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模式研究以黄石为例设(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一般可使用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当初测定总量之70%以上,以当前技术水平及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五年的城市就可将其称为资源枯城市2.1.2产业转型的概念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是指将城市主导产业由现有的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的产业转向其它产业,使城市发展能够摆脱对原资源型产业的依赖,以规避资源及经济衰退对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现有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与市场取向的调整;从业人员的培训、就业与再就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等。产业转型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产业转型的核心内容,原有产业退出主导地位,经济和环境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竞争能力强的产业取而代之。选择、培育、及发展经济和环境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竞争能力强的接续产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2.2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型产业具有周期性,资源枯竭型城市不可避免的将经历建立、成长、发展和衰退四个阶段。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导致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城市面临着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的严峻问题,加上不合理利用资源、管理不善等其他原因也会加速这一进程。为避免“矿竭城衰”,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1)产业转型可提升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竞争力。 (2)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

(3)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29][29]

3 黄石市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黄石市概况

素有“江南聚宝盆”、“三楚铜都”“矿冶之城”美誉的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蕴含丰富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冶金和建材矿产储量大。二是矿产分布集中,各矿产资源之间配套好。铁、铜、金、银、钨、铝等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在组合上较配套。三是中、小型矿床多,矿产地覆盖面广。在已探明的矿床中,大型矿床仅占6%,中型矿床占21%,小型矿床占73 %。四是共生矿

6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床多,伴生有益有害组分多,综合利用条件好,采、选、冶难度大。已探明的矿床中,共生矿床占20%,有伴生可用组分的占17%

[22-23]

黄石市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配套的产业现状。矿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主要工业产品有钢材、铜、水泥、火电、纺织机械、电线电缆等,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原料供应基地,黄石市未来一定会走上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道路

[23]

3.2黄石市资源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黄石市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发展起来的工业基地,发展历史悠久,也伴随着诸多问题。如原材料工业在产业中所占比重过大,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多年高强度的开采,使资源型产业进入衰退期:铁矿石开采量已由最高年产700万t 减少到40万t,煤炭产量也只有最高年产量的30%。初级产品比重大、高附加值产品少,要素集约度高的名牌产品少

[22]

。这些问题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并且受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

明显。最后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带来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使得我市的经济投资环境比较差,陷入了既要快速良好的发展经济,又要治理环境的困境。

4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黄石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1分析目的

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可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及各决定因素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而归纳地区的经济结构特点及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在了解地区产业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指标体系,评选出适合当地发展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利用偏离份额法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总体素质进行分析

[15-16]

4.2偏离-份额分析的原理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缩写为SSM),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 ·克雷默(Daniel. B. Knudsen)于1942年提出,将更高层次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作为分析的标准,运用动态的核算方法,在某个变动的时间段内,对所需评价区域的经济结构特点进行动态考核,动态的分析所要评价区域经济的变动情况,该模型包含三个变量:地区份额偏离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区位偏离分量

[16]

7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4.3偏离-份额分析的数学模型

假设评价区域为j,设定其各产业产值总量为ej,高层次区域的各产业产值总量为E,i代表第i个产业的产值总量,t为评价周期的末期,0为评价周期的基期。 针对区域j在0-t期间内经济总量的增加量Gj,则有:

Gj 其中,

?Nj?Pj?Dj?ejt?ej0 (1)

Et?ej0?ej0 (2) E0 地区份额偏离分量:Nj?n?Eit?EtPj??eij0?ej0 (3) 产业结构偏离分量:?????E0i?1?Ei0

?Eit?Dj?ejt??eij0? (4) 区位偏离分量:???i?1?Ei0nEt??P?Dj?Pj?Dj?ejt??ej0 (5) 总偏离量:

E0地区份额偏离分量Nj,研究区域j各部门按照高层次区域的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份额。如果Nj?Gj?0,则j区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低于高层次区域,反之则快。

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j,研究区域j各产业增长额与按照参照系增长率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如果Pj?0,则说明区域j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其产业结构素质较好,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总量较快增长;如果Pj?0,则说明区域拥有高速增长的产业部门,但是其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贡献率不明显;如果pj?0,则说明区域j不存在快速增长的产业部门,其内部夕阳产业比重过大。

