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学院200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怕会得罪别人,她要的是平等、独立,不是畏惧钱财,隐藏自己。对待和达西的爱情也一样,她傲慢自信地告诉凯瑟林夫人:“他是个绅士,我是绅士的女儿,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平等的。”[14]
伊丽莎白的叛逆显而易见,她和简·爱,同样有着女性的反抗意识,她们对待爱情上的独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时代性,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7
绥化学院200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3章 伊丽莎白性格中的傲慢
3.1敏感的地位意识
伊丽莎白的家庭环境对她的性格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傲慢就是她性格中的一种表现。
偏见比无知更加可怕,掌握一个人的本质、性格、品质以及历史往往是很难的,而对于这些问题如果缺乏足够认识,那么对于恋爱对象就不会有全面了解,而这种了解又是美满的婚姻所必需的。[15]从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上来看,表面上似乎暗藏着与人共有的自尊在里面,从心理学方面来讲,本质上则是一种“地位意识”的表现形态。伊丽莎白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小乡绅的女儿,受过中等教育,但同上流社会的贵族阶级相比,她的家庭地位较为低下,亲友们缺乏教养,总是在公共场合丑态百出,使得她既愧疚,又难堪。因此伊丽莎白对自身在社会上的位置有着清醒理智的认识,也是长期处于这种社会地位的心理积淀所致。基于这种冷静与清醒的认识,她要竭力反抗达西的傲慢无礼,竭力在达西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中保护自己免遭伤害。正是这种心理使她敏感并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心理学家指出,“分析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时,必须要考虑到生活和社会历史条件,也要考虑到教育的倾向”。[16] 在这种精神压力下,就为她性格中的傲慢奠定了基础,并且形成了自我保护的条件反射。
为什么她对达西的偏见这么大?就是因为一开始,达西就触犯了伊丽莎白的骄傲。达西蔑视了她的家庭,之后达西破坏了姐姐与彬格莱缔结良缘的机会,还认为达西无礼地毁坏了韦翰的前程。一切都在她的自以为是中进行着。
3.2以偏概全的定势心理
所谓定势心理就是人们习惯性地看待问题的态度或解决问题的方式,影响到对当前问题的态度及问题的解决。[17]从交际心理学的角度看,定势心理不但影响思维,产生思维定势,而且还影响到感知、记忆等心理活动。
从伊丽莎白周边环境对她性格的影响来看,对达西产生的偏见态度是必然的,这种偏见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偏概全。在心理学角度来说就是“晕轮效应”。
8
绥化学院200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所谓的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人们常将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的一系列有关特征上,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的特征泛化推及未知觉到的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印象。[18]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在韦翰恶意污蔑达西时,伊丽莎白会完全相信,尽管话里漏洞百出,可是以往聪慧机灵的伊丽莎白却不能察觉,完全由一个“聪明人”变成了一个“愚蠢的人”,她的理智全然不见了,成了“众人皆醒她独昏”,更加深了她对达西的偏见和误解。她就是用深刻的第一印象来取替达西真实性格。
这时的伊丽莎白不再清醒理性地分析关于达西的一切事情了。很显然定势心理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性格也发生了复杂变化。
9
绥化学院200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4章 伊丽莎白性格中的反省精神
4.1自我认识的过程
伊丽莎白理智就理智在,她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坐标,重新地审视了自己,最终认识了自己。
伊丽莎白对达西的爱是经历了那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从陷入偏见,克服偏见到产生爱慕之心,重新用清醒的、理智的、感性的思维去看待达西,了解达西,使得她与达西的爱得到升华。这样艰难的过程,对于伊丽莎白是难能可贵的,说明她的理性和教养开始发挥作用了:“她一想起自己以前竟会那样厌恶他,竟会对他那样出言唐突,真是万分伤心!她不胜自愧” “可是只要一想到以前怎样错怪了他,错骂了他,她的气愤便转到自己身上来了。他那沮丧的情绪反而引起了她的同情。他的爱恋引起了她的感激,他的性格引起了她的尊敬”。[19]她放弃了由自尊造成的偏见,开始了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
她不禁大声叫道:“我做得多么卑鄙!我一向自负有知人之明!我一向自以为有本领!一向看不起姐姐那种宽大的胸襟!为了满足我自己的虚荣心,我待人老是不着边际地猜忌多端,而且还要做得使我自己无懈可击。这是我多么可耻的地方!可是,这种耻辱又是多么活该!即使我真的爱上了人家,也不会盲目到这样该死的地步。然而我的愚蠢,并不是在恋爱方面,而是有虚荣心方面。开头刚刚认识他们两位的时候,一个喜欢我,我很高兴,一个怠慢我,我就生气,因此造成了我的偏见和无知,遇到与他们有关的事情,我就不能明辨是非。我到现在才算不了自知之明。”[20]从这段如梦初醒的发自肺腑的自责中,伊丽莎白终于认识到自己竟成了一个愚蠢的人。
伊丽莎白原有的思想和道德意识受到了严重挑战,她开始意识到了在性格和心理上的弱点与不足,进而积极的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最终使自己在心理道德上成熟起来。[21]
由此可见,伊丽莎白重新认识了自我,接受了达西的爱。俗话说得好:人贵有自知之明。她通过自我反省,认识到自己被偏见蒙蔽。
10
绥化学院200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4.2理性与感情的统一
作家奥斯丁在刻画伊丽莎白这个人物性格时,遵循了她的主张原则——情感与理性的和谐统一。作者受到生活时代的那种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反对情感泛滥,主张情与理相协调。
从伊丽莎白这一形象在性格方面的发展变化来看,无法脱离这一原则。人是感情与理智的统一体,理智对感情起着控制作用,而感情对于理智并非只是一味地受控制。情感的发泄,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影响着理智的发挥。
对于伊丽莎白来说,她不能完全理性地把握自己的感情,她处处表现出那种格格不入,但通过她的下意识的言行举止、心理的复杂变化,不难看出她并非是一个偏向于理智的人。洞察她的心理变化,本身她就是对达西有着浓厚的兴趣,她也会不由自主地注意达西,情不自禁地答应达西的邀请。
但伊丽莎白清醒地知道,如果他们的爱情不能建立在她的人格独立的基础上,仍然是要瓦解的。正因为达西明白她,也接受了她,最终成全了他们的爱情。
我们不难理解,正是伊丽莎白这种既感性,又理性的性格,成全了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真诚婚姻。他们的爱情不曾被亵渎。在小说创作中浪漫主义的精神仍然扎根于现实之中,完成了感情与理性的完美统一。
1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04级本十班:刘家辰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性格的多面性(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