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
(二)劳动就业的特征
1、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符合法定的就业年龄 2、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具有劳动行为能力 3、劳动就业必须是出自公民的自愿
4、劳动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 5、劳动就业必须使劳动者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二、我国劳动就业的立法概况(了解) (一)我国劳动就业立法建立和形成阶段 (二)我国劳动就业立法低谷阶段
(三)我国劳动就业立法的恢复和发展阶段 三、政府对劳动就业的职责(掌握) (一)促进劳动就业 (二)保障劳动就业
四、我国的劳动就业制度(了解) (一)统包统配的行政性劳动就业制度 (二)以市场为主导的劳动就业制度 五、劳动就业的意义(了解)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
一、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和意义(了解) (一)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二)劳动力市场的分类 (三)劳动力市场的意义 二、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掌握) (一)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的含义 (二)职业介绍所 1、设立条件 2、设立程序 3、权利义务
(三)境外就业服务机构 1、设立条件 2、设立程序 3、权利义务
11
第三节 就业保障
一、妇女就业的保障(了解) (一)保障妇女就业的法律依据 (二)妇女就业保障的主要内容 二、残疾人就业的保障(掌握) (一)就业方针 (二)优惠政策 (三)保护措施
三、退役军人就业的保障(掌握) (一)退役义务兵的就业规定 (二)退役志愿兵的就业规定 (三)退役军官的就业规定
四、少数民族人员的就业保障(了解)
第四节 就业服务
一、就业服务的概念和内容(掌握) (一)就业服务的含义 (二)就业服务的内容
二、发展就业服务事业(了解) (一)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二)发展职业介绍机构 (三)开展就业训练工作 (四)办好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五)搞好失业救济,为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三、就业服务的管理体制(了解) (一)国家就业服务管理机构 (二)地方就业服务管理机构
思考题:
1、什么是劳动就业?法律上所称的就业与经济学上的就业是否相同? 2、什么是就业(或职业)歧视?法律应当如何规制? 3、政府在劳动就业方面有哪些职责?并请举例说明。
4、申请设立职业介绍机构及境外职业介绍机构各应具备哪些条件?申请程序依次是什么? 5、我国对哪些群体进行特殊就业保障?为什么对他们要予以特殊保障?
12
第七章 劳动合同
学习目的与要求: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别劳动法的核心。学习本章要掌握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劳动合同变更、终止、解除的概念,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劳动合同解除的事由、程序及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终止时的特别规定,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要能运用本章相关知识解决劳动合同争议案件。
重点和难点:劳动合同的内容,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劳动合同解除的事由及程序,劳动合同终止时的特别规定,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学时:共7学时。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掌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二、劳动合同的特征(掌握)
(一)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 (二)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职责上的从属关系 (三)劳动合同一般有试用期的规定
(四)劳动合同在一定条件下,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五)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而不是劳动成果的给付 三、我国劳动合同的立法(了解)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一、法定条款(掌握,并能运用) (一)劳动合同的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合同终止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二、约定条款(掌握,并能运用) (一)试用期
(二)保密事项及竞业禁止 (三)当事人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
13
一、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掌握) (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 (二)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 二、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了解) (一)要约 (二)承诺
三、工会在订立劳动合同中的作用(了解)
第四节 无效劳动合同
一、无效劳动合同的概念(了解)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违背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对当事人全部或部分不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
二、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掌握,并能运用)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三、无效劳动合同的处理(了解) (一)撤销合同 (二)修正合同 (三)赔偿损失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与终止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了解) (一)实际履行原则 (二)全面履行原则 (三)合作履行原则
二、劳动合同的变更(掌握,并能运用) 三、劳动合同的终止(掌握,并能运用)
第六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
一、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掌握,并能运用) 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掌握,并能运用) (一)过错性解除 (二)非过错性解除 (三)经济性裁员
三、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掌握,并能运用) (一)预告解除
14
(二)即时解除
四、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掌握,并能运用) 五、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掌握,并能运用)
思考题:
1、劳动合同与一般民事合同相比,有哪些特殊之处?
2、对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规定应当如何理解?应如何认定和处理事实劳动关系? 3、劳动法为什么要规定不定期劳动合同?
4、竞业禁止的约定的正当性基础是什么?如何衡量其合法性?
5、劳动合同解除、终止与一般民事合同解除、终止的法律规定相比有何特别?为什么存在这些特别之处?
6、劳动合同解除时用人单位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的性质是什么?在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否支付经济补偿金?
第八章 集体合同
学习目的与要求:集体合同制度也是劳动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是集体劳动法的核心。学习本章要求掌握集体合同的概念及法律特征,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联系与区别,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的发挥作用的机理,平等协商代表的确定、义务和保护性法律规定,集体合同订立的内容和程序。
重点和难点:集体合同的法律特征,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义务和保护性法律规定,集体合同订立的内容和程序。
学时:共1学时。
第一节 集体合同概述
一、集体合同的概念(掌握)
集体合同,也称集体协议或团体协约,是指工会或劳动者代表与用人单位或其组织之间就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与劳动待遇等事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的书面协议。
二、集体合同的法律特征(掌握)
(一)集体合同的主体,一方是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另一方是企业。 (二)集体合同的内容侧重于维护企业职工权益的规定。 (三)集体合同的订立必须经过双方协商谈判,达成书面协议。
(四)集体合同签订的直接目的在于规定本企业职工的一般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 (五)集体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能。 三、集体合同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四、集体合同的作用(了解)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大纲(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