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作为现在基础教学当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非常的受重视的,并且也成为了现在中考以及高考当中必考的一个重要的科目,并且也对升学和未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化学教学论文的相关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王忠英(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初级中学,贵州安顺561007)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和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组合。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最主要的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与时俱进,加强对中学生的环保教育,则能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改善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一现状。这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呢?下面浅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而应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使得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课堂是教师的第一阵地,作为化学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紧密联系教材,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理解环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培养起每个人的环保意识。初中化学教材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如: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水体污染、金属的冶炼、化肥和农药、煤、石油等,要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要尽可能多举些事例,以生动、活泼的形象教育为主,适度地进行环保教育,借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阶段主要应抓住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环保教育:学习“空气组成”的知识时,除了给学生讲述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还列举了1995年6月20日我国上海市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和日本“四日气喘病”等污染事件;在学习“氧气”后利用教材对“臭氧”的介绍,指出空调等的使用,已造成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导致臭氧层空洞的出现,致使癌症发病率增加,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还利用卫星拍摄的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照片,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危害的漫画等,形象地告诉学生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教材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学习后,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事实、危害。我国不仅水资源不足,而且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水的严重污染这样尽可能地让学生认识到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二、结合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所以,在化学实验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再则,在实验教学中,也应该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贮存硝酸时,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以免硝酸见光易分解挥发,污染空气。再如液溴贮藏时用水加封液面和用蜡封瓶口,溴水现配现用,防止溴蒸气逸散空中污染环境等等。有些化学实验,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二氧化硫形成硫酸、氮的氧化物形成硝酸的过程等等。特别是象一氧化碳等实验,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通入碱液吸收)或将之燃烧掉(如一氧化碳),总之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还应该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硝酸、稀硝酸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也对学生的环保意识潜移默化,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延伸课本内容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化学教师应该抓住课堂上的各种机会,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将其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在讲授《水》一章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缺乏、分布不均匀及严重污染情况,提高他们的节水意识,在课堂上引用大量数据。地球上的水,总量估计有2x1018吨,其中海水占97.2%,冰山、冰川占2.15%,人们可以利用的淡水只有0.65%左右。我国水资源排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1/4,随着人们用水量的日益增加和严重的水污染,占陆地面积60%的地区已面临淡水不足的困境,缺水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组织学生到自来水厂、污水处理等地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有关数据,并要求学生了解家庭和学校的用水情况,紧接着进行“我的节水小窍门”的交流活动。活动中学生们提出各种节水、护水的小办法,例如,洗衣服不要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洗菜的水可以冲厕所和拖地。
总之,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不是部分人能够解决得了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的意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个人的环保意识都提高了,使我们周围的环境就能得到改善和美化。
第2篇:浅谈如何通过实验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张选忠(云南省文山州第一中学,云南文山663099)
摘要:高中化学这一门课程是对灵活的思维有着很高要求的一门课程,而在以前的教育模式中,高中化学在大部分学校里是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将化学的公式以及相关的知识理论强行记下来,用以应付之后的各种考试,而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已经有很多的学校、老师开始改变自己原本的传统教学方针,从原来的填鸭式教育,慢慢的发展转变为更注重启发学生,更注重教学效率的教育模式。但是仍然有很多学校在这一块上存在着缺陷,所以这篇文章就现在的教学状况,对如今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提出一些见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化学教学整合效率和环保意识论文(共4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