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 初2014级历史备课组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实行这一政策的后果是什么?
- 21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 初2014级历史备课组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学习目标】 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学习重点】 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学习难点】 对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理解 【知识梳理】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背景:明朝后期, 殖民者侵占台湾。
2.过程:1661年郑成功率船队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包围 ,守军投降; 围攻台湾城,头目揆一讲和; 年收复台湾。
3.意义: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 。 二、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1.时间: 2.意义:加强了 ;巩固了 。 三、雅克萨之战
1.背景:17世纪中期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把 、 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 2.过程:(1)第一次: 命令清军水陆并进。
(2)第二次:再次出兵,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 3.结果:签订《尼布楚条约》
(1)时间: (2)地点: (3)双方: 、 两国 (4)特点:经过 协商签订的第一个 条约。
(5)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 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合作探究】探究一: 结合图一和图二,归纳清朝前期在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方面作了哪些努力?
探究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请回答:(1)这句话是谁说的?材料中的“贵国”指哪个国家?
图一
(2)有哪些证据可证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请举两例。(用所学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3)今天,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台独分子的分裂行为,我们应表明什么立场?你认为台湾最终能否回归祖国的怀抱?为什么?
图二
【课堂自测】1、“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里称颂的民族英雄是 ( )
A.戚继光 B.渥巴锡 C.郑成功 D.林则徐
2、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①郑成功包围赤嵌楼 ②清军进入台湾 ③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 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3、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相同的意义是( )
A.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我国开始了对台湾行使主权 D.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 22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 初2014级历史备课组
4、中国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性质属于( )
A.正义的自卫反击战 B.争霸战争 C.侵略战争 D.反分裂国家战争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学习目标】 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城。
【学习重点】 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学习难点】 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的掌握;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的理解。
【知识梳理】
一、对西藏的管辖:
1.措施:(1)确立册封 、 的制度:顺治帝赐五世达赖“ ”封号; 康熙帝赐五世班禅“ ”封号。 (2)设 ,代表中央政府同 、 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2.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二、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1.回部:在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信奉伊斯兰教的 等族人, 清代常把这个地区称为“ ”。 2.背景: 发动叛乱,建立割据政权。 3.经过: 调兵讨伐,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4.结果:设 ,管辖包括 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在新疆驻军队,设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三、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背景:土尔扈特是 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西迁到 下游,受到 的控制和压迫。 2.经过: 年,在首领 率领下回到祖国,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3.意义:为 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四、清朝疆域:
西跨 ,西北达 ;北接 ,东北至 ; 东临 ,东南到 等;南至 。
【合作探究】探究一: 根据下面三幅图片,概括清朝如何处理中央政府和西藏的关系?从唐朝到清朝,西
藏同中央的关系有何变化?
图一 达赖五世朝见顺治帝 图二 清政府颁赐的金瓶 图三须弥福寿之庙
探究二:用学过的史实说明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 23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 初2014级历史备课组
探究三:请将下面的历史人物进行归类。并指出这样分类的理由和这些人物的主要事迹。
朱元璋 朱棣 郑成功 戚继光 努尔哈赤 皇太极 康熙帝 顺治帝 乾隆帝 渥巴锡 岳飞 文天祥
探究四:结合七下第18、19课内容,从对内、对外两方面,归纳清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课堂自测】 1、清朝前期册封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皇帝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2、清军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胜利的原因是( )
A.清军执行只诛首恶、不杀无辜的政策 B.大小和卓建立了割据政权
C.叛军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 D.平定叛乱是符合人民愿望的正义之举 3、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直接原因是( )
A.沙俄的控制和欺凌 B.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C.强烈的民族意识的驱使 D.清朝国力的强盛 4、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 A.元、清 B.金、元 C.辽、清 D.元、辽 5、下列有关清朝的疆域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北到西伯利亚 B.西北达波斯 C.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 D.南到南海岛
6、元朝和清朝前期都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其中在哪方面有所不同( ) A.实行行省制度管理地方 B.对西藏进行有效的管辖
C.设行政机构管辖台湾 D.抗击西方殖民者侵略取得胜利
7、下列事件发生的顺序是( ) ①册封五世班禅 ②册封五世达赖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伊犁将军 A.②①③④ B.③④②①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乾隆帝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杀人放火,奸淫掳掠 。乾隆帝下令清军平叛,在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两年的战斗,叛乱被平定。
材料二:1771年初,渥巴锡跨上战马,举起鲜艳的彩条旗,率17万部众,踏着积雪,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前进。他们克服严寒、酷暑和疫病及追兵的追击,完成了东返祖国的壮举。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首领分别是谁?
- 24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 初2014级历史备课组
(2)两个事件的性质有何不同?读了两则材料你有何感想?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学习目标】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闭关锁国”政策。 【学习重点】 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学习难点】 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理解。
【知识梳理】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明代引进作物有 、 、 、 、 等。 2.手工业:(1)棉纺织业:从 向 推进。
(2)丝织业: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3)制瓷业:以 为中心,所产的 畅销海内外。 3.商业: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 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1.时间: 2、地区: 、 等江南地区 3.领域: 部门 4.特征:以生产 为目的;“ 出资、 出力”。 5.实质:机户是 ,机工是 ;
他们之间是 与 的关系,是 性质的生产关系。 6.发展: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生产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 1.原因:(1) ; (2) ; (3) 。
2.过程:清初40年实行严厉的 政策;统一台湾后,开放 个港口通商,并有严格的限制;后来只开放 一处通商,由“ ”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1)积极方面: ; (2)消极方面: , 。 【合作探究】探究一:书上117页《皇都积胜图》和119页《南都繁会图》分别反映明代哪两个城市的商贸活动?这种现象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有什么关系?
探究二: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给英王的敕谕
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往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 请回答:(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实行期间,清政府惟一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是哪里?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是什么?
(3)这一政策实行了多少年?对当时的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
(4)联系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你认为这段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课堂自测】 1、假如你是明清时期一位商人,那你最有可能去经商的城市是( )
- 2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七年级下期历史学案(全套)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