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明]郑鄤《天山自叙年谱》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万历天启部分(黄昏之心整理)

万历二十二年甲午,八月初九日予生,八字甲午癸酉甲寅戊辰。

家世本义门,宋时有为驸马居洞庭者。横林之郑,国初自凤阳徙来,传九世为吾父太初府君。吾母吴安人生予时正乡试初场日,祖云石翁尝语予:“是日有集鹊数百鸣噪,以为尔伯中举之兆,乃尔伯竟下第,则此瑞当在尔小子矣。”外祖母金孺人又尝云,是日之辰外祖吴太史后庵翁梦一骏马负大斗金,甲士从之驰而东,未几而报予生者至。小名仍孙,外祖所命也。 万历二十三年乙未,年二岁。 府君登进士第。

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年三岁。 出痘几危。

万历二十五年丁酉,年四岁。 始能言。

万历二十六年戊戌,年五岁。 万历二十七年己亥,年六岁。 就外傅(1)。时从府君嘉兴任所读书,得悸疾,祖母董娘娘命辍(2)读。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年七岁。

病。幼科医郁姓者云,予病当三年方可愈。 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年八岁。 病。

万历三十年壬寅,年九岁。

病愈读书,记诵与讲贯并进。见府君试士,指卷问:“此何文义?”府君为解说一篇,予心即有晓。

万历三十一年癸卯,年十岁。 府君因予问时义(3),令塾师尝为予解说,遂私作一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题,以一正一喻作两大股。府君笑曰:“文不如此做。”然语塾师,此子笔路大可望,因教作破题。未十日府君面试,命“吾与回言终日”题。予破云,圣贤相忘於终日而不觉形诸辞焉。府君大奇之,遂教为文。 万历三十二年甲辰,年十一岁。 府君上计(4),予在家从师金景星,讳铉,嘉兴人。金师教法,文以英锐为主,予受益为多。府君升工部营缮司主事,差回。 万历三十三年乙巳,年十二岁。

府君北上。黄河舟漂,予受惊。又吾母至杨村而病,途中无医几危。泊舟张家湾,两月始愈入京。予是冬不得絮衣,吾母病愈捡知之,为之恸(5)。 万历三十四年丙午,年十三岁。

予大病,自春迄冬凡九月。冬乃渐起,理旧业。时梁溪(6)杜鸿吾先生,讳渐,以贡来京,府君延教予数月。杜先生严毅端方,甚有师范。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年十四岁。

季父明初来京,府君命予受业。时万历之盛,缙绅多暇,有讲易谈禅、分题作诗、批二十一史之会;而谈举业者,则昆山顾开雍、湘潭李湘洲、宣城汤霍林数先生为宗。府君常携予听教,并及诸大老之会,予皆得有闻焉。 万历三十六年戊申,年十五岁。

闻小试(7)信,府君命予从季父归,命名鄤(8),字谦止。试得补常州府学生

员,宗师为武林汤淇园公。是年四月,府君上《直发古今第一权奸疏》,谪边方杂职,得四川永宁宣抚司经历。 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年十六岁。

冬从府君赴永宁谪。府君所至访道,河南登太室、少室,陕西登华山,繇(9)栈道至四川。府君手携陶诗,风前月下时朗吟之。至山海经丹木篇,喜其句,命予号曰峚(10)阳。

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年十七岁。

从府君登剑阁,繇中岩上峨嵋。未至山,有一僧策杖马首曰:“岂非南方郑居士乎?”惊问之,则红椿坪得心长老所遣也,盖长老已预知府君之至矣。至坪,长老与府君甫迎见,相持大恸,各不能止,观者皆怪,疑有夙缘云。居数日,府君欲命予及仆南还而自留山中,曰:“弃家入道,古人所有也。”予跪,请得无为老祖祖母惊乎。府君点头,又三月下山。 万历三十九年辛亥,年十八岁。

