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云贵线技术标书第5章 - 图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站前工程五标段投标文件 技术分册 第五章 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1.六郎隧道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1.1.六郎隧道工程概况

本隧道位于红石岩~南盘江区间,洞身及出口位于曲线段上,线路设计为人字坡,进口里程DK573+782,出口里程DK587+895,全长14113m。隧道最大埋深约550m。进口采用双耳墙明洞洞门,出口采用单压明洞洞门。

本隧道辅助坑道模式为“1横洞+1贯通平导”。于DK582+300左侧设横洞一座,长244m。于正洞左线线路中线左侧30m设贯通平导一座,全长14130m。

1.1.1.工程地质

隧道主要穿越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细)砂岩、灰岩、白云岩、局部夹泥灰岩、钙质泥岩等。DK573+782~DK587+520段均穿行于白云岩、灰岩地质,地表出露长度约13.74km,约占隧道总长度的97%。

区间主要褶皱有偏坡寨背斜、干塘子背斜,主要断层有偏坡寨1号断层、偏坡寨2号断层、小新寨1号断层、小坝心-腻革龙断层、腻脚断层、大黑山断层。主要褶皱、断层见表5-1-1

1.1.2.水文地质

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约为37.5×104m3/d,雨季最大涌水量约为80.3×104m3/d。

根据隧址区地层岩性及其组合特征,地下水贮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利特性,可将隧址区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浅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的三种类型。

(1)松散岩类孔隙浅水

主要赋存于隧道洞身DK575+280-DK575+950,DK579+850-DK580+260段的第四系坡残积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为透水层,富水性差,水量贫乏,对隧道影响较小。

294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站前工程五标段投标文件 技术分册 表5-1-1 六郎隧道通过断层一览表

序名称 号 偏坡1 寨背斜 干塘2 子背斜 偏坡3 寨1号断层 断层轴线与中线相交位臵 DK577+560 对工程影响评价 该背斜走向与线路走向夹角为26°,发育于T2g1地层中,规模小影轴向N18°,南西翼岩层产状N10°E/52°SW,北东翼响范围不N42°W/36°NE,背斜轴延伸长度318m,属层间褶曲 大 背斜走向与线路走向夹角为74°,发育于T2g1地层中,规模小影轴向N65°W,北西翼岩层产状N47°E/18°NW,南东翼响范围不N80°W/26°SE,属次级褶曲。 大 与线路交角80°,断层走向N50~60°E,倾向NW,倾角约70~75°,垂直断距约70m,断层南端东西两盘均为个旧组(T2g)白云岩、灰岩地层,北两端断层东盘为个旧组 (T2g)灰岩地层。断层通过处岩体破碎、方解石脉发育,地表溶槽、洼地呈串珠状分布。 与线路交角39°,断层走向N10~15°E,倾向SE,倾角约70~75°,垂直断距约70m,断层南端东西两盘均为个旧组(T2g)白云岩、灰岩地层,北两端断层东盘为个旧组 (T2g)灰岩地层。断层通过处岩体破碎、方解石脉发育,地表溶槽、洼地呈串珠状分布。 为一逆断层,走向N12°E,倾角60~70°,倾向SE。断层上盘为T2g1地层,下盘为T2g2地层。断层通过处岩体 破碎、方解石脉发育,断层带宽度约10~50m 为一区域压性断层,南起小坝心,经腻革龙,北西端在六郎洞暗河处与蚌厂-冲头断层相交,断层走向延长约22km。断层走向N30~40°W,倾向NE,倾角约70~75°,垂直断距近200m。与线路呈约40°交角斜交,断层通过 处岩体破碎、方解石脉发育,地表溶槽、洼地呈串珠状分布。断层南段东西两盘均为个旧组(T2g)白云岩、灰岩地层,北两端断层东盘为个旧组(T2g)灰岩地层,西盘为法郎组(T2f)砂泥岩地层 与线路交角67°,断层走向N30~40°W,倾向NE,倾角约70~75°,垂直断距约40m,断层南端东西两盘均为个旧组(T2g)白云岩、灰岩地层,北两端断层东盘为个旧组 (T2g)灰岩地层。断层通过处岩体破碎、方解石脉发育,地表溶槽、洼地呈串珠状分布 为一区域压性断层,走向N60~70°E,倾向SE,倾角约70~75°,垂直断距约200m,断层走向延长约28km。在测区内经陈济坡、刘家犬坡、上灰腰一带通过,断层走向线与隧道轴线呈大角度相交,两端均延出区外。该断层为 一阻水断层,北盘为法郎组(T2f)砂泥岩断层,南盘为个旧组(T2g)灰岩地层,断层通过处厚层灰岩呈断层崖地貌,陡壁高约30~50m,断层南盘属岩溶高原峰丛洼地,地表串珠状漏斗、洼地发育。 主要特征 DK584+306 DK578+890 偏坡4 寨2号断层 小新5 寨1号断层 DK576+710 DK578+700 小坝心-腻6 革龙断层 DK582+940 7 腻脚断层 DK584+630 8 大黑山断层 DK587+520 (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仅分布于隧道出口段三叠系中统法郎组B段(T2fb)的砂泥岩地层中。受区域构造应力作用,节理裂隙发育,地表多以风化节理裂隙为主,而深部则以构造节理裂隙为主,隧岩体埋深的增加,其完整性逐渐变好,这些

