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S100独立式电容调高器
36
4.3
安装尺寸
正视图236224 BCS100 V2.0F1HEIGHT CONTROLBCS100 电容随动控制器>>>>>>>>>>>>>>>>>-----------156144147 .2580369F2F3F4跟随关SHUT跟随开FOLLOW跟随快FAST跟随高+0.1停止STOP变速SHF确定ENT跟随慢SLOW跟随低-0.1回原点ORG取消ESCΦ4.5×4218348俯视图左视图137
37
BCS100独立式电容调高器
第五章 报警及异常分析
5.1
系统报警及可能原因
5.1.1 上/下限位有效
当系统检测到Z轴的上限位或下限位光电开关或接触传感器有效时,产生此报警。此时,应关注以下情况:
? 接线是否正确。
? “限位信号类型”参数是否被正确的设置,限位信号可以设置为常开或
常闭。
? 上/下限位是否确实感应到物体,输出了有效电平信号。 ? 传感器是否损坏,或者有油污或粉尘。 5.1.2 超出Z轴行程
当系统的Z轴坐标大于设置的行程时,会产生该报警。如产生误报警,需要关注系统是否正确地复位,行程参数是否被正确的设置,以及编码器的反馈是否正常。
5.1.3 上限位常有效
当系统回原点,碰到负限位,然后往回走,却一直无法退出负限位的区域时,会产生此报警。
5.1.4 伺服报警
当系统的伺服接口的14号接口ALM信号检测到有伺服报警信号输入时,系统会产生伺服报警。由于不同的伺服,报警的高/低电平逻辑不一样,所以,要正确地设置“伺服类型”参数。以下原因可能产生调高器上的伺服报警:
? “伺服类型”参数设置不正确。 ? 接线不正确。
? 伺服本身已经报警了。 ? 干扰。(概率较小,系统本身有输入口滤波。) 5.1.5 编码器异常动
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下,检测到编码器的反馈数值发生了变化,会产生该报警。导致该报警的原因包括:
? 外力导致轴有抖动。
? 接线不良,零速钳位信号无效。 ? 伺服刚性太弱。
? 编码器线被干扰,需要确认屏蔽层是否正确地接大地,最好再加磁环。
BCS100独立式电容调高器
38
5.1.6 编码器无响应
当系统发模拟量出去,检测到编码器信号无任何变化时,会产生该报警。导致该报警的原因包括:
? 接线不良,模拟量信号没有发到伺服中去,或者零速钳位信号一直生效,
或者编码器的反馈信号没有正确地接回到调高器中。
? 伺服选型不正确。不能选脉冲型的伺服,要选择带速度模式的伺服。 ? 伺服参数设置不正确。没有切换到速度模式。 5.1.7 位置偏差过大
当系统检测到反馈回的位置和目标位置的差值过大时,会产生该报警。产生该报警,一般标志着伺服系统无法正常地跟随调高器的位置环指令。产生该报警的原因包括:
? 编码器方向反。系统的位置环没有形成负反馈。此时需要修改参数。 ? 接线、干扰等导致编码器反馈不正常。
? Z轴机械卡住,系统瞬间扭矩增加,但是位置没有及时到位。 5.1.8 电容变0
当系统无法正确地测量电容时,电容值会变成0.以下原因可能导致电容变0: ? 浮头接触到板面。 ? 切割头进水。
? 切割头的本体电容太大,超出检测范围。 ? 放大器损坏。
? 放大器/切割头的连线接触不良。
? 切割头内部,感应电容的正极(喷嘴)和负极(机壳)短路。 5.1.9 本体电容变小
当系统检测到本体电容变小超过一定范围时,会产生该报警。系统本体电容变小的原因包括:
? 更换过配件,或者动过连接,或者本身模拟元器件特性的随机改变也可
能导致该报警。此时重新标定即可。
? 激光散射到喷嘴上,导致喷嘴温度急剧上升,产生温漂。
? 吹气导致正极(喷嘴)和负极(切割头外壳)之间的间隙改变。 ? 放大器的连接线、喷嘴等接触不良。
? 标定距离设置偏小(3维小于10mm,2维小于15mm),也有可能会引起本
体电容变小的报警。
? 放大器的连接线、喷嘴等接触不良。
? 等离子云冲击电容放大器。在不锈钢板尤其是带膜不锈钢板的切割过程
中出现的概率较大。对于带膜不锈钢,请先去膜,再切割,不要直接带膜切割(激光专用膜除外)。检查机床的接地情况,避免浮地,必须可靠接地。跟随高度不要设置在0.5mm以下,适当增加跟随高度将有所改善;适当增加吹气气压。
39
