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劳动经济学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导 论

? 几个关键性概念

?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几个关键性概念

? 稀缺性:有限性;相对、绝对 ? 机会成本

将稀缺的生产资源用于此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而损失的用于次佳用途所能获得的回报

? 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理性行为, 亦称最大化行为,是指人们的行为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或者说,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人们总是选择能够为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那一个。 研究对象

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结果

―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确切地说,劳动经济学研究雇主和雇员对工资、价格、利润以及雇佣关系的非货币因素(如工作条件)的行为反应。‖(伊兰伯格、史密斯)

研究劳动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机理

―研究在人的理性行为遵循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人们在生产中将做出什么样的劳动投入决策‖。(赵履宽)

研究劳动关系及其运行规律 研究与劳动相关的问题 研究对象的具体表述

以劳动力的经济活动为中心,研究各种劳动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规律,涵盖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劳动力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劳动经济管理及其运作机制、劳动和谐关系的维护、社会劳动问题的处理等领域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古典学派 制度学派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经济学说 新古典学派 新制度学派

劳动经济科学在我国的建立

当代劳动经济学主流:以新古典框架为基础并兼有制度主义分析 古典学派 代表人物:

∮ 亚当?斯密:劳动分工 工资差别 ∮ 大卫?李嘉图:工资性质、工资决定 ∮ 斯图亚特?穆勒:工资基金 ∮ 让?萨伊 :市场法则论 特点:

认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商品的市场是相似的

制 度 学 派 代表人物

? 埃里?理查德:《美国劳工运动》 特 点

? 一般不涉及正规模型或对劳动力市场的数量分析,主要侧重于对劳工运动的历史

研究以及对当时劳工问题的调查研究

? 利用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来解释市场运行的结果,是制度学派的主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经济学说

⊙ 劳动价值论

⊙ 价值、劳动二重性、生产价格理论 ⊙ 剩余价值论

⊙ 利润、地租、工资理论

新古典学派

第一阶段(19世纪末)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经济学原理》强调市场性供求的竞争作用是形成劳动力市场运行结果的主要因素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 庇古:《财产与福利》工资、工时、劳动力职业分布、流动、教育、培训 希克斯:《工资理论》需求、供给概念,集体谈判模型 道格拉斯:把经济理论与计量方法相结合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 ? 刘易斯:工会与工资决定

?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

? 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高等教育的社会和个人受益率;消费者的行为模

式)

新制度学派

第一阶段(20世纪40-50年代)

侧重于研究劳动力市场实际如何运行的理论和实践(案例研究) 约翰?邓洛普;阿瑟?罗斯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开始)

提出―二元的‖或―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强调工会和公司政策及社会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影响

米契尔?派尔雷;皮特?多林格尔等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

在奥利弗?威廉姆森领导下,新制度经济学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它把旧制度学派的有限理性和新古典学派的竞争效率最大化的方法融合起来,以解释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特征,如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和自由雇佣政策 劳动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和制度学派的理论框架比较

新古典劳动经济学派

? 强调市场机制及市场性因素在决定工资水平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 理论之一:关于人类行为模式的本质-经济人;理性人;个人主义者

? 理论之二:关于市场本质与运作-劳动力市场虽有些特殊属性,但同样具有高度竞

争性 制度学派

? 人类行为的适度模型

? 强调制度性、社会性要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劳动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和制度学派的方法论比较

新古典学派

经常从可检验的一般假设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推理方法来推断某些理论上的预测 大量运用边际决策规则:最优状态{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制度学派

