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六 带传动机构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带传动的类型与特点,掌握带传动受力分析,了解弹性滑动的概念 2.了解带的张紧与维护特点 3、掌握传动机构的相关知识。 4、掌握传动机构的拆装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带传动基本知识
1、带传动原理:带传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形式,它的主要作用是传递转矩和改变转速。大部分带传动是依靠挠性传动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带传动一般是由主动轮、从动轮、紧套在两轮上的传动带及机架组成。当原动机驱动主动带轮转动时,由于带与带轮之间摩擦力的作用,是从动带轮一起转动,从而实现运动的动
力的传递。传动原理—以张紧在至少两轮上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轮接触 面间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运动与动力。
2、带传动的类型 1)按传动原理分
(1)摩擦带传动 靠传动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实现传动,如V带传动、平带传动等; (2)啮合带传动 靠带内侧凸齿与带轮外缘上的齿槽相啮合实现传动,如同步带传动。
2)按用途分
31
(1)传动带 传递动力用
(2)输送带 输送物品用。本章仅讨论传动带。 3) 按传动带的截面形状分
(1)平带 平带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内表面为工作面。
(2)V带: 截面形状为梯形,两侧面为工作表面。
(3)多楔带:它是在平带基体上由多根V带组成的传动带。可传递很大的功率。
多楔带
圆形带
(4)圆形带: 横截面为圆形。只用于小功率传动。 (5)齿形带(同步带):
3、带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优点:1、有过载保护作用;
2、有缓冲吸振作用、运行平稳无噪音; 3、适于远距离传动;
4、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
32
缺点:1、弹性滑动使传动比不恒定; 2、张紧力较大,轴上压力较大; 3、结构尺寸较大、不紧凑; 4、打滑,使带寿命较短;
5、带与带轮间摩擦放电,不适宜高温、易燃、易爆的场合。
一般情况下,带传动传动的功率P≤100KW,带速v=5-25m/s,平均传动比i≤5,传动效率为94%-97%。同步齿形带的带速为40-50m/s,传动比i≤10,传递功率可达200KW,效率高达98%-99%。 应用:
拖拉机 大理石切割机 车身冲压机 轿车发动机 机器人关节 (二)、V带和带轮的结构
V带有普通V带、窄V带、宽V带、汽车V带、大楔角V带等。其中以普通V带和窄V带应用较广,本章主要讨论普通V带传动。 一、V带的规格标准
标准V带都制成无接头的环形带,其横截面结构如图所示。强力层的结构形式有帘布结构和线绳结构。
V带带轮的结构及材料选择 (一)结构设计
带轮由轮缘、腹板(轮辐)和轮毂三部分组成。轮缘是带轮的工作部分,制有梯形轮槽。轮槽尺寸见表。轮毂是带轮与轴的联接部分,轮缘与轮毂则用轮辐(腹板)联接成一整体。
V带轮按腹板(轮辐)结构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型式:
(1)实心带轮(2)腹板带轮(3)孔板带轮 (4)轮辐带轮
33
(二)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把一根或多根环形V带张紧套装在主动轮1和从动轮2上,使挠性带与带轮的接触面间产生压力。工作时,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传递运动与动力。在一定的条件下,摩擦力有一极限值,如果工作阻力超过了摩擦力的极限值,带将在带轮面上打滑,带传动将不能正常工作。
为保证带传动正常工作,传动带必须以一定的张紧力套在带轮上。当传动带静止时,带两边承受相等的拉力,称为初拉力F0,如图所示。当传动带传动时,由于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摩擦力的作用,带两边的拉力不再相等,如图所示。一边被拉紧,拉力由F0增大到F1,称为紧边;一边被放松,拉力由F0减少到F2,称为松边。设环形带的总长度不变,则紧边拉力的增加量F1-F0应等于松边拉力的减少量F0-F2。
F1-F0=F0-F2 F0=(F1+F2)/2
带两边的拉力之差F称为带传动的有效拉力。实
际上F是带与带轮之间摩擦力的总和,在最大静摩擦力范围内,带传动的有效拉力F与总摩擦力相等,F同时也是带传动所传递的圆周力,即
F=F1-F2 带传动所传递的功率
P=Fv/1000
式中 P---为传递功率,单位为KW;
F---为有效圆周力,单位为N; v---为带的速度,单位为m/s。
在一定的初拉力F0作用下,带与带轮接触面间摩擦力的总和有一极限值。当带所传递的圆周力超过带与带轮接触面间摩擦力的总和的极限值时,带与带轮将发生明显的相对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带打滑时从动轮转速急剧下降,使传动失效,同时也加剧了带的磨损,应避免打滑。 二、同步带传动 1、 同步带传动的特点 优点:1、动比正确;
34
2、预紧力较小,使轴和轴承上所受的载荷较小; 3、薄而轻,允许高速。
缺点:安装时中心距要求严格,且价格较贵。
2、 同步带传动的应用
三、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维护 1、带传动的张紧的目的:
(1)根据带的摩擦传动原理,带必须在预张紧后才能正常工作;
(2)运转一定时间后,带会松弛,为了保证带传动的能力,必须重新张紧,才能正常工作。 常见的张紧装置有定期张紧装置和自动张紧装置,见表11.15。 2、调整中心距方式 (1)定期张紧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机修钳工讲义教案 - 图文(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