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介绍过组距数列有等距和不等距之分,应视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而定。
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是互为条件和互相制约的。当全距一定时,组距大,组数就少;组距小,组数就多。在实际应用中,组距应是整数,最好是5或10的整倍数。在确定组距时,必须考虑原始资料的分布状况和集中程度,注意组距的同质性,尤其是对带有根本性的质量界限,绝不能混淆,否则就失去分组的意义。
在等距分组条件下,存在以下关系: 组数=全距/组距 ④确定组限
组限要根据变量的性质来确定。如果变量值相对集中,无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时,则采用闭口式,使最小组和最大组也都有下限和上限;反之,如果变量值相对比较分散,则采用开口式,使最小组只有上限(用“XX以下”表示),最大组只有下限(用“XX以上表示)。如果是离散型变量,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重叠组限或重叠组限的表示方法,而连续型变量则只能用重叠组限来表示。 在采用闭口式时,应做到最小组的下限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高于最大变量值,但不要过于悬殊。 ⑤编制变量数列
经过统计分组,明确了全距、组距、组数和组限及组限表示方法以后,就可以把变量值归类排列,最后把各组单位数经综合后填入相应的各组次数栏中。 四、统计表
1、统计表的概念、构成
统计表是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表格形式。广义统计表包括统计工作各阶段所使用的一切表格。
从形式上看,统计表是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组成;从内容上看,统计表是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主词是统计表要说明的总体或总体分成的多个组,宾词是说明主词的统计指标。 2、统计表的种类
统计表根据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情况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统计表按作用不同分为调查表、汇总表和分析表。
表标题
横 行 标 题
统计表的类型: 简单表(不分组) 简单分组表 复合分组表 统计表的设计及填写要规范 1、 各项标题应简明确切; 2、 内容应简明扼要;
3、 各栏目按逻辑顺序依次排列,可编号; 4、 左右开口,同一栏数字对齐; 5、 缺数字用· · ·,不存在数据用——; 6、 注明计量单位;
7、 需要时注明资料来源。 等等。 四、统计图 用统计图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表示统计资料。常用的统计图有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饼图等,有平面图,也有立体图。
100806040200第一季度第三季度东部西部北部 纵栏标题 指标数值 直方图
100806040200东部西部北部度度度季季季一二三第第第第四季度折线图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饼图
100806040200第一季度第三季度东部西部北部柱形图
1008060402000246东部西部北部曲线图
100806040200东部西部北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直方图
100?`@ %0%北部西部东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直方图
第四章 综 合 指 标
一、总量指标
1、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2、总量指标的种类 总量指标的种类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前者是总体内所有单位的总数,后者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总体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标志总量不会独立于单位总量而存在。在一个特定的总体内,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而同时并存多个标志总量,构成一个总量指标体系。同一总量指标在不同情况下可有不同的性质。例如对各企业工人总数指标来说,当研究企业平均规模时,以企业为总体单位,企业总数为单位总量,各企业工人总数为标志总量;当研究企业劳动效益时,以工人为总体单位,各企业工人总数为单位总量,这时企业的总产量成为标志总量。所以说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随研究目的不同而变化。
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间(瞬间)状况上的总量指标。
按其所采用计量单位的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实物指标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按实物单位计算的指标最大的特点是它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能具体表明事物的规模和水平,但指标的综合性能较差,无法进行汇总。按价值单位计量的最大优点是它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可以表示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但它脱离了物质内容。二者要结合应用。劳动量指标是以劳动单位即工日、工时等劳动时间计量的统计指标。
3、总量指标的作用 总量指标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2) 总量指标是编制计划,实行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3)总 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二、相对指标
1、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的比率,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在统计分析中运用相对指标,可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现象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可以对比的基础。相对指标就是应用对比的方法,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中某些相关事物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相对数。相对指标可以反映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说明总体现象的质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统计学原理》教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