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至今,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进入到全面推进阶段。从激励体制到扶植政策,从创业教育到财税改革,从技术转化到人才引进,政府通过政策杠杆多方发力,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将创新创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引领下,经过孕育诞生到成长发展,已经形成以中央指引方向、地方落地实施较为完备的政策系统。
2.2天津市创新创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学生群体对环境依存度较高,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我实现意愿,这就构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由于大学生的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有限,虽然有较强的创造力,但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目前创新创业参与度较低,据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大学生创业比例为3.1%,对比2015年6.3%下降50.8%,分析指出造成大学生创业比例下降的原因是就业压力降低使就业型创业比例下降,此外大学生创业经验欠缺,对未来预判的不确定性提升,在外部压力减弱的情况下,自主创业意愿降低。除了大学生就业主观因素外,国内大学生群体自主创业氛围尚不浓厚,相关激励、扶持政策还未完全显现整体效应,良性循环尚未形成。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根据其制定目的及作用,借鉴李东升、张再生等对政策研究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创新创业政策分为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廖中举将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归为供给型,将拉动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归为需求型,将创造、保障、支持的相关政策归为环境型。依此分类方式将中央部委以及天津地区各级政府部门、相关组织近5年出台的相关政策涉及中央部委政策14个,天津地区政策12个,将内容提炼主题词并进行划分归类,如表1所示。
从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主题词分类统计来看,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内容均有所涉及;且总词频展现出政府部门及相关组织在制定政策过程中考虑相对全面、均衡,这也体现了创新创业政策架构搭建基本完成。但是从各类政策具体内容和结构来看,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在政策内容结构方面呈现出以宏观政策为主体,而具体落实的措施相对较少的特点。在供给类政策中,创业服务、政策扶持、创业平台等方向性宏观内容多,而创业基金、创业计划、保障体系、人才引进等具体操作层面内容涉及较少,在需求类政策和环境类政策中也存在类似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政策方向明确但如何落实实施含糊不清,不利于政策的有效落地。
(2)在3类政策中,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的作用多属于硬性条件支持,例如大学生融资贷款扶持、创业场地支持、与学业有效对接等。这些硬性条件支持在大学生创业初期可调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尤为重要,但软性条件也不能或缺,这就需要环境型政策给予有力支撑。从现状来看,环境型政策中软性条件的支持力度不够。特别是在创业经验欠缺的条件下,如何准确、有效提供技能、知识的培训辅导,如何及时提供咨询建议和宣传辅助,对提高创业成功率至关重要。
(3)创新创业政策在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萌生创业动机方面效果有限。从相关研究的统计结果来看,近两年大学生群体创业比例略有下滑,固然与外部经济和就业环境因素有关,但相关政策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未有充分显现。
2.3创新创业政策改进建议
政策制定和改进过程中,既要遵循目的导向,又要注重实施效果和惠及群体的覆盖程度。对于普适性政策应避免造成“马太效应”,继而造成或加重不平衡性。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应从相关政策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考虑,同时还要兼顾大学生群体的特征,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行政结构是中央政府部门引导,地区政府落实的多级政策体系。同时,大学生创业政策形成了以创业要素为基本框架,兼顾创业过程的内容结构,包含了创业教育、学业对接、贷款融资、商务支持及创业环境等多模块政策。政策的行政结构和内容结构为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政策实施效能提供了坚实基础。但针对存在的问题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创新创业政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