府君京察。九月室人周氏来归,故考功郎惺莪(11)公女也。外父无子,止生一女。时熊宗师科试(12),婚八日而趋宜兴,科举得二等。 万历四十年壬子,年十九岁。

从师赵鸣之,讳万和,科试批首(13)也。课业家园,府君督课甚严,与张二无常为七篇之社。大抵文力须炼,始七篇恒苦不给,然窗下三四为之,则亦不甚觉其难矣。是时常熟顾尘客先生迁谪来为教授,命二百题,予完其半,每十篇即呈先生批教。先生於前辈法最精,予得受益。七月,同赵师赴乡试,中六十名。大座师岐阳赵先生、芝南邵先生,本房座师玉铉林先生。捷报后至南京,府君授以一柬,悉遵而行,其费甚省。府君命之曰:“无为花柳惑也,一染则终身之累。”予谨受教。予后至粤东,诸友陈顺虎辈醉予,命妓邱小玉解衣偎寝,黎明醉醒始知,予即披衣而起。后游武林,年家(14)兄弟张踽行以优旦侍寝,且云大雨中渠无所归矣。予峻却之,皆传以为怪。不知予念府君之戒,终身未尝犯也。冬赴京会试。

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年二十岁。

至京谒孙淇澳(15)先生,呈乡试卷。先生曰:“今年不连科也,当迟十年乃第。骨气甚灵贵,十年中正好读书学道也。”予时自意可联捷,已而果下第。再见先生,先生曰:“吾言不验乎?努力勉之矣!”然予时欲於举业中登峰造极。四月抵家,病痧疹,幼时未出痧也。痧所忌风与肉,适当盛夏,不能避风,又早食肉,疹遂不消,自五月至八月。病中,从舅吴严所忽折简云:“寒族呶呶(16),有以讼事居间(17)归咎於吾甥者,幸善为解之,且未敢闻之尊翁也。”予复柬云:“甥病痧伏枕百余日矣,足迹未出内户,不知盛族何人,讼事何指、何所据,而为甥咎也?即已具禀家君,不妨盛族赐顾,面悉之耳。”逾日而严所同其族来至榻前,指予谓其族曰:“此即谦止甥矣。”其族熟视,曰:“非也。”因叩其事,乃是宜兴署印为陈别驾,有一老同袍欲居间讼事,探知予与别驾未面,遂托予名往投刺。吴族则其所讼者,闻知为予居间也,扣老同袍之舟而愬(18)之云:“虽疏远亦母党亲,岂得反佐斗乎?”时老同袍者匿舱中,命其子伪为予状,出抚之,曰:“母党尊行也,甥岂敢佐斗,当两平解耳。”遂解缆别。及讼而吴族者负,故以为予咎也。吴族既熟视非予,乃向府君请罪,府君与严所从舅皆抚掌大笑。吾乡人情之幻若此。九月予病起而体中仍时时作恶,家君命予读书金山,且就何继克之医。继克延陈古白为塾师,有金陵三陶生者附学。陶以附学为苦,而力又不能延古白,约以四十金延予。予未禀命府君,未之许。

