辞通纂》749片) 语法也有变化 例子:

“河杀我?不我杀?(殷墟文字乙编5406)。”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

? 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

? 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有三,主要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次要标准是词的形态和词的概括意义。 ? 语法功能包括一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 ? 词的形态,既指构形形态,也指构词形态。 ? 词的概括意义,是指一类词的类别意义 。

名词

? ? ?

人和事物的名称。

主要特点:不受“不”“将”这些副词修饰,却能受“美”“好”这些形容词修饰。 功能:在句子结构中作主语、宾语和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

动词

? 标志活动变化的。

? 特点:大多数能带宾语;能受副词修饰。 ? 功能:作谓语、述语。也能作其他成分如主语

形容词

? 标志性质状态。

? 特点:能受一般副词的修饰或少数副词的补充,而不能受副词“勿”等的修饰。 ? 功能:作谓语、述语、定语,也能作其他成分,如宾语。

数词

? 标志数目。

? 特点:既不受副词修饰,也不受形容词的修饰。 ? 功能:修饰名词表示数量,修饰动词表示动量。

量词

? 标志单位。

? 先秦没有普遍使用表示个体单位的量词。借用盛器名词或表示手段的动词充当,甲金文中使用名词表示个体单

位的结构。

? 功能:一般要与数词组成数量结构使用。

副词

? 表示行为变化、性质状态的进程、范围、程度、估计判断、否定等。 ? 特点:跟动词、形容词组成偏正结构。

? 功能:作修饰、限制成分,作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状语,有时也作补语,有时也作判断谓语中的修饰成分。

代词

? 指代名词或其他词的。 ? 特点:指代作用。

介词

7

? 作用是介绍,即把表示人、事物的结构介绍给表示活动、变化、性质状态的结构,进行修饰、限制。

连词

? 用来连接词或词组的。

? 连接的各部分一般是同性质的。

助词

? 关于“者”“所”词类的界定

? 王力:认为是特殊的指示代词。(王力一册,辅导281-283) ? 许嘉璐:助词。

? 思考:他们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语气词

? 附着于某一句子(或前或后)配合语调表达语气的

叹词

? 封闭词,总是单独成句,不与其他词组合。

? 1、主谓结构:由被陈述和陈述两部分组成,被陈述部分叫主语,陈述部分叫谓语。

? 2、述宾结构:由活动、变化部分和被这活动变化支配、影响及与之关涉的部分组合而成,活动变化部分叫述语,受支

配影响及关涉的部分叫宾语。

? 3、述补结构:由活动变化、性质状态部分和他的补充部分组合而成。被补充部分是述语,补充部分叫补语。 ? 4、偏正结构:由修饰、限制部分和被修饰限制部分组合而成。被修饰部分叫中心语,体词性中心语的修饰成分叫定语,

谓述性中心语的修饰成分叫状语。

? 5、平列结构: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相同的部分按平等关系组合而成。 ? 6、同位结构:由指同一人、事物的两部分组合而成。

? 7、连谓结构:由两个动词或动词性部分按非平列关系组合而成。 ? 划分标准

? 传统说法:实词只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其他都是虚词

? 一般教学上的说法: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 教材:副词归入实词 ? 单句和复句

? 复句:平列、承接、进层、选择、因果、条件、转折。

课后练习

? 教材130 ? 8、虚词结构 ? ? ? ?

句式是指句子结构的各种形式 。

1、根据谓语性质,可以把句子分为判断句、叙述句、描写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8

? ?

蟹六跪而二鳌。

2、根据谓语的组织形式,可以把句子分为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

? 一、分析下列例句中“是”的词性、用法: ? 1、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 2、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顼)

? 3、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 4、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顼) ? 5、 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 二、多项选择题

? 1.下列句子中,“者”和动词或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结合,用来表示人的有( )。 ? A.卜者知其旨意。(《史记·陈涉世家》)

? B.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晁错《论贵粟疏》) ?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韩愈《马说》) ? D.今者,项庄拔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 2.下列各句中,语气词“也”表判断语气的是( )。 ? A.我,子瑜友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 B.子言非不辩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韩非子·五蠹》 ? C.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 D.敢问何谓也?(《左传·隐公元年》)

? E.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荀子·天论》)

? 3.下列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A.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 ? B.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 C.子野之言,君子哉!(《左传·昭公八年》) ? D.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 E.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盐铁论·非鞅》)

? 4.下列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A.良庖岁更刀,割也。(《庄子·养生主》) ? B.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礼记·檀弓上》) ? C.梁亦万乘之国。(《战国策·赵策》)

陈胜者,阳城人也。2)表示等同关系。如:梁父即楚将项燕。另外,有些判断句主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而是:1)表比喻。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2)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如:夫战,勇气也。3)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如: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除了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外,在逻辑上也构成判断关系:1)表示类属关系。如:陈胜者,阳城人也。2)表示等同关系。

如:梁父即楚将项燕。另外,有些判断句主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而是:1)表比喻。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2)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如:夫战,勇气也。3)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如:井蛙

9

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判断句 练习

? 一、分析下列例句中“是”的词性、用法: ? 1、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 2、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顼)

? 3、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 4、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顼) ? 5、 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 二、多项选择题

? 1.下列句子中,“者”和动词或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结合,用来表示人的有( )。 ? A.卜者知其旨意。(《史记·陈涉世家》)

? B.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晁错《论贵粟疏》) ?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韩愈《马说》) ? D.今者,项庄拔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 2.下列各句中,语气词“也”表判断语气的是( )。 ? A.我,子瑜友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 B.子言非不辩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韩非子·五蠹》 ? C.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 D.敢问何谓也?(《左传·隐公元年》)

? E.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荀子·天论》)

? 3.下列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A.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 B.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 C.子野之言,君子哉!(《左传·昭公八年》) ? D.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 E.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盐铁论·非鞅》)

? 4.下列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A.良庖岁更刀,割也。(《庄子·养生主》) ? B.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礼记·檀弓上》) ? C.梁亦万乘之国。(《战国策·赵策》) ? D.之歌者非常人也。(《吕氏春秋·举难》) ? E.农,天下之本。(《史记·孝文本纪》) ? 5.下列句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

? A.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古代汉语(2)在线全文阅读。

古代汉语(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9979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