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菱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主要是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关键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3.(8分)(2014?南昌)如图1,AB是⊙O的直径,点C在AB的延长线上,AB=4,BC=2,P是⊙O上半部分的一个动点,连接OP,CP. (1)求△OPC的最大面积; (2)求∠OCP的最大度数; (3)如图2,延长PO交⊙O于点D,连接DB,当CP=DB时,求证:CP是⊙O的切线.
考点: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1)在△OPC中,底边OC长度固定,因此只要OC边上高最大,则△OPC的面积最大;观察图形,当OP⊥OC时满足要求; (2)PC与⊙O相切时,∠OCP的度数最大,根据切线的性质即可求得; (3)连接AP,BP通过△ODB≌△BPC可求得DP⊥PC,从而求得PC是⊙O的切线. 解答: (1)解:∵AB=4, ∴OB=2,OC=OB+BC=4. 在△OPC中,设OC边上的高为h, ∵S△OPC=OC?h=2h, ∴当h最大时,S△OPC取得最大值. 观察图形,当OP⊥OC时,h最大,如答图1所示: 此时h=半径=2,S△OPC=2×2=4. ∴△OPC的最大面积为4. (2)解:当PC与⊙O相切时,∠OCP最大.如答图2所示: ∵tan∠OCP===, ∴∠OCP=30° ∴∠OCP的最大度数为30°. (3)证明:如答图3,连接AP,BP. ∴∠A=∠D=∠APD=∠ABD, ∵=∴=, , ∴AP=BD, ∵CP=DB, ∴AP=CP, ∴∠A=∠C ∴∠A=∠D=∠APD=∠ABD∠C, 在△ODB与△BPC中 , ∴△ODB≌△BPC(SAS), ∴∠D=∠BPC, ∵PD是直径, ∴∠DBP=90°, ∴∠D+∠BPD=90°, ∴∠BPC+∠BPD=90°, ∴DP⊥PC, ∵DP经过圆心, ∴PC是⊙O的切线.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作出辅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4.(12分)(2014?南昌)如图1,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E在AB边上(不与点A,B重合),点F在BC边上(不与点B,C重合).
第一次操作:将线段EF绕点F顺时针旋转,当点E落在正方形上时,记为点G; 第二次操作:将线段FG绕点G顺时针旋转,当点F落在正方形上时,记为点H; 依次操作下去… (1)图2中的△EFD是经过两次操作后得到的,其形状为 等边三角形 ,求此时线段EF的长; (2)若经过三次操作可得到四边形EFGH. ①请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为 正方形 ,此时AE与BF的数量关系是 AE=BF ; ②以①中的结论为前提,设AE的长为x,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面积y的取值范围;
(3)若经过多次操作可得到首尾顺次相接的多边形,其最大边数是多少?它可能是正多边形吗?如果是,请直接写出其边长;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考点: 几何变换综合题. 分析: (1)由旋转性质,易得△EFD是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求出EF的长; (2)①四边形EFGH的四边长都相等,所以是正方形;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AE=BF; ②求面积y的表达式,这是一个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出最值及y的取值范围. (3)如答图2所示,经过多次操作可得到首尾顺次相接的多边形,可能是正多边形,最大边数为8,边长为4﹣4. 解答: 解:(1)如题图2,由旋转性质可知EF=DF=DE,则△DEF为等边三角形. 在Rt△ADE与Rt△CDF中, ∴Rt△ADE≌Rt△CDF(HL) ∴AE=CF. 设AE=CF=x,则BE=BF=4﹣x ∴△B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F=BF=(4﹣x). ∴DE=DF=EF=(4﹣x). 2222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AE+AD=DE,即:x+4=[解得:x1=8﹣4,x2=8+4(舍去) (4﹣x], 2∴EF=(4﹣x)=4﹣4. DEF的形状为等边三角形,EF的长为4﹣4. (2)①四边形EFGH的形状为正方形,此时AE=BF.理由如下: 依题意画出图形,如答图1所示: 由旋转性质可知,EF=FG=GH=HE,∴四边形EFGH的形状为正方形. ∵∠1+∠2=90°,∠2+∠3=90°, ∴∠1=∠3. ∵∠3+∠4=90°,∠2+∠3=90°, ∴∠2=∠4. 在△AEH与△BFE中, ∴△AEH≌△BFE(ASA) ∴AE=BF. ②利用①中结论,易证△AEH、△BFE、△CGF、△DHG均为全等三角形, ∴BF=CG=DH=AE=x,AH=BE=CF=DG=4﹣x. ∴y=S正方形ABCD﹣4S△AEH=4×4﹣4×x(4﹣x)=2x﹣8x+16. ∴y=2x﹣8x+16(0<x<4) 22∵y=2x﹣8x+16=2(x﹣2)+8, ∴当x=2时,y取得最小值8;当x=0时,y=16, ∴y的取值范围为:8≤y<16. (3)经过多次操作可得到首尾顺次相接的多边形,其最大边数是8,它可能为正多边形,边长为4﹣4. 如答图2所示,粗线部分是由线段EF经过7次操作所形成的正八边形. 22 设边长EF=FG=x,则BF=CG=BC=BF+FG+CG=x+x+x, ﹣4. x=4,解得:x=4点评: 本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以旋转变换为背景考查了正方形、全等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正多边形、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等知识点.本题难度不大,着重对于几何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一道好题. 25.(12分)(2014?南昌)如图1,抛物线y=ax+bx+c(a>0)的顶点为M,直线y=m与x轴平行,且与抛物线交于点A,B,若△AM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我们把抛物线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与线段AB围成的图形称为该抛物线对应的准蝶形,线段AB称为碟宽,顶点M称为碟顶,点M到线段AB的距离称为碟高.
(1)抛物线y=x对应的碟宽为 4 ;抛物线y=4x对应的碟宽为 对应的碟宽为
;抛物线y=a(x﹣2)+3(a>0)对应的碟宽为 2
2
2
2
2
;抛物线y=ax(a>0) ;
2
(2)抛物线y=ax﹣4ax﹣(a>0)对应的碟宽为6,且在x轴上,求a的值;
(3)将抛物线y=anx+bnx+cn(an>0)的对应准蝶形记为Fn(n=1,2,3…),定义F1,F2,…,Fn为相似准蝶形,相应的碟宽之比即为相似比.若Fn与Fn﹣1的相似比为,且Fn的碟顶是Fn﹣1的碟宽的中点,现将(2)中求得的抛物线记为y1,其对应的准蝶形记为F1. ①求抛物线y2的表达式;
②若F1的碟高为h1,F2的碟高为h2,…Fn的碟高为hn,则hn= 2+ ,Fn的碟宽有端点横坐标为
2
;F1,F2,…,Fn的碟宽右端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若是,直接写出该直线的表达式;若
不是,请说明理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4南昌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