万历四十二年甲寅,年二十一岁。

府君自辛亥察后常忽忽不乐,云:“建言惟所处,奈何借察典而处建言乎?虽江陵(19)之焰,未尝以此处吴、赵(20)诸贤也。且主察者同乡同声气,奈何以我为贽於权门乎?”意颇悔峨嵋之归,屡欲披发入山。吾母吴安人力劝之,乃修居士净业,不入公府,不见贵游,不冠带,不赴亲戚宴会,旷然如与世隔绝矣。前是买董壁仞宅一区,价二千余金。壁仞为祖母董宜人从弟,以贫售宅,府君京任时封翁与壁仞成契。府君偿价甚艰,而邻居杨氏者谋欲得之。府君素负气,不能让也,则叹曰:“吾子孙其终为鱼肉乎?吾则效王右军舍宅为寺耳。峨嵋道远,今莲池大师(21)即云栖之得心也,当就而问道。”是时东南缙绅无不皈莲池者。莲池之配沈师太亦以比邱尼(22)为女流所宗,吾母亦欲谒之,乃与府君方舟同往,予亦请从。至武林,府君即命归,曰:“游山玩水是缙绅归老事,汝且未到此时。当今文匠独昆山顾先生,汝邸中领略未深,吾以简送,尔可就彼受业。此老史学、古文俱精甚,若肯以进于举业者教吾儿,则大幸矣。”予受命谒开雍先生,遂留予馆家塾中,甚受论文论史之益,而举业钳锤尤深。盖先生於此道直是王唐(23)的派,自言告人鲜能解者,独许张宗晓与予耳。府君与吾母尽吴山游览之胜,数月归次吴门。府君来晤昆山,遂携予归。归而闻谤议大腾,有言府君披剃者,有言予亦披剃者,又有言吾母亦为尼者,又有言府君为婢妾争哄而起者,纷然无所不有。府君与安人付之一笑,而此谤遂流不歇。盖图宅者为之,有设谋以簧煽者,非无端之流言也。是秋复往金山,陶生仍在焉。又订来年之约,予白府君而许之。而陶生不能待明年,即以是冬延至其家。则繇镇江而上,陆行百里至句容。繇句容折入至其家四十里,村名杜桂,以前朝有杜桂两相得名。今更无此二姓矣,惟陶氏最盛,相望五六村皆一姓也。冬底归。 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年二十二岁。

正月初旬即赴陶馆。予自受教昆山之后,每翻前辈文即觉与前不同,真是得诀回来好看书也。乃就南都悉购诸前辈文,肆力搜讨之而尽弃趋时之业。从游者陶玉、陶铸、陶斯咏、陶康衢、茅茨、纪笔诸生,而馆於铸家。铸之兄陶嘉兆有德人也,其家去南京尚五十里,更无杂交,故予得专其业。值宗师试,陶玉、陶斯咏、纪笔皆入泮,而铸原附学高等,一时以为盛。十月归理装,计偕(24)过南都,诸生仍邀予至馆,云至京及场期足矣,竟在馆过岁。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年二十三岁。

正月八日始离南都,二月初一抵京。场中卷颇得意,及下第,觅落卷,批云:“无甚意味,盖摹拟先辈而近於枯淡也。”归次东阿,逆旅(25)主人张少浦老而好客,邀予至家,因得遇孟连洙先生。先生年七十余,隆庆辛未榜,与邓文洁同年相契,道文洁生平甚详,且精於玄学。予就叩之,先生留居一月。而少浦遣予骡骑还,别雇送予。孟先生出所批玄书,解甚异。曰:“二藏不可不阅也。”予辞而南,五月抵家。以孟先生之说告府君,府君曰:“欲阅藏则莫便於南中矣。”予先往乾元观,主者意落落。即往金陵,寓朝天宫,阅道藏,而旧学诸生皆来。是年得遇王寄凡。王寄凡者,朝天宫道士也,年可三十余,其应酬为世俗礼,甚恭。初无异处,然身只一衣,有第二衣即以施人,人施与钱,即以施贫,子必尽而后已。自言贪睡,裹一袱卧堂牖(26)下十余日不醒,亦无饮食便利。予一日数察之,见有鼠跳跃其面亦不惊醒,亦无伤啮。门生茅茨自乡来,呼醒之,便蹶然起,亦了不异。陶铸云:“道师十余日不饮食矣,必无气力,能与我遶(27)柱相逐乎?” 寄凡云:“可。”於是铸与遶柱走,铸疲极晕而寄凡不喘。以次更三五人轮与相逐,皆疲极晕而寄凡如故。予至夜礼叩之,自言其师为茅若冲,得道人

也。其谈玄又与孟先生有别。府君来南观予阅藏,闻祖母董宜人之讣而返。宜人殁於季父许州任,予随府君迎及於清江浦。 万历四十五年丁巳,年二十四岁。

府君葬董宜人於陈湾(28)新阡,拮据襄事,必以予自随,一一指示之,曰:“此儿曹他日事也。”既葬,戒曰:“终天傍母,他年必葬我於此。”是年八月十五日,长子珏(29)生,府君命小名瞻孙。封翁甚喜,为尽醉,曰:“眼前看四代也。”予自阅藏时即斋素,室人亦为母斋两年矣,故瞻孙胎素至今。 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年二十五岁。