295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站前工程五标段投标文件 技术分册 节理裂隙网络的发育为地下水赋存创造了一定条件。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及上覆含水层补给,并赋存于岩体的孔隙和裂隙网络中。由于地层中夹泥质岩类的相对隔水层,使地下水的渗流排泄能力差,从而使区内岩体具备浅部和接触带富水性较强,向深部富水性逐渐变弱的特点。

(3)碳酸盐岩类岩溶水

测区岩溶水赋存于隧道穿越段的三叠系中统个旧组(T2g)白云岩、灰岩的可熔岩地层中,可熔岩大部分直接出露于地表,偶有厚度不大的第四系与曾覆盖,测区岩溶类型属裸露型。个旧组含水岩组岩溶化 程度较高,岩溶形态以地表岩溶槽谷和串珠状的溶侵洼地,落水洞等垂直岩溶形态为主。测区大部分地表植被发育,阻碍地表水径流排泄,有利于大气降水入渗式或注入式补给。在深部则以网络状岩溶裂隙、岩溶管道以及巨大的溶蚀-侵蚀洞穴为主。地下水具有庞大复杂的运移赋存空间,地下水十分丰富,径流复杂,常以岩溶大泉、暗河出露地表。

1.1.3.不良地质

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为岩溶及岩溶水,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地表水的漏失、软质岩及软弱夹层、构造破碎带及构造裂隙水、崩塌落石、隧道发生岩爆的可能等。

1.1.4.隧道围岩分级及衬砌支护形式 (1)隧道围岩分级

六郎隧道围岩级别见表5-1-2。 (2)衬砌支护形式

①DK573+782~+804及DK587+885~+895段采用明洞衬砌,明洞衬砌抗震设防。

②洞口浅埋V级围岩段及位于断层破碎带的V级围岩采用V级抗震设防衬砌。

296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站前工程五标段投标文件 技术分册 表5-1-2 六郎隧道围岩分级表

序号 1 2 3 4 5 围岩分级 Ⅱ Ⅲ Ⅳ Ⅴ 明洞 长度(m) 3680 6220 2610 1571 32 ③背斜核部及其影响带,物探V类异常区,为确保安全,采用V级加强复合衬砌。