经常运用案例研究和归纳法,认为这些方法有助于人们揭开劳动力市场实际运作的面纱。

劳动经济学科在中国的建立

始于20世纪20年代,且大多被纳入劳动社会学或劳动立法

? 1929年,陈达《中国劳工问题》 ? 1931年,朱通九《劳动经济》 ? 1958年,劳动经济专业

? 1982年,任扶善《劳动经济学》

? 1991年,杨体仁《现代劳动经济学原理》 研究方法

一般方法

★ 实证分析方法 ★ 规范分析方法 具体方法

★ 社会调查法 ★ 实验方法

★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比较分析法 ★ 统计方法

★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实证分析方法

定 义: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 步 骤

1)建立预测行为用的数理模型

2)用计量经济学的办法检验数理模型所表达的理论是否符合现实 3)用检验过的数理模型,预测经济行为人的行为

特 点

1)研究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本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2)研究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3)试图超越和排斥价值判断 规范分析方法

定义: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评价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回答经济行为人的选择―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基准:互惠原理 特点

1)研究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释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问题,即说明其对于社会的意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2)研究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关心经济运行的结果是否合理、公正 互 惠 原 理

“互惠‖交易

1)交易所涉及的所有各方都受益 2)一些人受益,而没有人受损失

3)从事交易的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是收益者的收益足以补偿受损者的损失

―互惠‖交易不能实现的障碍 1)信息障碍——不知情 2)交易障碍——法律约束 3)交易费用无法解决 4)市场缺位

劳动经济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 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 应结合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研究和处理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 不能脱离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和全球化及网络经济发展的背景 ? 注意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相结合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劳动经济学?

2、联系实际谈谈生活中与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经济现象和事件。 第一章 劳动力市场概论

劳动力的基本概念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类型、作用 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素 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 政府与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的几种涵义

? 人的劳动能力

? 有劳动能力、从事劳动活动的人——劳动者

?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的劳动者的总和

劳动(能)力的科学含义

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之内的能力

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相关概念

人口:生活在一定社会和一定区域内的人的总和

劳动适龄人口: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的那一部分人口

劳动力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体 (现实的、潜在的)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劳动力: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劳动力资源

? 某一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数量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部分人口群体:

(1)劳动年龄内的在业人口;(2)未达劳动年龄但正从事社会劳动的就业人口;(3)超过劳动年龄仍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就业人口;(4)劳动年龄内的失业人口;(5)劳动年龄内的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6)劳动年龄内的在学人口,(7)劳动年龄内的其他具有劳动能力人口

? 其中:(1)~(3)为社会在业人口;(1)~(4)为现实劳动力资源;(1)~(7)为潜在劳动

力资源

劳动力市场的涵义

? 几种代表性观点

按照市场规律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和调节的一种机制 劳动力商品买卖关系的总和 劳动力进行流动和交换的场所

实现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方式,是其内在机制和实现形式的统一 劳动力市场的涵义 三方面把握:

是劳动力要素的交换场所,既可以是有形的(职业介绍所、人才市场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法律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等)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要素是价格,价格决定劳动力要素供求双方的市场行为

劳动力市场反映了一种机制。劳动力的供求双方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劳动者只能被雇佣或租借,劳动者本身不能被出卖和购买 劳动者对劳动力拥有不可动摇的所有权

劳动力受雇或出租的条件不仅是工资的多少,而且还有工作时间长短、工作环境好坏等其他因素

劳动力市场的活动不仅由工人和用工单位双方决定,而且受到政府、工会、雇主和舆论等社会力量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类型

按照劳动力市场范围划分

区域劳动力市场:根据买卖双方彼此搜寻的地理范围(乡村、城市;国际、国内)

产业劳动力市场:根据交易的产业范围(建筑业、煤炭业等)

职业(工种)劳动力市场:根据交易的职业(工种)范围(职业经理市场、保姆市场等)

按照职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划分

国家公务员市场(学历、专业、年龄、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以及公众形象等) 职业经理市场(经营管理才华)

专业技术人员市场(不可替代的专门知识、技能、经验) 普通劳动力市场(普通工人、管理人员、服务业从业人员等) 按照雇佣关系划分

外部劳动力市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劳动经济学在线全文阅读。

劳动经济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7768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