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审计预警机制的构成
政府审计预警机制应该由预警系统、信息系统、干预系统及反馈调节机制构成,具体构成如下图所示。
二、预警系统
(一)预警指标
在政府审计对国家经济安全信息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建立一套可靠的预警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方可对获得的审计信息进行标准化的评估,得出准确的结论。指标的选取必须全面精准,科学有效,从本质上认清各种经济安全问题发生的原理以及各类因素对经济安全的影响和作用。
1.指标选取的原则。
(1)覆盖全面,可靠性高。国家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复杂多样,指标在构建时需要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反映,缺少某个方面极有可能导致预测结果与事实有很大偏差。因此,指标选择时必须全面覆盖各个方面,范围必须要宽。同时,指标选取时应尽可能与经济安全关系密切。通过确保指标的可靠性,防止由其他非经济因素对指标的变动造成过大影响。
(2)相互独立,突出重点。指标在选取时应保证每个预警指标的独立性,防止指标之间相互重复,相互影响,确保在数据统计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低,能独立的反应经济安全状况。同时,不同指标对经济安全的影响程度不同,指标选取应该主次分明,重要指标重点关注,影响较小的指标尽可能忽略以精简指标体系,从而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提高预警效率,使每一个指标发挥出最大效用。
(3)数据规范,可测性强。指标设计时应与国际国内中央银行预警采用的指标相一致,以便审计数据的分析比较和研究,同时应参考现行的相关制度,保证与国际国内最新指标接轨。可测性就是指标的数据便于量化,可以对国家经济安全进行准确预警,主要表现在监测指标的数据可以通过相应的统计方法来获取,统计数据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测算。
(4)灵敏度高,实时更新。国家经济安全面临形势复杂多样,经济环境快速变化,不同指标对经济变化的敏感性不同,应该保证所选取的指标灵敏度高,对经济环境变化的细微变化能从数据上及时体现。同时要强调指标的及时更新,对金融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发展应及时完善添加新的指标,对落后过时的旧指标进行过滤淘汰。
2.指标内容选取。
根据以上原则,结合现阶段经济形势,设立以下预警指标:
(1)财政金融指标。包括财政和金融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宏观层面上对经济安全进行反映。财政金融指标主要通过货币流通失控、金融机构营运风险、经济泡沫风险、政府债务风险和外汇储备风险等指标进行反映。
(2)社会人员指标。包括社会和人员两个方面的内容,对社会矛盾比较尖锐的经济问题和与人民群众联系紧密的民生问题密切关注。主要通过收入分配风险、社会保障风险、就业率等指标反映。
(3)外贸经济指标。对对外贸易经济进行评价与考查,主要通过外资风险、外贸依存度和外贸摩擦等指标反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关于构建政府审计预警机制的思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