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用矩形近似代替曲边梯形。为了减少误差,把曲边梯形分成许多小曲边梯形,并用小矩形的面积近似代替小曲边梯形的面积。当分割越细,所得的近似值越接近准确值,通过求小矩形面积之和的极限,就求得了曲边梯形得面积。
(2)解决问题(思路)
y 第一步:分割
y=x2 第二步:近似代替 第三步:求和 第四步:取极限 0 x
1 二、定积分的定义
现实中许多实例,尽管实际意义不同,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按“分割取近似,求和取极限”的方法,将所求的量归结为一个和式极限。我们称这种“和式极限”为函数的定积分。
定 义:?f(x)dx?lim?f(?i)?xi (说明定积分中各符号的称谓)
an??i?1bn由定积分的定义知,以上实例可以表示成定积分:面积A??x2dx
01 说 明:定积分是一个特殊的和式极限,因此,它是一个常量,它只与被积函数f(x)、积分区间[a,b]有关,而与积分变量用何字母表示无关。
三、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作 图)
当函数f(x)在[a,b]上连续时,定积分可分成三种形式:
1、若在[a,b]上,f(x)?0,则定积分表示由曲线f(x),直线x=a,x=b,y=0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A,即?f(x)dx?A
ab2、若在[a,b]上,f(x)?0,则定积分表示由曲线f(x),直线x=a,x=b,y=0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A的相反数,即?f(x)dx??A
ab3、若在[a,b]上,f(x)可正可负,则定积分表示x轴上方图形的面积A1与下方图形的面积A2之差,即?f(x)dx?A1?A2
abb结论: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有号面积”, 即A??f(x)dx。
a例1、用定积分几何意义判定下列积分的正负: (1)?edx (2)??sinxdx
0?22x0例2、用定积分表示由曲线y=x2+1,直线x=1,x=3和y=0所围成的图形面积? 四、定积分的性质(简略)
总学时64学时(XRG)
(1)?f(x)dx?0 (2)?f(x)dx???f(x)dx (3)?dx?b?a
aabaabab(4)积分中值定理:
设函数f(x)在以a,b为上下限的积分区间上连续,则在a,b之间至少存在
b一个?(中值),使 ? af(x)dx=f(?)(b-a)
y 积分中值定理有以下的几何解释:若f(x)在[a,b]上连
y=f(x) 续且非负,定理表明在[a,b]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 [a,b]为底边、曲线y=f(x)为曲边的曲边梯形的面积,与同 底、高为f(?)的矩形的面积相等,如图所示.因此从几何角 f(?) 度看,f(?)可以看作曲边梯形的曲顶的平均高度;从函数值 角度上看,f(?)理所当然地应该是f(x)在[a,b]上的平均值. O a ? 因此积分中值定理这里解决了如何求一个连续变化量的平均值问题.
x b 思考题:
ba
1、 用定积分的定义计算定积分?cdx,其中c为一定常数。[矩形的面积] 2、 如何表述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求下列积分的值:
(1)
?1?1?1xdx, (2)??RRR2?x2dx, (3)?20cosxdx, (4)??xdx.
1探究题:用定积分的符号、定义、结果、方法等说明“什么是定积分”? 小 结:定积分的本质:从宏观(整体)研究非均匀量的“改变量”问题。是处理非均匀量的“乘法”;其思想方法:(1)在小范围内以“不变”代“变”,获得近似值;(2)利用极限思想使“近似值”转化为“精确值”。其中,“分”是为了“匀”的需要,而“求和”是整体量的要求。 作 业:P40(A:1-3)
课堂练习(定积分的概念)
【A组】
一、判定正误:
1、定积分?af(x)dx表示曲边梯形的面积。( F )
2、定积分?af(x)dx的值与被积函数f(x)、积分区间[a,b]及积分变量x有关。F 3、?12bblnxdx?0 ( T ) 4、[?f(x)dx]??f(x) ( F )
ab总学时64学时(XRG)
二、用定积分表示面积:
(1)曲线y?x3,直线x??1,x?1及y?0所围成的平面? (2)由方程x2?y2?4所确定的圆的面积?
三、 用定积分的定义计算定积分?cdx,其中c为一定常数。
ab
【B组】
?]
04二、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求直线y?2x?1,x?1,x?2,y?0所围成的平面图
形的面积?
三、用定积分的定义求曲线y?x2?1,x?1,x?2,y?0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 面积? 数学认识实验: 定积分思想的几何直观 1、函数y?x2在[0,1]上所围成的面积分析: (1)步长为0.1的分割。(n=10)
一、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计算:?1?x2dx? [
1Y10.80.60.40.2
(2)步长为0.05的分割。(n=20)
0.20.40.60.8 总学时64学时(XRG)
Y10.80.60.40.2
(3)步长为0.01的分割。(n=100)
Y10.80.60.40.20.20.40.60.8
0.20.40.60.8 第七讲 定积分与导数
教学目的:掌握原函数的概念及N-L公式。
重 难 点:作为路程的定积分、微积分基本定理 教学程序:复习定积分概念(和式极限)—>原函数—>N-L公式(求路程)
推导—>N—L公式(计算方法)—>定积分的计算(简单)
授课提要:
前 言:定积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如果用定义来计算,计算复杂且不易,所以必须寻找新的计算方法。下面将研究定积分与导数的关系。
一、原函数的概念
定 义:若在某一区间上有F?(x)?f(x),则称F(x)是f(x)的一个原函数。
总学时64学时(XRG)
如:已知(x2)??2x,所以x2是2x的一个原函数,同理,x2?1也是它的原函数。(说明:原函数不唯一)
*二、变上限函数
设函数f(x)在[a,b]上连续,且x?[a,b],则称函数?f(t)dt为变上限函数。记
axxp(x)??f(t)dt。它有如下性质:
a(1)p(a)?0,p(b)??f(t)dt;
ab(2)若f(x)在[a,b]上连续,则p(x)在[a,b]上可导,且有p?(x)?f(x)。 由性质(2)及原函数的定义知,p(x)是f(x)的一个原函数。
定 理(原函数存在定理)若f(x)在[a,b]上连续,则其原函数一定存在,且原函数可表示为F(x)??f(t)dt
axxsintdtdx?20例1、求(?costdt) ? 例2、求lim ?
x?0dx0x2三、N-L公式(直观推导)
设一辆汽车作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从时刻a到b,求其经过的路程? (1)若已知路程函数s?s(t),则s?s(b)?s(a);
(2)若已知速度函数v?v(t),则由定积分有s??v(t)dt?s(b)?s(a);
ab(3)s(t)与v(t)有如下关系:s?(t)?v(t),即s(t)是v(t)的一个原函数。
一般地,有如下定理:
设函数f(x)在区间[a,b]上连续,F(x)是f(x)的一个原函数,则
?baf(x)dx?F(b)?F(a)
说 明:(1)N-L公式揭示了定积分与原函数(不定积分)间的联系,给
定积分的计算提供了有效而简便的方法。
(2)由定义知求定积分的步骤:①求原函数 ②求原函数的增量
例3、求下列定积分:
21?1(1)?x2dx (2)?sinxdx (3)?(3x2?)dx
100x例4、求由曲线y?sinx,直线x=0,x=π,y=0所围成的图形面积? 例5、求曲线y?x2?1,x?1,x?2,y?0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例6、设物体的速度v?2sint,求时段[0,?]的距离?
总学时64学时(XRG)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等数学》授课教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