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使得“授业”过程中的学习具有忘我性。技能竞赛本身自成目的,它不以外在的功利诱惑为目的,使参赛者投入其中。竞赛过程中需要掌握大量的甚至复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赛者通过完成竞赛必须领会,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它不像传统的教学,在掌握相关的技能时,不会感到劳顿、烦躁、郁闷。使得“授业”过程是有效而且愉快的。理想的“授业”是让学生投入在学习过程中,潜意识地去掌握、领会甚至创造大量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使得“授业”过程中的学习始终充满希望。参与技能竞赛,虽然有取胜和失败两种可能。可是,无论有多少失败记录,参与竞赛的选手永远有成功的可能和希望。哪怕竞赛取胜率很渺小(如在校训练的器械,设备不够完善等),但参赛选手总是充满希望,让选手因此再接再厉,跌倒重来。理想的“授业”是怀揣着希望上路,让学生因为充满着希望不懈地尝试和持久地努力。
最后,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使得“授业”过程得到及时的反馈与修正。无论成功或者失败,在竞赛完成后,都会及时为选手提供反馈信息。对于学生来说,及时反馈是重要的,因为它能及时引导选手不断修正。所以理想的“授业”是让学习者及时知道结果。相反,如果学生迟迟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将会让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激情和学生是否在“授业”过程中获得及时的反馈与修正有一定的关联。
因此能否有效“授业”,关键取决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忘我,永远充满希望,及时在学习中反馈和修正。
“教育梦”背景下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职责研究创业人才与教育
“教育梦”背景下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职责研究
1.3解惑
“解惑”从字面意义来看,就是解决困惑。那么学生会不会产生困惑,产生哪些困惑,教师又如何来解决这些困惑呢?这里“解惑”的潜台词便是先主动学习再及时解答。
第一,“解惑”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交流,所谓“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学生的良师亦是学生的益友。通过“解惑”不断完成知识的更新,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第二,“解惑”不是单纯地解答学生提出的疑惑。应该不断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地思考,提出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三,“解惑”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所产生的困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教师“解惑”的职责应该是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走”。带着问题来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带着问题走,是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重新思考,不断发现与探究,使思维得到升华。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三大职责,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创新创业知识的积极探索,同时要对学生的探索热情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引导。
2发挥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的“尚德修能成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教育梦”背景下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职责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