④全隧岩溶发育,洞身涌水量极大,IV级围岩段采用IV级B型复合衬砌。

⑤其余II、III级围岩分别采用III级复合衬砌,II级带仰拱衬砌。 ⑥DK574+600~+830,DK575+700~+930,DK576+800~DK577+030, DK577+900~DK578+130,DK579+000~+230,DK580+100~+330, DK581+200~+430,DK583+300~+530,DK584+400~+630,DK585+500~+730, DK586+600~+830,DK587+600~+830段采用非绝缘锚段衬砌,DK582+200~+565段采用分相锚段衬砌。全隧衬砌支护形式及辅助措施详见表5-1-3

1.1.5.工程特点及施工对策

六郎隧道工程特点及主要施工对策见表5-1-4。 1.2.六郎隧道施工方案 1.2.1.施工技术方案 1.2.1.1.正洞施工技术方案

遵循新奥法原理,以人为本,坚持地质预报超前,第一条横通道开通前采用无轨运输,其余全部有轨运输,II、Ⅲ、Ⅳ级围岩段采用台阶法掘进施工,多功能台架配合凿岩机钻孔;Ⅴ级围岩段采用带临时仰拱的台阶法开挖;开挖以专用设备为主,形成超前地质预报、开挖、支护、装运、辅助、防水衬砌等多条主要生产作业线,实现机械化施工。

297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站前工程五标段投标文件 技术分册 表5-1-3隧道衬砌及施工辅助措施

围岩分类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Ⅴ Ⅳ Ⅳ Ⅲ Ⅲ Ⅱ Ⅱ 衬砌形式 双耳墙明洞衬砌 Ⅴ级偏压明洞衬砌 Ⅴ级抗震设防 Ⅴ级抗震设防 Ⅴ级抗震设防 Ⅴ级加强复合 Ⅴ级下锚加强复合 Ⅳ级B型复合 Ⅳ级下锚复合 Ⅲ级复合 Ⅲ下锚复合 Ⅱ级有仰拱复合 Ⅱ级有仰拱下锚复合 Φ42小导管每根长4.5m,每环38根,纵向每3.0m/环 拱墙格栅钢架,间距1.0m Φ42小导管每根长4.5m,每环38根,纵向每3.2m/环 全环I20b型钢钢架,间距0.8m或0.6m 超前支护 Φ108大管棚,每环39根,35m/根 加强支护 全环I20b型钢钢架,间距0.6m 表5-1-4 工程特点及主要施工对策表

工程特点 受勘探技术条件所限,调查及勘探资料不可能与实际完全一致 主要技术对策 施工中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局部地段发现隐伏断层,节理密集带等软弱带应及时加强支护措施. DK587+880~+905段在冲沟内靠山侧设臵3m高挡墙,另侧及沟底采用出口段线路右侧发育一冲沟,切割M10浆砌片石铺砌,铺砌高度与原地面齐平厚度为30cm。挡墙上方边较深,距离结构边缘15~20m。可坡陡于1:1.25时,采用喷锚防护。DK587+880上游50m范围采用浆能对隧道产生不利影响 砌片石铺砌。DK587+905下游对冲沟进行扩挖,扩挖至该冲沟结束。 洞身明挖段,容易产生边坡失稳,本隧道在明挖施工时,尽量避开雨季,同时对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 并做好洞顶防水级顺坡排水等问题。 隧道内涌水量大,溶岩发育,地下对突泥突水及断层带段采用超前局部周边注浆。具体注浆段落及其注水补给条件良好,突泥突水可能性浆方式根据综合物探结果及开挖揭示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极大。尤其是断层带。 开挖过程中,在埋深大于300m地施工时采取掌子面洒水,超前应力释放等措施。 段,可能出现岩爆 隧道长,工期紧,排水及通风困难 采用“1平导+1横洞”的辅助坑道模式施工 出碴全部采用有轨出碴。喷混凝土采用湿喷机与多功能作业台架作业,为加快施工进度,尽早封闭围岩,采用12m长的整体式液压台车全断面衬砌。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生产,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

洞内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采用压入式通风、巷道式通风、混合式通风。隧道各口在进洞800m后施工用电采用高压电进洞,洞内变电的方

29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云贵线技术标书第5章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云贵线技术标书第5章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8622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