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红楼梦》翻译格律诗词汇特征
《红楼梦》作为国学研究经典,时至今日依然在世界各地拥有诸多拥簇者和研究热潮,也涌现出很多语种的节选本和全译本。其中,有三个较为人知的全译本,分别是杨宪益、戴乃迭(YangXianyi&GladysYang)的ADreamofRedMansions,大卫·霍克斯、约翰·闵德福(DavidHawks&JohnMinfod)的TheStoryoftheStone和布拉姆维尔·西顿·邦斯尔(BramwellSeatonBonsall)的TheRedChamberDream。同样,它也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一部“诗化”的小说,书中涉及到律诗、绝句、排句、词、对联、赋、灯谜、曲、歌行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诗词,分别穿插于小说的各个章节,对小说情节的推进、主题的升华、人物的塑造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其中诗歌的翻译,以及三个译本的对比也分析也逐渐引起学者们的注意,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
一.语料介绍
《红楼梦》中由于诗词的体裁和长度各异,难以一概而论,因此笔者主要选取其中的格律诗(其中绝句57首,律诗43首,排律1首,共101首)及三个全译本为考察语料,数量较多,格式规整,又将全书中促进情节推进的大部分的重要诗会和代表诗目,如菊花诗、海棠诗、咏菊诗、判词、大观园题咏、怀古绝句等都囊括在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便于与译诗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各自的翻译倾向。出于统计的方便,将全部格律诗分为两组,第一组组诗内所有诗歌行数相当,第二组组诗内诗歌行数有所差别,具体如下所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咏月诗除第四十八回香菱所作三首诗外,也将第一回贾雨村所作中秋对月、中秋对月绝句纳入统计。而纳入第二组的海棠诗除第三十七回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湘云所作六首之外,也将第九十四回宝玉、贾环、贾兰所作三首宴海棠赏花诗计算在内。其他类诗歌依次包括青埂峰偈、作者题绝、癞头和尚嘲甄士隐、警幻仙姑歌辞、青埂峰顽石诗、题宝玉续庄子文后、癞头和尚模样、跛足道人模样、赞黛玉诗、芦雪庵争联即景诗、真真国女子诗、贾兰五言绝句、贾环五言律诗、紫菱洲歌、薛蝌有感词、一百二十回末诗。
二.文献综述
格律诗也称为近体诗,作为唐以后新兴产生的诗体,对于句数、节奏、押韵、对仗、平仄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施向东,2001:8)。根据每首句数的不同,可分为律诗(8句一首),绝句(4句一首)和排律(10句以上,必须是偶数句)。从字数上看,格律诗有四言、五言、七言诗。因唐代之后,四言诗极为少见,一般只做五言、七言之分(王力,2000:20)。在本文中,排律共有70句,律诗和绝句都分别有五言和七言之分。101首中文诗以及对应的三个译本共同构成本文的语料。
涉及到词汇特征与语料库相结合的研究,其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途径在国外有较多应用,如(Pustejovsky&Bergler993;Stubbs2001;Chen&Ge2007;Wu&Witten&Franken2010等)。以“语料库”和“词汇特征”为主题词进行CSsci期刊检索,共有22条检索结果。从07年到16年,均有相关论文的出现,由以16年最为突出,共有5篇论文。可以发现,在这些结果中,只有一篇是基于文学文本的研究(王青,秦洪武,2011:123-127),其余均是对实用文本(演讲、法律、科技期刊、新闻、商务话语、外交话语、旅游文本)的具体研究。不难看出,基于语料库的词汇特征研究在文学文本方面相对较少,丞待更多文本的加入和更加系统的考察。
三.《红楼梦》译诗词汇特征考察
词汇特征作为文体特征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任何体裁的文本分析都必不可缺。《红楼梦》格律诗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于其中词汇特征的把握能够使读者从基本上对各位译者的翻译风格有所了解。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作为语料库研究方法中较为广泛的范式,在文章中也会有最大程度地体现。在接下来的一些章节里,会有关于高频词、实词和叠词的展现和分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格律诗翻译词汇特征考察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