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70%的患者需要联合应用2种或更多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获得理想控制。本次调查显示,61.3%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2种以上降压药,服用4种以上降压药的比例明显多于中青年患者,而且降压中成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也应用更多。同时,较中青年患者,老年人血压更难控制。在本次调查中,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符合指南要求的血压控制目标值范围,但老年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中青年组。
多病共存、多药共用在老年高血压人群中是普遍现象。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多见,长期患有高血压疾病还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心肺功能降低。本次调查中,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罹患2种以上疾病占97.1%;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高血脂占28.2%,合并糖尿病占27.2%,其中合并高血脂比例高于中青年患者。本研究也显示,在1年内累计用药品种达5种以上和10种以上的老年患者分别占81.9%和47.3%,最多同时用药平均为(10.0±5.7)种,均明显多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
一线降压药的选择,各国指南略有不同。我国2010年指南及2013年欧洲指南中利尿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临床常用5大类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均可以作为初始及长期治疗的药物;而美国2014年指南与日本2014年指南将β受体阻滞剂从一线药物中摒弃。
我国的国情与欧美有所不同,降压药应用过程中应遵循我国指南,根据我国国情和患者自身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制订优化的个体化降压治疗方案。我国是脑卒中的高发区,且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以钙通道阻滞剂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风险。此外,针对我国高血压患者高盐饮食及盐敏感性高的特点,利尿剂尤其适用于老年和高龄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或伴心力衰竭患者,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本次调查也显示钙通道阻滞剂使用最多,与闫鹏丽等报道一致,在老年组中利尿剂使用也较多,仅次于钙通道阻滞剂与ARB类。
老年人大多数生活在社区中,作为医疗社会工作的重要服务对象,老年人保健自然成为了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本次调查对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药物规范使用,降低药源性疾病发生提供依据。
第3篇:静脉留置针在社区门诊使用情况及满意度调查
俞英、王金花(上海市奉贤区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401)
摘要:目的:观察社区门诊输液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10月门诊输液治疗中使用静脉留置针≥2d的患者126例,对治疗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95例患者的静脉留置针成功留置3~5d,意外脱管6例,堵管6例,不良反应4例,放弃留置15例。患者对护士静脉穿刺操作满意率为86%(108/126),对护理健康指导满意率为62%(78/126),对护理服务态度满意率为100%(126/126)。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法能降低穿刺对患者血管造成的损伤,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社区
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是一项成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在本市二、三级医院广泛开展,尤其适用于手术患者、急救患者以及需长期输液的患者。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导管柔软,管径粗,操作方便。使用留置针具有方便用药抢救,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士负担的优点[1]。本文报道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情况及患者满意率。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收集2015年3月至10月门诊输液治疗中使用静脉留置针≥2d的患者126例,其中男52例,女74例,年龄35~70岁,均知情同意,排除精神障碍疾病和肢体活动障碍者。
1.2方法
1.2.1操作前护理宣教
操作前了解患者输液目的,按医嘱内容告知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减轻药液外渗情况发生,有效保证合理用药时间。静脉留置针常规留置时间为3~5d,不超过7d[2],患者穿刺手尽量不下垂、不提重物,以免血液回流堵塞导管;置管期间需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避免直接冲水;如有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等症状或贴膜卷边应及时来院处理或更换贴膜。做到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原则。
1.2.2静脉评估与选择
根据患者不同年龄层次选择不同位置静脉,成人优选粗直、有弹性的上肢静脉[3]。老年患者血管弹性稍差、较细,一般选择相对粗直、弹性好无静脉瓣的血管,避开关节部位,选择相对易于固定的静脉,多选用血流丰富的上肢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4]。
1.2.3静脉留置针选择
统一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型号为24G。透明敷料贴为3M公司生产的6cm×7cm规格。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提前下,尽量选择能满足输液要求的最小型号留置针,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机体血管后飘浮在血管中,可减少机械摩擦及血管内壁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可相对延长留置针时间[5]。
1.2.4穿刺方法
首先悬挂药液并将输液皮条内空气排尽,常规用朗索公司复合碘消毒棉签Ⅱ型顺时针擦拭穿刺部位皮肤,范围8cm×8cm,待干。敷贴呈备用状态,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再次用复合碘消毒棉签逆时针檫拭穿刺部位皮肤,范围8cm×8cm,待干。检查并打开静脉留置针,将输液器针头的针尖部位插入留置针肝素帽内,使之充满液体后,将针头全部插入并排尽针内空气。操作者左手绷紧患者皮肤,右手持于留置针底座部位与皮肤呈15~30°夹角直刺入静脉,见回血降低到5~10°再进针0.2cm,左手拇指固定针座,右手后撤针芯0.2cm,松左手拇指,右手将针管沿静脉走向全部送入血管。松止血带、松拳、松输液皮条调节器,询问并观察患者注射部位皮肤有无疼痛、肿胀、渗液,右手撤出针芯。
用透明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固定留置针,撕长度为5~8cm一次性医用胶带3条,1条U型固定留置针Y型分叉处于贴膜上方0.5~1cm处,当连通器内只有1种液体时,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U管左右两边压强相等,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6]。另外,U形固定延长管,可使留置针延长管受牵拉机会减少,不会因穿脱衣服等情况挂扯、拽脱使留置针脱出血管外[7]。第2条固定留置针与输液皮条针头连接处,最后1条再次U形固定皮条针头于患者皮肤上。填写穿刺置管日期并粘贴于敷贴下方。建议输液完毕后用1块医用纱块盖在穿刺部位上再套上弹力网绷带[8],可以保证患者回家后留置针稳妥固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社区门诊情况调查以及观察论文(共3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