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考《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陈可冀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2.西医诊断和分级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07年颁布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之南”、2009年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Fra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和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制定。
(1)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Fra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
主要标准 次要标准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 踝部水肿
颈静脉怒张 夜间咳嗽
肺部罗音 活动后呼吸困难 心脏扩大 肝肿大
急性肺水肿 胸腔积液
第三心音奔马律 肺活量降低到最大肺活量的1/3 静脉压增高?1.57kpa(16cmH2O) 心动过速 循环时间?25秒 治疗后5天体重减轻4.5kg 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同时存在2个主项或1个主项加2个次项即可诊断为心力衰竭(除外明确肺源性或其他原因所致的右心衰、及急性心衰、或急性心梗后心衰)?。
超声心动图指标:
①收缩功能以收缩末及舒张末的容量差计算射血分数(EF值)虽不够精确,但方便使用。正常EF值?50%运动时至少增加5%。
②舒张功能目前大多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血流频谱间接测定心室舒张功能心动周期中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为E峰舒张晚期心室充盈最大值为A峰E/A为两者之比值。正常人E/A值不小于1.2中青年应更大。舒张功能不全时E峰下降A峰增高E/A比值降低。
(2)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分级方案主要是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心功能四级心力衰竭三度
Ⅰ级 心功能代偿期 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 Ⅰ度心衰 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 Ⅱ度心衰 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Ⅳ级 Ⅲ度心衰 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二)证候诊断:
慢性稳定期
1.心肺气虚、血瘀饮停证: 症见:胸闷、气短、心悸活动后诱发或加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诊疗方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