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劳动力市场:当有一系列正式的规则和程序来指导和限制企业内部的雇佣关系时,就认为存在内部劳动力市场
按照就业条件划分
优等(高级)劳动力市场
特点:职业稳定,工资水平高且稳定,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次等(低级)劳动力市场
特点:职业不稳定,工资水平低且不稳定,较差的工作环境且根本没有职业发展机会 按照市场的竞争自由度划分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
特点:供求双方可获得充分信息;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不存在非市场化障碍;具备完全的决策条件,双方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交易的方式、数量和价格
垄断市场
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 特点:信息极不对称
不完全竞争市场
特点:市场力量和非市场力量同时起作用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
在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中起纽带作用 在协调劳动力供求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在劳动者职业或就业单位的转换中起媒介作用 对劳动者就业竞争起到激励作用
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鞭策和推动作用 在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中起导向作用
为政府了解社会劳动分配状况起到―窗口‖作用 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素
市场性因素(经济性因素) 制度性因素(组织性因素) 社会性因素
市场性因素是最根本最主要的要素 市 场 性 因 素
任何市场的运行过程当中,影响最大的是市场性因素
市场性因素的一般含义:决定价格和产出水平的市场条件或状态,这些条件和状态主要表现在供求对比方面
劳动力市场上的市场性因素:指由劳动力供求对比状态所决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及其价格。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方
?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一种派生需求
– 由利润最大化引出的,为了生产而产生的需求 – 相同的工资,更高的生产率 – 相同的生产率,更低的工资
?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一种派生供给
– 由效用最大化引出的,为了获得收入而进行的供给 – 积极寻求提供优厚待遇的雇主或企业 – 努力工作获取较高收入
市场机制的运作过程
在不考虑非经济因素的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决定工资,工资变动又影响劳动力供求 市场体系通过变动工资水平和调整劳动者的 流动速度实现均衡
—工资的变动引致劳动力在不同职业、不同地区间流动,最终导致市场均衡
供求决定工资水平 供求变动与市场调节
供求决定工资水平
(W) WZ Y S1 2 E WE
V W1 X D1 O
L 2
LE
L1 劳动力(
供求变动与市场调节:需求变动
L)
(W) S1 Z W2 W1
X Y D2 D1 0
供求变动与市场调节:供给变动
(W) X Z Y S1 S2 W1 W2
D1 0
L1 L2 L3
劳动力(L)
制 度 性 因 素
含义:指工会、政府及大型企业等组织对工资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 作用:
– 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细划 – 影响工资水平
工会与工资
政府与工资
寡头垄断企业与工资 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细划
工资自由调整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古典思想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制度性因素将整个劳动力市场分割为许多联系松散且大小不同的准市场
组织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交易规则,从而为此类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外延空间。如什么人有资格参与此类工作、哪些企业应介入哪类市场等等
– 企业的人事管理政策,如内部提拔制度 – 工会合同条款,只面对工会成员开放
– 政府劳动保护法案,如限制妇女、儿童工种,最低工资制度、教师证、律师
证等
社 会 性 因 素
? 社会性因素是指社会群体及社会规范在制定工资和配置劳动力过程中发挥的影响作
用。如家庭背景、所属阶层、文化、歧视、习俗等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对劳动力市场人员构成的影响 对劳动力供求及工资水平的影响 对劳动力市场人员构成的影响
社会性因素认为家庭背景、父母职业、社会经济隶属阶层,对个人的职业选择幅度和劳动力市场上的流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形成了许多非竞争的群体
研究的主要问题:社会性因素对于热门行业入门证的影响
– 如银行行长的儿子和农民的儿子谁更有可能进银行工作
对劳动力供求及工资水平的影响
? 偏好的影响 ? 文化的影响 ? 歧视的影响 ? 习俗的影响 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 劳动力市场配置的机制
供求机制 竞争机制 价格机制
劳动力市场机制的运行条件
明确的市场主体-前提条件
反映劳动力价值和市场供求状况的工资-主要杠杆 界定规则 社会保障
政府与劳动力市场
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
? 硬环境的建设 ? 软环境的建设 ? 直接需求者
最低工资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制度建设与劳动力市场发展 最低工资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W W0 W1
S D O
L0
L1
L
制度建设与劳动力市场发展
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制度建设应考虑以下因素
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要取得合理的报酬
作为一种资源,劳动力必须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流动,即可以在产业间、不同所有制间、地区间自由流动
劳动力作为人,必须要满足其基本的安全需要
劳动力市场制度体系: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 劳动力市场的历史发展
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为从有到无阶段
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为从复苏到完全消失阶段 第三阶段:1979年—1992年为重新萌芽阶段 第四阶段:1992年—现在为开始迅速发展阶段
? 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现状
市场主体正在确立,但尚未具备充分的市场主体资格 市场机制开始运行,但仍存在明显分割和扭曲
市场规则和秩序的建立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空白和难点 社会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并发挥作用,但局限性较大,功能不足
宏观调控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调控方式选择正在进行,调控乏力
思 考 题
? 1.劳动力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 2.如何正确把握劳动力市场的涵义?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有哪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劳动经济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