区位偏离分量Dj,又称竞争力偏离分量,反映区域j实际增长额与各产业参照高层次区域增长率实现的增长额之差,该值越大,说明区域j的行业竞争优势越明显。如果

Dj?0,则说明区域j区位较优越,存在优势产业,区域竞争力强,反之则区位不存在

优势地位,竞争力不强。

4.4黄石市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分析

选取偏离—份额法(SSM)探索黄石市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的总体特点。全国作为高层次区域(即E代表国家GDP),考察的时间区间是2007-2011年的5年时间(即基期为2007年,末期为2011年),产业部门结构选择三次产业(即i=l,2,3分别代表一、二、

8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三产业),考察的经济总量为GDP;考察区j为黄石市,经济总量为GDP,ei为黄石市GDP。参照4-1数据,建立黄石市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分析表。

表4-1 黄石市2007-201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

指标名称(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GDP GDP增幅(%)

2007 37.52 247.62 181.54 493.68 16.4

2008 41.45 297.5 217.62 556.57 11.6

2009 45.26 314.12 238.40 597.78 10.7

2010 53.63 394.91 241.58 690.12 15.7

2011 68.81 577.56 279.59 925.96 15.8

表4-2 全国2007-201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

指标名称(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GDP GDP增幅(%)

2007 28627.00

2008 33702.00

2009 35226.00

2010 40497.00 186481.00 171005.00 397983.00 10.30

2011 47712.00 220592.00 203260.00 471564.00 9.20

124799.00 149003.00 157639.00 103879.59 131340.00 147642.00 257305.60 314045.00 340507.00 13.00

9.00

9.10

表4-3 黄石市三产业SSM分析表

产业 i 1 2 3 合计 合计 黄石市产业增加值 全国产业增加值 2007 2011 eij0 eijt 全国增长率 假定增长份额 2007 2011 EitEi0 1.67 1.77 1.96 ?Eit Ei0??eij0Ei0 Eit 28627.00 47712.00 124799.00 220592.00 103879.59 203260.00 37.52 68.81 274.62 577.56 181.54 279.59 ???E3i?1itEi0??eij0? E0 Et 257305.60 471564.00 EtE062.66 486.10 355.82 907.58 ej0 ejt 493.68 925.96 ?EtE0??ej0 1.83 904.77 地区份额偏离分量:Nj?

Et?ej0?ej0=1.83×493.68-493.68=409.75 E09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Eit?EtPj??eij0?ej0=907.58-904.77=2.81 ???产业结构偏离分量:??E0i?1?Ei0

n?Eit?Dj?ejt??eij0??=925.96-907.58=18.38 区位偏离分量:?Ei0?i?1?因此,总偏离量:?P?D?j?Pj?Dj?ejt?nEt?ej0 =21.19 E0周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量:Gj?Nj?Pj?Dj?ejt?ej0=430.94

Nj?Gj?-21.19,表明黄石市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经济增长率。Pj?0,则说明黄石市现有产业体系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其产业结构素质较好,能

够促进区域经济总量较快增长。Dj?0但数值较小,表明黄石市存在比较优势产业部门,但其竞争力相对不强,区位效应不明显。

该结论贴近黄石市2007-2011年的经济现状,其经济增长点主要为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和初步加工产业,金属冶炼长期在经济总量中占据重要比例。依赖不可再生资源的产业比重过大。虽然我市的产业体系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其产业结构素质较好,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总量较快增长,但是单一的依靠有限的资源发展经济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1年地黄石市三次产业比重为7.77:57.22:35.01,这显示黄石市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23]

。虽然市政府开始着力加

强矿产资源深加工产业建设,但短期还无法改变这种困境。作为主体的金属冶炼,经过多年的矿产资源的开采已进入衰退期,从长期看,资源的枯竭终将使优势产业部门的优势丧失。

5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5.1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评选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需要构建符合地区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地区优势产业进行评选,最终确定主导产业。对优势产业排序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区位熵法等

[27]

层次分析法在产业转型中应用较多,它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产业选择基准,建立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在最低层次通过两两比较得出各指标的权重,从低到高的层层分析,最后计算出各指标对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模式研究以黄石为例设(3)在线全文阅读。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模式研究以黄石为例设(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6233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