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透视科学教学实践,关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实践性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教学环节是否完整、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而且要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体现了其学习主体,是否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是否关注了从“会学”向“学会”。教学设计者只有透视科学教学实践,关注批判性反思,才能真正理解“教学”是一种教与学双边互动的活动;才能从学生在科学教学中的参与状态(是否主动学习、回答问题与发表意见的广度与程度)、情感状态、交往状态(信息交流与互动)与思维状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探究问题)等把握其认知心理特点;才能真正理解科学探究方法的内涵及其真实的开展,才能使教学设计具有实践性。当前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之所以深陷入去专业化、非规范性、理论性过强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已有科学教学设计及科学教学实践反思之淡化甚至缺失,也是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与应用缺乏反思。这使得职前教师难以从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值得借鉴的经验,难以真正理解他人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呈现的不足。因而,职前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应增加其教学实践经验,为其创造教学体验的机会,让其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去反思与质疑等。如通过优秀教学视频及案例评析,通过见习、微格、实习与研习构成的教学实训过程,实现对科学学科内容的“心理化”,将自己拥有的学科知识(如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规律与科学原理等)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表征知识。也正是在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中,丰富有关学生的知识,逐步理解教学设计应如何体现学生发展的目标,教学如何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如何依据学生反应随时调节教学节奏与步设,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开展与自我评价等,这些都是教学设计不再是脱离实践文本,而具有教学实践生命力的表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