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物理教学应用研究论文(共2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产生与学生缄默知识发生矛盾的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就要了解学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充分挖掘缄默知识,进而在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找寻出最佳的应对方式。比如,教师在准备“力与运动的关系”时,应当列举具体例子向学生说明,为什么“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因为生活中的现象给了学生太多鲜明的印象:人推桌子,人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才动;手离开桌子,桌子马上就会停下来。所以学生的潜意识就告诉他们:“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当考虑学生已具备的缄默知识,再通过具体的实例加以引导。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越是遇到容易被学生误解的知识、学生越难弄懂的知识,就更应该充分挖掘学生头脑中可能存在的缄默成分,尔后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改变心目中错误的观点,进而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


  2.结合教学目标,详细分析教材插图中的缄默知识


  新课程改革促使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广为人知。为了设计科学的三维目标,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掌握并灵活运用有关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努力把握学科知识的深层涵义与整体结构,辩证对待考试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影响[14]。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除了文字以外,教材中还编排了大量的表格、图片等形式的插图,因而插图在物理教材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对于物理教学的作用不容小觑:插图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通过直观形象的形式,使学生通过插图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相沟通。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看、识、析、懂、用等活动,联系知识目标,分析、挖掘出其中的缄默成分,“尽量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15],使其中的缄默知识不断外化,进而使“图中之意”能被学生所领悟,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讲“离心运动”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详细分析其中蕴含的离心运动知识:汽车在水平面转弯时冲出公路,学生可能认为汽车的速度过大。为什么速度大就会导致事故发生呢?插图并没有直接显示出来。教师应当告诉学生,汽车在水平路面拐弯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是由车轮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来提供的。因此,教师只要将图中的缄默知识稍加点拨,学生便可明白:汽车之所以会冲出公路,是因为汽车转弯时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这时汽车做的是离心运动。这种插图贴近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关键还在于教师画龙点睛的启发——将插图中的缄默知识显性化。


  3.加强课内外实践活动,促进缄默知识显性化


  认识和理解教育教学生活中缄默知识的关键一步就是要使它们“显性”化,从而才能加以检讨、修正或应用[16]。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缄默知识的显性化有益于个体更强烈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因而能使个体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利用自身的缄默知识。在教学中,使物理缄默知识得到显性化的最好的方式便是让学生勤实践,包括课堂中的实验活动,也包括课后的实践作业。


  例如,教师可以将以往一个人在讲台上“自导自演”的实验“搬下”讲台,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发挥其创造性,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潜能,以便将缄默知识显性化。再如,可以将某些验证性演示实验转变为探索性实验,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独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向心力”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将被细线牵引的小球在水平桌面做圆周运动,以此来感受向心力的存在;并通过改变做圆周运动物体的质量、轨道半径、转速等条件,在实际操作中感知与探索“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再使用向心力演示仪和DIS实验,精确、科学地验证自己的“感知”并得出结论。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探索的方式,可以强化自身原有的正确认知,纠正错误的前概念,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向心力公式F=mω2r的物理意义及其隐藏在概念里的缄默知识。


  4.注重物理问题思维教学,促进缄默知识的内化


  人类的学习,从实质上讲,就是自主运用思维的活动过程。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主要是让学生学到不同的科学方法。一般而言,科学方法在教材中的处理方式可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种。显性方式指的是,教材中采用文字的形式详细写明了科学方法的名称、适用条件、操作过程、使用原理知识,公开地、明显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一目了然,且可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习和接受科学方法及其相关的知识[17]。但是,由于教材内容有限,教材中往往不会通过文字明确地写出有科学方法的名称、运用条件、运用原理等知识,这些缄默知识都要通过教师去渗透,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这些方法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进而培养学生处理物理问题的思维能力。


  在进行新课教学或者是习题教学时,总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与方法。如果教师能够将其中有价值的缄默知识巧妙地渗透给学生,进而促进学生将缄默知识吸收内化,这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例如,教师在讲解各类综合性题型过程中,便蕴含着大量的缄默知识:解题切入点、解题顺序、解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公式的演算等。虽然不是每个细节教师都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聪明的学生总能够从解题过程中体会到解题思路的“弦外之音”,并对今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将有价值的缄默知识渗透给学生的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由于原始物理问题是对物理现象的描述,因而包含了更多的缄默知识。比如,在运动学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解决杂技演员手抛小球的问题。抛球表演一直是魔术杂技团的重头戏之一。在表演的时候,演员将几颗小球依次抛到空中,试证明相邻小球抛出的时间间隔为多少时,才能保证表演的顺利进行。这样的原始物理问题就包含着重要的缄默物理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去仔细回忆电视画面中杂技演员表演的情节,甚至搜索观看表演视频,进一步通过挖掘缄默知识并与运动学知识相结合,从而促进物理学习的良性发展。


  5.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间缄默知识的共享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浅谈物理教学应用研究论文(共2篇)(3)在线全文阅读。

浅谈物理教学应用研究论文(共2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aoyu/121726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