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目 录
一、引言 -------------------------------------------------------------------------------------1 二、绍兴纺织业的发展概述 ----------------------------------------------------------------2 三、对绍兴纺织业发展的SWOT分析 --------------------------------------------------3 (一)对绍兴纺织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3
(二)对绍兴纺织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3 (三)绍兴纺织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4 (四)绍兴纺织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5 (五) 绍兴纺织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总结 -----------------------------------6四、加快绍兴纺织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8 (一)绍兴各级政府应为纺织业发展创造良好软环境 -------------------------8
(二)通过改进经营管理体制提升企业竞争力 ----------------------------------8 (三)增强纺织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 ----------------------------------------------9 五、结束语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一、引言
当前绍兴纺织业的出口正遇到这一瓶颈问题:一方面是绍兴纺织品出口局限于低端产品,量大而利润很低,并因其低价战略不断遭遇欧美等国以反倾销为名的“特保”调查,纺织品出口受阻;另一方面,绍兴纺织业在高端产品出口上无能为力。纺织业是绍兴的优势产业,这得益于“制度创新”的先发优势及在此基础上打造的“产业集群”效应,绍兴纺织业已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其明显的特征是纺织业经济指标不断上升,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03年为止,绍兴市年销售500万元以上的规模纺织企业1300多家,占绍兴市工业人数的48%;职工人数28万人,占全市工业人数的47%;总资产66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资产的48%;完成销售产值930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产值的52%;完成纺织品销售收入920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52%,全年实现利税总额75亿元,占全市工业利税总额的43%,全市纺织品自营出口总额28亿美元,占全市自营出口总额的72%。但是,绍兴纺织业的发展历程,是在国内市场经济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同全国工业发展的历程相似,也是以粗放型发展为主,企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的差异化、功能化等技术指标很低,以满足低层次的消费需求为主。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绍兴纺织业发展面临很大的升级压力。综上所述,在新的竞争环境条件下,有必要针对入世后纺织品配额取消的国际竞争新环境,重点运用SWOT分析影响绍兴纺织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探讨绍兴纺织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二、绍兴纺织业的发展概述
绍兴纺织行业专业市场起步早、数量多、规模大,主要有中国轻纺城、钱清化纤原料市场、越城区轻纺原料市场、装饰布市场、大唐袜业市场、嵊州领带城、上虞伞布市场、新昌兔羊毛衫市场等,其中年成交额200亿元以上的中国轻纺城是全国面料市场的“晴雨表”,是亚洲最大的纺织面料集散地,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影响力。
在绍兴纺织业规模总量上,近年来绍兴纺织业发展迅速,无论企业数还是产销量都取得显著成果。截止2004年底,绍兴共有纺织企业(包括原料、织造、印染、服装等生产企业)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39家,从业职工25.69万人。纺织主要产品产量和经济技术指标近几年都有大幅增长(见表1、表2),纺织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表1 近年来绍兴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单位:亿元) 1999年 增长% 2000年 增长% 2001年 增长% 现价总产值 541.1 15.8 511.9 -5.4 604.0 18.0 销售收入 408.1 15.4 492.8 20.76 583.5 18.4 利税总额 32.3 24.2 41.1 26.97 49.3 15.0 出口创汇(亿美元) 2.55 6.94 172.16 12.78 84.1 2003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完成工业产值60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83.5亿元,实现利税49.3亿元,完成自营出口12.78亿元,在绍兴市工业和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纺织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2 2003年绍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纺织业中的比重
绍兴市纺织业 占绍兴市工业比例% 占全省比例% 占全国比例% 企业数 939个 47.6 24.1 4.39 职工人数 3.33 25.3 3.33 销售收入 50.3 34.2 6.52 利润 40.8 35.3 11.41 出口创汇 12.78亿美元 68.2 14.2 2.4 25.69万人 583.5亿元 30.7亿元 就绍兴纺织行业结构而言,绍兴纺织业已经过多年的调整发展,目前形成从纺织原料、织物织造、印染后整理、服装生产、纺织机械和专业市场较为完备行业体系。绍兴纺织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还表现在各类专业市场的形成与逐步完善方面。
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三、对绍兴纺织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对绍兴纺织业的优势分析
