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年级下期历史学案(全套) - 图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8-3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 初2014级历史备课组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学习目标】 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相关知识。 理解大运河开凿的作用;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学习重点】 隋朝大运河。 【学习难点】 关于大运河的评价

【知识梳理】

1、 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年号开皇,杨坚就是 。 2、 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3、意义:①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 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②为 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隋文帝的统治:(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 ,减轻人民负担; (2)表现: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称为 。

5、隋朝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__________ ____ ______。 (2)时间: 在位时开凿。从605年起。 观察上边两幅有关运河的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合作探究】

1、图一大运河(1)三点:中心在 ,北达 ,南至 。 图一 见教材P4隋朝大运河

(2)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 、 、 、 。 (3)五河: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接 、 、 、 、 。 (4)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 的运河。 (5)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比较图一和图二运河有什么区别? 3、如何评价图一大运河的开通?(材料见教材P5动脑筋,黑体字及P6思考与判断) (提示: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看待历史的方法) 图二 京杭大运河

【课堂自测】

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 B.设三省六部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 2、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3、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4、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①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大运河的开凿 5、公元617年,经小路从余杭到长安,依次通过的几段人工运河是( )

A.邗沟→通济渠→广通渠→江南河 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广通渠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D.邗沟→江南河→永济渠→广通渠 6、阅读材料: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河》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⑴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⑵概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

⑶你同意他们中谁的观点,为什么?

- 1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 初2014级历史备课组

第2课 贞观之治

【学习目标】 掌握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理解“贞观之治”;了解武则天的统治。 【学习重点】 “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 【学习难点】 恰当评价唐太宗、武则天

【知识梳理】

1、唐朝的建立:时间 年,建立者是李渊(唐高祖),都城在 。高祖退位以后,626年李世民即位,他就是唐太宗,年号 。

2、贞观之治: (1)原因(措施)

—政治上:①吸取 的教训;②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洁奉公;③合并 ;④提倡节俭;⑤任用贤才和虚心 (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 )。

—经济上:⑥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文化上:⑦重视培养人才,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民族关系上:⑧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拥戴为“ ”。 (2)结果(意义):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为 。 3、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提拔了 、 等名臣。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 、 ”。 【合作探究】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的内容是什么意思?从中能体现他的什么治国思想? 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的年号是什么?

3、历史上把他统治的历史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称为什么? 4、这种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5、汉朝时也出现过类似的盛世局面,你能说出是什么局面吗?然后比较一下这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点有哪些?(见教材P8动脑筋)

材料二 见上图 【课堂自测】

1、促使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伟大”的主要因素是( ) A.隋亡之鉴 B.知人善任 C.居安思危 D.虚心纳谏 2、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的统治为唐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D.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3、武则天无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开启历史先河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唯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2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 初2014级历史备课组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什么关系?理由何在? 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3课 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 掌握唐玄宗统治前期在政治上的措施及经济上繁荣的表现。理解开元盛世是唐朝的全盛时期 【学习重点】 开元盛世;唐都长安。

【学习难点】 唐朝由盛转衰、灭亡的原因。

【知识梳理】

1、政治上措施(开元之治):①任用名相(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 );②整顿地方吏治;③崇尚节俭。 这些措施,使开元(玄宗前期年号)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

2、经济的繁荣:

⑴农业:①兴修水利工程;

②农作物种植上:水稻广泛采用 、蔬菜品种增多、饮茶之风盛行; ③农具改进:唐朝时发明了新的生产工具 和 ;④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

⑵手工业: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②陶瓷业:代表作有越窑 、刑窑 和 (最著名)。 ⑶商业:①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 、扬州和 。②长安: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 的大都市。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 是住宅区, 是繁华的商业区。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人口上百万。

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 时期,历史上称为“ ”。

4、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907年唐朝灭亡。

【合作探究】

忆 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课堂自测】

阅读左边诗歌,请回答: 1、这是唐朝哪位诗人写的诗歌?其中的“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

2、根据诗歌的内容,请你描绘一下这一时期的社会繁荣景象。

3、请归纳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

1、“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唐玄宗励精图治 B、唐玄宗崇尚节俭 C、有贤臣魏征为其处理政事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在唐代陶瓷业中,有“类玉”“类冰”称誉的是( )A.越窑青瓷 B.邢窑白瓷 C.唐三彩 D.景德镇瓷器 3.唐朝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成都 4、关于唐朝人日常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饮茶之风盛行全国 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C、在越窑可以买到最好的青瓷制品 D、长安城内的居民居住在坊里

5、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发明,是人类不断进步发展的重要表现,观察左边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 ,图二是 (图片名称) 2、图二这种工具是 工具。(作用) 它使用什么作为动力? - 3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 初2014级历史备课组

图一 图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学习目标】 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及发展完善的知识。全面理解科举制的影响。 【学习重点】 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影响。 【学习难点】 对科举制这种选拔人才方式的理解。 【知识梳理】

1、科举制的诞生: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 的方法来选拔官吏。⑵隋炀帝时,正式设置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考试科目中以 、 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⑴唐太宗:①扩充 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⑵武则天:武则天时创设了殿试和 。

⑶唐玄宗:①唐玄宗时, 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②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3、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 ,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

⑵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

⑶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⑸科举制还影响到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

【合作探究】

材料一 今天人们习惯把考上大学称作“登龙门”, 也称“金榜题名”;常把当年本地高考文理科的第一名分别称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

材料二 唐太宗曾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如吾彀中矣”。 材料三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你知道“登龙门”、 “金榜题名”与古代哪一种制度有关?

2、“新科进士鱼贯而出”,由此说明了什么?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你会选择哪一

种途径展示自己的才能,报效国家?

3、“天下英雄,如吾彀中矣”,说明太宗重视人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4、材料三中“真长策”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诗人又对它“赚得英雄尽白头”表

示叹息呢?

宋朝科举考场 【课堂自测】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在于谁统治的时期(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下列哪位皇帝是开殿试之先风的(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4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 初2014级历史备课组

3、下列对科举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举制诞生在隋朝 B.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

C.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D.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明经科考试中的“帖经”类似于今天语考试中的( ) A.选择题 B.填空题 C.问答题 D.作文题 5、在下列人物中,首创武举的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官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英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摅言》

请回答:①材料一中所说的“最早的考试制度”产生于我国的哪一个朝代?是指什么制度? ②材料二说明了当时的一种什么现象?

③“最早的考试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多少年?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学习目标】 掌握吐蕃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学习重点】 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学习难点】 唐朝的民族政策、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知识梳理】

1、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唐朝政府在边疆设置 ,加强管辖。

2、 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 吐蕃的杰出的政治家 做了赞普,他统一了青藏高原,几次向唐朝求婚, 把 嫁给了他; 入吐蕃,密切了 ,增进了 的友好关系。

3、 8世纪初, 把 嫁给 。 上书唐朝皇帝说: 。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西藏著名建筑是__ ___。

4、唐朝与吐蕃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应是 。 5、在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过程中,有两位女性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她们分别是 和 ; 吐蕃的两位赞普是 和 。

6、连线搭配:千寻塔 吐蕃 维吾尔族

大昭寺 南诏 藏族

布达拉宫 回纥 彝族、白族

7、北方各民族尊称唐太宗为“ ”

8、唐玄宗封 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 首领为云南王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

材料二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意思?它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三 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

2、材料二中“先皇帝”指的是谁?“外甥”又是谁? 3、材料二、三反映的是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关系? 请用一个词来概括它们的关系如何?

4、在处理与该民族关系时,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方式?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七年级下期历史学案(全套)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七年级下期历史学案(全套)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7184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