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劳动经济学(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3.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 4.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职能是什么?应该怎样实现其职能? 第二章 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需求基本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劳动力需求理论的分析框架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模型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模型 市场劳动力需求模型

劳动力需求弹性及其影响因素 劳动力需求基本概念

? 概念: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

的劳动力的数量 ? 特点:

? 劳动力需求是对劳动力的雇用意愿与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 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相关需求

分析企业劳动力需求时的要求:(1) 必须联系生产经营活动;(2) 必须联系产品市场,包括消费品与服务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工资率

企业商品的市场价格 企业商品的市场需求

企业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成本 技术进步

宏观经济环境

劳动力需求理论的分析框架

? 劳动力需求分析涉及的假设

D 生产技术的假设 D 生产目标的假设 D 市场竞争程度的假设 D 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 劳动力需求的类型

D 短期需求和长期需求

D 劳动力的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

? 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与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和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 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是指在决定劳动力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仅仅由于

要素价格-工资率的变化而引起的企业愿意雇用的劳动力数量的变化

? 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是指在决定需求量的要素价格因素-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

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企业愿意雇用的劳动力数量的变化

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移动与需求曲线上的移动(六张)

? 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原理

? 基本概念:边际产量 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产量

?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 劳动力的边际成本与均衡用工水平的确定

? 单个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 工资、短期劳动力需求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 几个基本概念

?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边际产品):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

单位某种投入要素所能增加的实物产出量。 MPL=ΔQ/ΔL

?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 :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并售出后所能增加

的收益。MR=ΔTR/ΔQ

? 边际收益产量(Marginal Revenue Product,边际收入产品):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

某种投入要素并售出由此增加的产品所能带来的收益增量。

MRPL=MPL×MR= ΔTR/ΔL

完全竞争条件下MR=P→MRPL=MPL×P 劳动投入、产量、边际产量表

劳动投入L 0 1 2 3 4 5 6 7 8 总产量Q - 6 14 20 24 27 29 30 30 边际产量MPL - 6 8 6 4 3 2 1 0 (十张)

劳动投入、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收益及边际收益产量表 劳动投入L 0 1 2 3 4 5 6 7 8 产量Q - 6 14 20 24 27 29 30 30 边际产量MPL - 6 8 6 4 3 2 1 0 边际收益MR 2 2 2 2 2 2 2 2 2 边际收益产量MRPL - 12 16 12 8 6 4 2 0 工资W 8 8 8 8 8 8 8 8 8 边际生产力理论

劳动经济学中确立劳动力需求的一个标准模型 四个基本假设条件

?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

? 假设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只有两种:资本和劳动

? 假定企业于中经营的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式的 ? 假定工资是劳动力的唯一成本,劳动力无差异或者说是均质的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当把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时,最初劳

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量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 前提条件是技术水平不变或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低于劳动量投入的速度 ? 产量变化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 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

(十四张)

劳动力的边际成本与均衡用工水平的确定(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 边际收益产量=边际要素成本 MRP=MFC

?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均衡条件是 MRPL=MFCL MFCL=W

? 完全竞争市场上,MR=P,则 W =P·MP L 或 W/P=MPL

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均衡条件:当每增加一个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量等于其边际成本或工资水平时,企业的用工规模处于最佳状态 单个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与MRPL线下降部分重合(十六张) 工资、短期劳动力需求与企业利润(十七张)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

? 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基础知识 ? 最佳生产方法选择

? 工资变动对理想雇用水平的影响 ?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基础知识

★ 等产量曲线:以图形表示的可以用于生产同一产出数量的劳动力与资本的所有组合

– 斜率为负 – 连续曲线

– 凸向原点(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上端较陡直(资本密集型),下端较平稳

(劳动密集型)

– 离原点越远,产量越大

★ 等成本线:在总支出和投入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企业所能购买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最

大组合。 W?L+R?K=C

– 等成本线上任意一点表示的劳动和资本投入组合的成本相同 – 离原点越远,成本越大

– 斜率为负,斜率为两种要素价格比

等 产 量 线(二十)

等产量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对应的两种要素的组合都能够给雇主带来一个固定数量的产量。等产量曲线的位置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就越高 边际技术替代率

定义:在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上,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可以相互替代而产量不变,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以MRTS表示。它是在保持相同产出水平时,减少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与增加的另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比

特点: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数学表达:

MRTS=|-?K/ ?L|

MRTS= ?K/ ?Q = ?Q/ ?L = MPL ?L/ ?Q ?Q/ ?K MPK 等 成 本 线(二十二) 最佳生产方法的选择

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 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 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二十四) 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二十五) 工资变动对理想雇佣水平的影响

? 替代效应

– 工资提高后,由于劳动力相对昂贵而引起的资本代替劳动,导致对劳动力需

求的减少

? 规模效应(产出效应)

– 工资提高后,由于厂商总成本增加而引起的劳动力需求的减少

替代效应

工资上升以后,如果要保持产量水平不变,则总成本必然上升。劳动力相对于资本来说,显得更加昂贵,为了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必然要以一定的资本代替劳动,从而产生替代效应(二十七) L1L2为由于工资相对提高而引起的资本对劳动的替代

规 模 效 应

工资水平提高后,不仅意味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提高,也意味厂商实际总成本的上升,从而要缩小生产规模,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规模效应(二十八)L1L2为替代效应 L2L3为规模效应L1L3为总效应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就是劳动和资本都可变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 ?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弹性可能要大于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因为有替代效应存在。

表现在需求曲线上,曲线更加平坦。

(三十,三十一) 劳动力需求弹性

定义:指的是工资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企业劳动力需求相对变动的大小 。反映劳动力需求量对工资变动的敏感程度 分类:

– 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 – 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

研究弹性的意义:工会行为分析 最低工资制

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 定义:某种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化1%而引起的此种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或

者说,是指工资率的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程度

(三十三)

★ 自身工资弹性的五种状态 ★ 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差异 ★ 影响自身工资弹性的因素 (三十四,三十五)

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在下述四种情况下,某种劳动力需求具有较高的自身工资弹性:

? 所生产的产品富有价格弹性

? 其他要素对该种劳动力的替代性高 ? 其他要素的供给富有弹性

? 该种劳动力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大

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

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启示:1.其他条件相同,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度越强,该市场中单个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大 2.企业比行业或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富有弹性 3.长期与短期相比,长期的需求更加富有弹性

其他投入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性 其他投入要素的供给弹性

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

工会行为分析

劳动力需求曲线无弹性的市场上,工会易赢得高工资 工会会努力地降低对其成员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工会会首先选择劳动力需求弹性小的市场组织工人

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 含义:其他劳动的工资率(或者其他投入要素价格)变动一定百分比,所引起的本劳

动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就是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反映一种劳动力的需求量对其它类别劳动力工资(或其它要素价格)的敏感程度(三十九) ? 交叉弹性为正,两种劳动力总替代 ——替代效应大于规模效应

? 交叉弹性为负,两种劳动力总互补 ——即替代效应小于规模效应

注意:两个群体可替代 ,其可能为总替代或总互补 三种技术进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劳动经济学(3)在线全文阅读。

劳动经济学(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7768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