1、绍兴纺织业规模庞大、集群效应明显
绍兴纺织产业的集聚分布产生了一定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效应,许多企业有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顺利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绍兴纺织企业在全国、全省同行中的占有较高比重(见表3)。众多纺织企业共同利用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节省能源、原材料、运费、信息搜寻和交易成本,使得产业柔性专业化与分工深化,又促进同业竞争,增强企业研究和创新能力;绍兴纺织企业间密切合作,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多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与合作,还从地方外部经济和联合行动中获得竞争优势。
表3 2003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在全国、全省同行中的比重 企业数(家) 销售收入(亿元) 利润总额(亿元) 出口创汇(亿美元) 绍兴市 1023 734.6 40.5 21.4 浙 总量 4710 2108.6 108.0 110.0 江 占比重 21.7% 34.8% 37.5% 19.5% 总量 24070 10129.7 336.8 628.2 全 国 占比重 4.3% 7.3% 12.0% 3.4% 2、绍兴纺织专业市场交易活跃,对外贸易量逐年增加
与产业集聚分布相适应的是配套专业市场,主要有中国轻纺城、钱清化纤原料市场、越城区轻纺原料市场、装饰布市场、大唐袜业市场、嵊州领带城、上虞伞布市场、新昌兔羊毛衫市场等。产品出口至日本、中东、非洲及拉美地区,涉及157个国家和地区。经外经贸部批准的外商贸易代表机构已有30多家,有300多名外商常驻轻纺城采购。直接出口占全市纺织工业销售收入的24%,成为全国纺织工业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
3、绍兴区位优势明显,制造成本相对低廉
与国内纺织业相对发达地区相比,绍兴厚型化纤面料、袜子、领带、家纺领域占有优势。绍兴又地处市场经济发育较好的“长三角”且毗邻上海和宁波海港等出海口,成为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纺织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战略地带,同时上述地区本身纺织业继续扩张面临高昂劳动力成本制约,使得拥有一大批廉价熟练劳动力的绍兴,凭借“先进装备+廉价劳动力+专业分工协作体系”的组合优势在国际竞争中胜出。
(二)对绍兴纺织业所处的劣势分析
1、绍兴纺织产品结构单一,以中低档为主
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绍兴化纤产品以低档常规品种为主,差别化纤维比例不足10%,而全国平均水平是20%,开发较好的江苏、广东、上海等地区已达30~40%。服装用、装饰用、产业用布比例为90:7:3,远低于发达国家(地区)的40:30:30比例,甚至与全国的67:20:13也有较大差距;同构性档次较低,用料化纤为主,织造方式以梭织为主,高档次、个性化、差异化面料少,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印染后整理水平低严重制约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出口产品屡遭国外绿色贸易壁垒。
2、当前绍兴纺织业企业缺乏高素质人才
与周边城市相比,绍兴城市魅力不足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大批驻入。而绍兴纺织企业大多发端于家庭作坊和乡镇企业,一些固有的弊端如家族式管理方式难以在短时期内彻底摆脱,包括僵化的用人机制,也是致使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的重要原因。据2004年绍兴科技局一项统计,绍兴各类科技人员占职工比例仅为3%左右;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开拓市场能力、应用现代科技知识的能力与参与国际竞争还有较大差距,职业经理队伍还没有形成。真正具有纺织面料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又在化纤、织造、印染、后整理、服装设计等方面懂行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能开发出具有全国水准的流行面料的更是少之又少。
3、绍兴纺织行业组织没有完全发挥作用
绍兴纺织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在信息收集和应诉国外反倾销方面显得势单力薄;在2003年浙洽会“中国纺织品出口发展论坛”现场有位绍兴的纺织企业家讲:“绍兴的纺织企业没有大规模坐在一起讨论反倾销的事情。”然而,原本该在此时发挥作用的绍兴纺织行业协会,却又正处在新老换届、角色转轨和工作探索阶段,新的、纯民间纺织行业协会还没有真正运行。
(三)绍兴纺织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1、社会经济环境改善使人们对纺织品需求保持持续增长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全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人们的衣着、家纺等消费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将急剧增加,房地产业将继续发展,居民对装饰用纺织品需求将迅速增长。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大规模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水利、海塘、地下管线等建设规模扩大,将推动产业用纺织品的快速扩张。据相关专家估计,未来5—10年国内衣着消费数量高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但衣着消费质量和个性化追求趋势将会凸显,纤维制品消费中,另两大部分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今后5年绝对数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将近2%。
2、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加快绍兴纺织业国际化步伐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龙头,“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一区域现已成为我国吸引外商投资主阵地,美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目录(非自动生成)、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