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淡化,而党、政之间源於其功能及其所奉行的原则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则更清晰地显现出来。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我们观察到,随着商品的日益丰富、原有「票证制度」的解除,以及90年代以来单位运作的医疗、住房、养老保障等福利制度的逐步社会化,单位成员在单位之外获得资源的选择机会不断增多,从而对单位的依赖不断减弱;同时,对单位专业功能的不断强调,导致单位政治控制功能和政治激励手段作用的弱化,以及单位成员对政治活动的淡漠。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党的系统强化其在单位中的作用,以及向新出现的私营机构、非政府组织扩展其影响的努力;在目前进行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亦出现了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相融合的倾向,即实行所谓「双向进入」模式:一方面,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党委成员,依法定程序进入法人治理结构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另一方面,把符合条件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中的党员吸收到党委会中来。199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已改制的107家国企中,党委书记担任正、副董事长的佔79%;上海工业系统61家有限责任公司中,有68.3%的党委成员进入董事会、监事会。
由此引出的问题是:如果我们承认单位党政合一体制存在着内在的功能冲突的话,那么在走向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除了延袭传统的党政合一体制框架之外,是否存在着其他可行的选择,使得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更顺利地促进传统单位专业性功能的发挥,从而更好地推进市场化改革?这是单位体制演变到今天所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刘求实1963年生,1998年毕业於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至今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社会理工学研究科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 http://www.cuhk.edu.hk/ics/21c/issue/article/0109087.htm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中国单位体制下的党政关系(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