BCS100独立式电容调高器
5.1.10 电容异常变大
当系统检测到电容超过标定时的最大电容,或者设定的碰板电容时,会产生该报警。产生该报警的原因包括:
? 浮头接触到板面。 ? 切割头进了少量的水。
? 激光散射到喷嘴上,导致喷嘴温度急剧上升,产生温漂。
? 吹气导致正极(喷嘴)和负极(切割头外壳)之间的间隙改变。 5.1.11 跟随误差过大
当系统处于跟随状态时,检测到和板面之间的距离瞬间异常变大,会产生此报警。第二章2.5.7节详细讲述了有关跟随误差过大的2个参数的含义。产生此报警的原因包括:
? 切割超出板面的范围,浮头下方无物体可以跟随。 ? 板面较大幅度抖动。 5.1.12 使用时间已到
系统设置的使用时间到了。
5.2
常见问题分析
5.2.1 跟随运动时有明显的抖动和机械冲击
? 放大器外壳或控制器FG脚与机器外壳接触不良
机器外壳为被测电容的负极,当放大器外壳与机器外壳导电不良时,电容正负极之间的交流阻抗较大。这样测量电路负载会产生变化,将导致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若无法通过机械良好连接,可在放大器与机器金属外壳之间额外增加一根粗导线(最好是铜线),以减少交流阻抗,不过这种单点连接方式的交流阻抗较通过机械良好连接的要大一些。具体指标要达到交流阻抗小于10欧姆。
? 伺服刚性设置过大 伺服刚性设置过大。会导致运动时产生机械冲击和明显的抖动。如松下MINAS A5系列伺服,建议刚性设置不超过19级。
? 跟随运动快慢级数设置过大
跟随运动的快慢级数设置过大,会导致运动时有抖动,推荐使用级数为3~7级。
? 浮头标定不良
当BCS100中存储的电容与位置的数据稳定度和平滑度不良时,跟随运动会出现抖动现象。此时请重新做浮头电容标定,直至稳定度和平滑度为优或良。
? 使用现场存在较大干扰,可适当降低“随动增益系数”参数。 5.2.2 跟随运动时经常会碰撞板面
? 标定范围设置过小或Z轴速度设置过大
标定范围设置约小意味着跟随运动的减速距离越小,而此时若Z轴速度设置过大,而跟随到位时Z轴速度仍然未降至0,此时就会产生过冲。跟随到位时的
BCS100独立式电容调高器
40
Z轴速度越大,则过冲越大。Z轴速度大于100mm/s时, 标定范围建议15mm。Z轴速度大于250mm/s时,标定范围建议设置为20~25mm。
? 伺服刚性设置过小
伺服刚性设置过小,会导致伺服的响应滞后于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导致碰撞板面。如松下MINAS A5系列伺服,建议刚性设置不低于13级。
? 电容标定问题
当BCS100中存储的电容与实际被测电容偏差较大时,可能会出现跟随运动碰撞板面。比如喷嘴温度异常升高很多,或者连接不牢。此时先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解决问题后重新标定电容。
? 没有预热
请预热2~5分钟等待放大器中采样电容稳定后再操作BCS100控制器。 ? 陶瓷体锁紧螺母没有拧紧
陶瓷体锁紧螺母没有拧紧,可能导致检测电容不稳定。 5.2.3 跟随的高度与实际设置的高度不符
? 没有预热
请将前置放大器预热2~5分钟后,再操作BCS100控制器。前置放大器中的采样电容会随着温度的变化产生变化,请预热2~5分钟等待放大器中采样电容稳定后再操作BCS100控制器。
? 标定问题
跟换喷嘴后没有重新做浮头电容标定,往往会出现上述现象。 ? 激光散射到喷嘴上,或吹气不正常等原因,导致喷嘴温度异常升高(100℃
以上),改变了切割头的本体电容。
? 智能标定时没有碰到板,实际跟随高度比设定值高。 关掉智能碰板选项后再标定。
5.2.4 上抬高度不正常
切割时,发现上抬的高度越来越低。此时需要关注是否机械打滑了,或者机械连接不正常。
5.2.5 升级时提示“校验错误,ARM升级失败”
升级文件可能被病毒感染。
5.2.6 浮头标定时,碰不到板面就上抬了
请确认标定参数中设置的“跟踪对象”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BCS100 独立式电容调高器用户手册V3.10(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