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门诊在医学当中也是有尤为重要的,并且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希望能够有效提高社区门诊治疗期间的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矛盾风险,值得在社区门诊学习。本文就整理了关于社区门诊的论文范文,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第1篇:双止血带结扎法用于社区门诊患者手背浅静脉穿刺的疗效观察
王茜,奉颖,黄曙霞(航天中心医院第二门诊部,北京100048)
【摘要】目的探讨双止血带结扎法与单止血带结扎法分别用于社区门诊手背浅静脉穿刺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社区门诊收治的静脉滴注治疗患者300例,均采用手背浅静脉穿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研究组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对照组采用单止血带结扎法,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管充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静脉血管充盈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止血带结扎法用于社区门诊患者手背浅静脉穿刺具有显著改善患者静脉血管充盈度、明显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等优点,非常值得在社区门诊推广应用。
【关键词】穿刺术/护理;结扎术/方法;止血带;静脉;病人满意度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优质的护理工作模式逐渐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1]。特别是社区门诊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趋于选择到更为方便的社区门诊就诊[2]。近年来,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社区门诊静脉滴注治疗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浅静脉穿刺也随之成为社区门诊的一项重要护理操作技术。静脉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作为所有患者和护士的共同期许,是提高社区门诊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主要取决于良好的静脉血管充盈度。通过近年来操作实践情况看,传统的充盈静脉血管方法是单止血带结扎法,对静脉血管充盈不良的患者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因此,本院社区门诊对手背浅静脉充盈度差的患者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穿刺,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12月本院社区门诊收治的手背浅静脉穿刺的静脉滴注治疗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6例,女134例;年龄40~75岁;所有患者均为静脉血管充盈度差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83例,女67例;平均年龄(53.42±11.5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83例,女67例;平均年龄(52.88±10.98)岁。两组患者均为高中以上学历,均采用手背浅静脉穿刺,均为病情稳定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静脉血管充盈度差的选取标准未结扎止血带时,肉眼看不见皮下静脉血管,用手指也触摸不到静脉血管,血管在皮内[3-4]。
1.2.2手背浅静脉穿刺操作方法两组患者均使用医院统一采购的乳胶止血带,且均穿刺手背浅静脉,所用止血带长度为30.0cm,止血带管腔内径为0.5cm,外径为0.7cm。操作者为本院社区门诊工作经验丰富、操作技能熟练的同一名资深护士负责。两组患者均取坐位,肢体放松,心情愉悦。研究组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穿刺,即操作者在被选穿刺的手背浅静脉距穿刺点上方20.0cm处先扎第1根止血带,15s后,再在距穿刺点上方10.0cm处扎第2根止血带,止血带拉伸长度以肢体部位3/4~1/2周长为标准,拉长后并结扎,嘱患者握拳[5],消毒皮肤后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止血带结扎法穿刺,即在被选穿刺的手背浅静脉距穿刺点上方6.0cm处扎1根止血带,消毒皮肤后穿刺。两组患者均在结扎止血带60s时由操作者观察穿刺血管充盈度[6]。
1.2.3观察指标
1.2.3.1静脉血管充盈度[5]静脉血管明显凸于皮肤表面,且张力较大者为充盈饱满;静脉血管凸出皮肤表面,但张力不足者为充盈明显;静脉血管在皮内或略凸出皮肤表面,用手可触及静脉血管或在皮肤下能肉眼见到静脉血管,无明显张力者为充盈表浅。
1.2.3.2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一针见血,一次完成,静脉滴注顺畅,且能维持到静脉滴注完毕者为成功;若穿刺大于1次或静脉滴注过程中有渗漏,需重新穿刺才能完成静脉滴注者为失败[7]。
1.2.3.3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有无发生皮下血肿、导管阻塞、液体渗漏等,发生其中任何一项均视为不良反应的发生。
1.2.3.4患者满意度采取匿名问卷调查方式,即患者静脉滴注完毕后由护士发放本院社区门诊自制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分别从止血带舒适性、安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及操作者熟练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由患者本人匿名填写完毕后投入本院社区门诊调研专用意见箱,保证无遗漏。最后由2名护士共同负责收集记录汇总,非常满意和满意均视为满意。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静脉血管充盈度比较研究组患者静脉血管充盈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静脉血管充盈度比较[n(%)]
注:-表示无此项
2.2两组患者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研究组患者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6.04,a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注:-表示无此项
2.4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社区门诊情况调查以及观察论文(共3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