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的化学式是 ,D的化学式是 ; (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H的化学式是 。
11.(2010全国高考II)右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SO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6.8~8.0,酸色—红色,碱色—黄色)。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 叙述正确的是 (填编号);
①A管溶液由红变黄; ②B管溶液由红变黄; ③A管溶液不变色; ④B管溶液不变色;
(2)写出A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 ; (3)写出B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 ; (4)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 (5)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
(6)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 12.(2010全国高考II)
上图中A~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环状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其中含碳87.80%,含氢12.20%。B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B的结构简式为 ;
(2)M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则M的结构简式为 ;
(3)由A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 ,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 ;
(4)G的分子式为C6H10O4,0.146gG需用20mL0.100mol/L NaOH溶液完全中和,J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则由G转化为J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两个双键之间有一个碳碳单键的烯烃与单烯烃可发生如下反应
则由E和A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
(6)H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I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
《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全国卷II)》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B 6.A 7.D 8.A
-1-1-1-1
9.(1)a/12 mol·L·min a/8 mol ·L·min (2)2 3 1 6 (3)100a/b % (4)<
16
(5)i.增大 体积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因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ii.减小 体积减小,气体的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少的方向(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因而使反应物转化率减小
10.(1)HCl NH4Cl(2)Cu+Cl2
CuCl2(3)2Mg+CO2
2MgO+C(4)NO O2
(5)2H2S+3O22H2O+2SO2(6)CH4(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11.(1)① ④
+---
(2)2H+2e=H2↑(写2H2O+2e=2OH+H2↑同样给分)
2+-
Mg+2OH=Mg(OH)2↓
---+
(3)4OH-4e=2H2O+O2↑(写2H2O-4e=4H+O2↑同样给分)
(4)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靠近火焰,放开拇指,有爆鸣声,管口有蓝色火焰 (5)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放开拇指,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会复燃 (6)溶液呈红色,白色沉淀溶解(或大部分溶解)
12.(1) (2)
(3) 加成反应 消除反应(4)
(5)
(6)溴(或-Br) 羟基(或-OH)
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
1.(2009全国高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2+-+-2+-+-
A.Ba、NO3、NH4、Cl B.Ca、HCO3;、NH4、AlO2
+2+--2++2-+
C.K、Ba、Cl、HSO3 D.Mg、NH4、SO4、K
17
2.(2009全国高考)将l5 mL 2 mol·L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 0.5 mol·LMCln盐溶液中,
n+
恰好将溶液中的M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n值是 A.4 B.3 C.2 D.1
3.(2009全国高考)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2Al+2NaOH+2H2O=2NaAlO2+3H2↑ B.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 C.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1-1
D.K2Cr2O7+6FeSO4+7H2SO4=Cr2(SO4)3+3Fe2(SO4)3+K2SO4+7H2O
4.(2009全国高考)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B.
C.
-1
D.
-1
5.(2009全国高考)用0.10 mol·L的盐酸滴定0.10 mol·L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c(NH4)>c(Cl),c(OH)>c(H) B.c(NH4)=c(Cl),c(OH)=c(H)
-+-+-++-
C.c(Cl)>c(NH4),c(OH)>c(H) D.c(Cl)>c(NH4),c(H)>c(OH)
6.(2009全国高考)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 C. D.7.(2009全国高考)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8.(2009全国高考)下图表示反应X(g)4Y(g)+Z(g),Δ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 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
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 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
18
9.(2009全国高考)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 H2SO4(浓)+CCO2↑+
2H2O+SO2↑
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定仪器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
将所选的仪器接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选用的仪器(填字母) 加入的试剂 作用
10.(2009全国高考)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l00g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 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 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甲溶液 ; 乙溶液 ; 丙溶液 ;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
19
11.(2009全国高考)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 ,其原因是 ;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
12.(2009全国高考)化合物H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
已知(B2H6为乙硼烷)。
回答下列问题:
(1)11.2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gCO2和45gH2O.A的分子式是 ; (2)B和C均为一氯代烃,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 ;
(3)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F与2molH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的结构简式是 (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写出所有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C 6.A 7.D 8.B 9.
选用的仪器(填字母) 加入的试剂 作用 C 浓H2SO4和木炭 反应器(或发生气体) B 无水CuSO4 检出H2O A 品红溶液 检出SO2 A 酸性KMnO4溶液 吸收余下的SO2 A 澄清石灰水 检出CO2
--
10.(1)①正 ②4OH -4e= 2H2O + O2↑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最全2000年-2012年近十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卷合集附答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