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强大的业务平台,以“总体近似、细节区分、各自运行”为原则,实现不同专项资金项目在信息化系统中的规范化管理。将专项资金管理的规章制度、申报审批工作流程与系统有机融合,通过系统管理功能规范日常工作,提升整个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3. 通过专项资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管理精细化
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对各类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审批、进度、资金、结项、绩效、成果等业务进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在此过程中,确保管理要求在每个细小环节上的切实落实,实现了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4. 逐步形成统一信息资源中心,为宏观决策提供详实依据
通过不断的业务积累,形成包含原始信息、过程信息、结果信息的数据库,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中心,为领导的宏观决策、长期信用体系的建立、问题回溯提供准确而详细的数据支撑。前期主要建设目标是实现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产业与企业改革发展资金的网络化审批和信息管理;后期逐渐实现科技资金和外贸资金等其他专项资金的网络化审批和信息管理,使基层的市县财政单位申报项目简单方便,财政部门的管理人员管理项目高效便捷,项目的流程明确走向,实现项目管理的办公自动化。
1.3 建设原则
1. 先进性原则
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业界通用的技术标准为依托,采用先进成熟的模型、技术、方法等,既反映当前先进的应用水平,又必须具有发展和扩展的潜力。
随着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应该能够不断的吸收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使之能够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满足用户不断增加的需求。
2. 可靠性原则
硬件平台要选用成熟的产品,有很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系统软件方面要选用国际流行并具有广泛用户基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要稳定、高效并有大量成功的应用;应用软件要设计得容错性强,操作简单,可以灵活的进行部署,这样才能保证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3. 安全性原则
安全可靠性是整个系统的首要出发点。系统需要采用高可靠性的产品和技术,充分考虑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和容错能力,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安全性是本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系统中应有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信息的共享和访问具有严格的数据加密和用户权限管理。在保证数据正确传递的同时,要防止单位内部和单位之间信息的外流和非法访问。数据加密和用户权限管理是保证系统安全性的有效手段。
4. 灵活性
系统的灵活性直接关系到系统应用的广泛性和适应性,为使系统在未来具有较强的移植性、可用性、扩展性,必须充分考虑本系统设计时要具有的灵活性,系统应该能够在较大范围内适应以后用户业务的拓展或改变。
5. 可扩展性
能够在规模和性能两个方向上进行扩展,扩展余地较大,保证用户投资的连续性。
1.4 建设思路
财政项目资金管理系统有财政部门用户、工信部门用户、科技部门用户、商务部门用户、各地区财政局用户、下属各级部门预算单位用户、地区级部门预算单位用户、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等多级用户,系统部署在公共互联网上运行,成为一个针对所辖所有企业的项目资金申请服务平台。
非财政序列的基金项目管理一般涉及基金管理部门、当地主管部门、社会组织或者企业,基本工作模式可以参照财政管理方式。
系统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应用程序和数据库部署在资金主管部门的服务器上,业务逻辑的处理和日常业务数据的处理采用逻辑隔离、物理统一的方式处理。即逻辑上系统按照N层的方式进行设计和开发,物理上部署在多台独立服务器或同一台服务器上。
数据传输系统之间采用标准的HTTP POST协议,支持HTTPS协议和CA系统,保证系统安全的同时提供了可靠的传输。鉴于HTTP POST协议本身固有的特点,久其公司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采用了加密、压缩和校验的功能,从系统的层面上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
1.5 方案应用范围
该方案包括各类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填报、申报、审批、执行、归档等过程。 根据目前的财政资金项目管理相关规定,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主要由三种不同单位角色共同协作完成:申报企业(社会组织)、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基金管理部门)。
在拟建的项目中,所有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通过信息化网络平台进行项目的在线申报和申报结果的查询;主管部门,是指对申报单位业务具有指导、管理职能的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主管部门通过共同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侧重审查项目业务的基本合规性,也是审批的前置环节;财政审批部门(基金管理部门),侧重于审查项目资金的必要性、合理性与具体支持额度,同时掌控专项资金的拨付、审查,对整个项目管理负有监管职责。
2 业务需求分析
2.1 整体需求
根据总体需求和结构规划,主要业务包括项目申报、项目审批、资金拨付、项目查询、数据分析、项目追踪等六大业务功能。
项目申报是项目数据信息采集的过程,由基层单位用户进行项目申报工作。 项目审批时对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及支持额度的综合评审,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各级管理部门,也可能涉及到专家评审或者第三方评审机构,具体操作比较复杂。也是随着管理要求,最容易发生变化的部分。
资金拨付是在确定进行支持之后,专项资金的实际拨付过程记录,也包括专项资金资金池的管理。
项目查询是管理单位对不同的项目进行综合查询的过程,可以分不同的口径对项目进行查询和汇总,根据用户的需求设定查询表样及模板。
数据分析是管理单位对申报的项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如可以统计分析不同科目每年的支出情况等信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设定分析表样及模板。
项目追踪是对通过审批并且拨付资金的项目进行项目执行进度监管的过程,一般是对项目进度的月报、季报等进行登记,也包括对验收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2.2 业务流程分析
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的业务流程,虽然因为行业、适用层级、管理细度的差异,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一般来说,除了日常性的政策法规颁布、业务交流外,每个周期内的具体项目申报遵循以下流程:
1. 项目信息申报通知发布;
2. 具有资格的项目申报单位通过网站在线申报; 3. 主管部门审批;
4. 外部专家(第三方评审机构)评审; 5. 专项资金管理部门进行终审; 6. 结果公示;
7. 签订三方协议(项目单位、主管部门、专项资金管理部门);
8. 资金拨付及资金池管理;
9. 对项目进度进行管理(月报、季报); 10. 结项验收;
如上,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管理模式都是类似的。因此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完全可以将他们整合成一个系统,进行局部的细化或者删减,既能简化使用和管理流程,又能按照统一资源、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的原则,科学地梳理和优化项目管理流程,为资金管理和项目纪检监察提供一站式的全面的基础数据。
2.3 管理权限分析
省市一级财政部门要求省市级财政管理单位要有项目申报、项目库管理以及综合管理的所有权限,市县二级财政及部门单位有对应的项目申报权限,根据特殊要求也可给市县二级财政及部门单位有部分项目管理的权限,区县三级财政、部门单位及企业只有项目申报的权限,每个用户只能访问自己权限范围内的资源,不能访问其他人及权限范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系统V2015--解决方案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