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续加强中央政策的引导,从顶层进行统筹设计,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出发,通过完善政策内容结构,逐步形成基于创新创业过程的闭环管理体系。地方政策应更加突出地区创新创业发展特点,狠抓落实,提高政策实施效能。
(2)在保证创新创业硬性条件的同时,相关政策支持应向软性条件倾斜。其中对激发大学生群体创业动机、营造创业氛围环境起到重要作用的创业教育政策还应加强。目前教育部及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已经出台一些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支持政策,其中要求各大专院校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同时,教育部、团中央及各级政府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
(3)加强对政策实施效能的监控,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和联动机制。首先既要避免政策由于令出多门造成重复、冲突等情况,还应提升政策有效性、建立政策监控指标体系,制定周期监控调整机制,精简数量、提高效能,形成动态联动,避免出现无效政策;其次,在天津虽然已有政府部门和学者对施政效能进行了探索研究,也有相应的反馈机制,但还未完全形成监控指标体系;第三,对涉及监管大学生创业创业的政府部门,建议设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同;第四,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政策工具还应完善。由于大学生群体在创新创业动机方面具备一定的特殊性,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创业动机最强,到三、四年级创业动机有所减弱,这与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选择过程中面临的综合成本有关,通过访谈发现在选择就业而非创业的大学生群体中78%的同学主要考虑到生活成本问题,创业初期投入较大、产出的风险较高、生活难有保障,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综合考虑,除在贷款、税收、创业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外,还可通过社会保险制度等来保障创业大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此外,大学生选择创业同样会付出相应机会成本,鉴于创业成功率有限,针对创业大学生后期选择就业的也可适当放宽部分就业准入条件,例如户籍制度、工作年限认定、专业职称评定等,进一步降低大学生创业的机会成本,激发大学生群体创业动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释放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而且还可以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天津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天津也汇聚了本地区优秀的创新人才,具有55所大专院校,在校生51.4万人,天津海河教育园区规划办学规模20万人,是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教育部直属高等教育示范区、天津市科技研发创新示范区。这也保障了天津拥有充实的创新创业人才基础,通过以知识经济为导向,有效的创新创业政策引领,必然可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激发地区发展潜能,在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贺玲,周霖.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性别差异实证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4).
2叶贤.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个体心理视角[D].宁波:宁波大学,2010.
3贺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6.
4牛志江.认知视角下创业意向影响机制——以机会识别为中介变量的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5Bandura A.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M\]. 1st ed . New York: W.H.Freeman,1997.
6廖中举,黄超,程华.基于共词分析法的中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1).
7蒲勇健,赵国强.内在动机与外在激励[J].中国管理科学,2003(1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创新创业政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