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缺乏创业经验。作为在校学生,经济方面还未独立,多数情况下是由家庭或社会资助学习。这就造成了创业过程中,筹措前期所需的资金较为困难,资金问题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一个瓶颈。
(5)缺乏创业信息资源。虽然当前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但大学生获取外部创业信息的途径有限,部分行业存在信息壁垒,这也会阻碍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正常开展。
1.2大学生创业动机分析
在对创业者群体进行创业动机的研究成果中,阿尔德弗的ERG理论得到了学者的普遍认可,即生存(existenee)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需要和成长(growth)3个维度对创业动机进行分析。从大学生群体特征分析,可将创业动机分为生存和生活需要、独立性需要和自我成就需要。
(1)生存和生活需要。这方面的创业动机来自于人们的物质性需求。在校大学生刚开始真正步入社会,经济来源有限,面临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如何生存,需要通过工作来获取生活资料。此外,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城乡间的经济差距较大,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努力改善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环境,创业为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选择。
(2)独立性需要。在大学生年龄段,独立性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随着个人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他们渴望突破原有束缚、独立自主,追求个人理想。不仅渴望经济上独立,而且需要人格独立,希望通过成就事业完成人生的蜕变。
(3)自我成就需要。大学期间的心理特征是自我实现欲望较强,这一时期人们的生理机能处于较好状态、思维活跃,独立的人格逐步形成,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被极大地激发,对未来充满了渴望。同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较强,追求公平正义,希望通过努力促进社会进步、为社会大众服务。
大学生创业动机中生存和生活需要、独立性需要两个方面体现了利己性,自我成就需要则体现出利他性。此外,生存和生活需要可归为外在动机,即通过满足物质性需求从外部获得激励动力;独立性需要和自我成就需要则为内在动机,通过内生的精神动力激发创新创业激情。
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创新创业政策研究创新创业论坛
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创新创业政策研究
1.3大学生创业动机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大学生创业动机分析,从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对创业动机的影响进行分析。
1.3.1个人因素
钱永红(2007)将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分为两个层次,即个人特质水平和个人资源水平。范巍、王重鸣(2004)将个体特质分为性别、学历、专业、年龄、家庭结构、个人经历、个性特征等方面。多个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研究成果显示,男生比女生创业意愿和动机更强;大学生创业动机呈现倒U型趋势,即二年级创业意向和动机最高,并逐步降低;本科生创业动机水平最高,硕士以上学历的学生由于其就业压力相对较小,造成创业动机降低;专业方面理工科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高于其它专业学生,这和理工科学生普遍思维严谨、科研成果转化可能性大有关;在家庭结构方面,多子女家庭比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创业动机强,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或较差的大学生比家庭富裕的大学生创业动机强,家庭成员中、特别是父母有从商经历的孩子创业热情较高。这也基本符合成长环境对个体发展影响的认知。此外,大学生个性特质也是其创业动机高低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那些开朗、乐观、自主、活跃、乐于冒险的“外向型”性格特征的大学生创业意向更强烈,创业成功率也更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创新创业政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