府君卜筑楼村,移家居之,以近陈湾墓所也。自云栖还后,府君、吾母俱长斋蔬素,至是以居丧尤虔。予与室人居城。从龙嘴寺僧假藏阅之,甚恡(30),毕一春不能百卷。吾母云,且当完世上功名事方可及此。而予亦忆“无意味”之批,以为更当通俗,因复购三科房稿(31)详点之,点完而北。以丙辰入京之太促也,九月即戒行,至京寓善果寺。得拟题三百,每日午过则和衣卧,近晚而起,篝灯拈二题,随意更拈一小题。中夜而饭,至竟夜,主僧起作课鸣钟鼓,则三稿完矣,始解衣卧,逾辰而起,日以为常。从者四人,日誊三稿者,顾中也;日给饮食者,张京、谢仁也;供役於灯火笔砚终夜不休者,张明也。乡试本房林老师方任工部,每朔望携课谒之,师大欣赏。

万历四十七年己未,年二十六岁。

初场毕,宜兴陈中湛公自过索稿,大赏决当得元,因而遍传都下。华亭冯五玉之文亦为人传诵,而榜下皆不第。予为诸老所留,及夏始出都。至东阿又为孟先生所留,因得遇袁古堂,居洪范池山中,年九十余,茅庐数间。入山既深而仓卒客至,乃无所不有,亦异人也。洪范池八鱼皆出,亦甚奇。归而从僧去华,完阅藏之愿。

万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庚申,年二十七岁。

开馆於郡城之先贤祠。每月三试,品其高下。既而改为两试,既又改为一试,以卷多阅不给也。登门入籍者一千七百余人,凡首取者至今多科第矣。然要之无益,此事不宜为,后人可为戒也。是年生子文孙,府君、安人甚爱之。百六十日而殇,予为之志。

天启元年辛酉,年二十八岁。

予自辛亥成婚至丙辰,室人六年不孕。祖母董宜人未赴许州时,吾母命室人朝夕侍奉,宜人甚悦。因抱其内侄董仲昭之女,命室人抚女之。且仲昭之配周氏,即外父之亲侄女也。后室人归宁(32),外母之妹适生女,以贫故,将溺之;而与外母同守节者,外父之妾邹氏,有侄孙女,亦将溺;室人皆就抱之归,故予抚有三女。而丁巳遂生子,吾母以为阴德之报,且甚爱三抚女,盖吴俗谓之压女生男也。今长女归吴梃裕衢州守求峰公子,次归贺元玺光禄署正尔楫公子,次归胡元烈太学茂先公子。是年秋七月室人生女,府君命小名银槎(33)。十月将计偕,适臂生毒,号楚欲死,医药不效,府君合阳宝膏自傅(34)之而愈。阳宝膏者,予曾祖野洲翁病发背几危,刘诚意石浦适至,就视榻前,遽命合傅此药,遂愈。故予家传其方,然能合之惟当时三老仆,已死其二矣,止存一人,府君亟呼命之。其药用笼糠火煅一昼夜方成,果有神效。以不易收口,遂淹至冬月。 天启二年壬戌,年二十九岁。

前是岁内以会试文书附同袍投部,至是起程至京适临场矣。初场中意甚宽然,独首篇谓当炼以虚局,三易稿始定,日已将晡(35),余皆随笔也。榜下,中七十名。大座师养淳朱先生、昆柱何先生,本房座师机山钱先生。先生后与予言,闱

中已定予首卷,以策内门户字为主者所抹,几落孙山,幸对房李愧庵先生竭力协荐得第四卷。其后会试录书经两程用予墨,以七十名墨卷刻程(36),亦从来未有也。

家有世仆顾伦之子顾启行。当予祖时家式微,跋扈逸去,营为台州府幕,予祖几为所侮。其官以墨败归,被宪访(37),启行以为府君置之访也,日夜谋弑主报复。已而启行第四子为启行所逐,乃自投靠府君,契称世仆。启行闻之,益复大恨。见予文名颇著,谋遣其婿郁姓者持谤帖讼予,使不得入场。其人中途乘骡而坠,足损不能行。比至京,则榜出已五日矣,遂废然而返。闻其来又有与逆奴合而使之者。

三月廷试,得二甲第三十名。观政(38)都察院。总宪邹南皋先生、副院冯少墟先生、佥院锺龙源先生皆一时人望,南皋先生时召予讲学。时新进见诸老皆屈折屏气,予每直达其意,无所回互,而诸老器重乃过当。高邑赵梦白先生联居,日夕过从,尤极款洽。同年文湛持(39)、黄石斋(40)、萧三峨、朱沧起、王心乾过从为密,以此数兄谈易、谈诗、论文、论史,旁及禅玄,滔滔不可竟也。王宪葵司寇以参辅臣沈漼及奉圣夫人客氏,为民出都,予作《蹇驴行》送之,颇为人传诵。此稿丙丁间家人焚去,今亦不复能忆。 六月考馆(41),予初不欲预,黄石斋曰:“考而不得,何害也?”乃与考。试题精一执中(42)论、命辅臣行边纪事,诗选得第二名。 八月入馆,乃知所教习者文章正宗,唐诗正声,又听自改一经也。然署中极闲静,能于此读书三年,自可办真实本领。石斋遂移居署中,予欲追随之而不果。 神庙末年,端居静摄而太阿(43)自操,中外无敢为邪者。惟政府得行其恩怨,然扫除异己,至削其官、锢其身而止。沈四明借妖书一案发其杀机,将兴大狱,赖神庙圣明,未几而解,四明阴谋,竟不得行。士大夫居乡亦甚安,各以讲学或诗文禅玄相高,细人亦有所忌惮。其为人心风俗,益亦不少。戊午、己未间,山东大荒,至剗(44)榆皮以食,饥民之南下者不可胜数。然予计偕往还,夜行无盗警,饥民无言乱者,则我神祖钧陶(45)之运也。独起废(46)永格,缙绅意气不得发舒。光庙龙飞,一鬯(47)积郁,起废殆尽,然百炼之刚亦可屈指数,余者大都委蛇洊躐(48)以善蔗境(49)而已。至熹庙初而衅始于内,诸君子知之,而无能深心定力、远识圆机为国家谋者。于是赉李可灼于外,杀王安于内。未已而逐南昌、逐周冢宰、削王司寇、逐邹总宪、削满太仆,孙宗伯登朝三月而去,人皆知客魏已得手,而又有借客魏以得手者。同心君子时怀隐忧,相顾而莫之敢发。文湛持乃以朝讲建言,疏留中(50)十二日不下,传闻且廷楚,毙之杖下。首揆叶福清、次辅韩蒲州力持之,谓廷楚之端不可开。然而汹汹不测,予乃即以留中上疏,中引武庙时权珰(51)之炀灶(52),神庙时奸辅之藉丛,盖有所喻。魏忠贤至阁,戟手大骂,必欲票杖。阁力持救,福清又独揭救,经筵讲官郑方水、盛养陓(53)两先生又诵言力救。蒲州至引湛持为文信国(54)之裔,忠臣之后只想做忠臣;而表章府君万历时发奸疏,云他见父上本有名,故一做官也就上本。福清救予云,郑鄤三吴名士,今满朝耆旧无不重其为人。故其揭云,郑鄤亦三吴之名士也,今年选入馆,皆庆为得人。逾日而旨下,俱降二级调外任用,谢恩辞朝回籍后补。

以十月初六日出都,途中过邯郸县,见道傍有坊,署“黄梁仙迹”,与湛持下车入谒。初过醒心亭,方塘湛然,庙祀吕祖,后为卢生睡像。湛持题绝句壁间,予未及也。出仍憩醒心亭,忽闻空中鹤鸣。时道士在傍,湛持问:“此间有鹤乎?”道士云:“此县中总无鹤,况此郊外僻地。”予向空祝:“仙翁,若此鸣为我两人发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明]郑鄤《天山自叙年谱》在线全文阅读。

[明]郑鄤《天山自叙年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6295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