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梁、板安装前,应在墙、柱上弹出轴线、梁的位置线以及楼层顶板的水平控制线。
地下室顶模板安装:
1工艺流程: ○
在混凝土墙上弹出顶板标高控制线→立杆上安装螺旋调节杆→安装主楞→找平→安装次楞→找平→铺钉竹胶板→复查标高→嵌板缝→刷隔离剂→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
支柱间距应根据模板设计确定(楼板支柱间距一般为800~1000mm,梁支柱间距600~1000mm),当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位于同一条竖向中心线上。水平拉杆应根据支柱高度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在距离楼、地面不大于200 mm处设置一道扫地杆,往上再支柱的纵、横方向每隔1.6m左右设置一道立杆,并应经常检查,确保支撑牢固。
③梁模板安装
先调整梁支柱标高,安装梁底板模板,并拉线找平,然后,根据梁的位置按照“边模包底模”的原则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及斜撑等,并拉线校核两侧模板的平直度。
梁侧模板的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楼板及模板厚度来确定,当梁高超过 750mm时,梁侧模板宜加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④楼面模板安装
通线调节楼板支柱标高,按照模板排列图架设龙骨并找平,然后从房间四周铺设模板,在中间收口,对梁、板交接部位铺板时,应使楼板模板压在梁侧模板上。
楼面模板龙骨间距应根据楼板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由模板设计确定。一般情况下,大龙骨的间距为600~1200mm;小龙骨的间距为200mm,
⑤模板安装时的起拱要求
对跨度L≥4m的现浇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若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当主次梁交接时,应按照“先主梁、后次梁”的顺序进行起拱。
⑥模板检查
模板安装结束后,应对模板安装质量进行认真检查(如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接缝是否严密等)。
20
4.顶板模板拼缝的密封
顶板模板拼缝的严密与否,直接影响顶板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清水混凝土外观的关键。在本设计中,我们提供了可靠的构造密封及材料密封设计,解决了拼缝的密封问题,使其接缝严密,棱角方正,不漏浆,混凝土表面无明显痕迹,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观感质量。
2.梁、板模板
①为保证梁、板底面平整,光洁度达到清水无粉刷要求,梁、板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镜面竹胶板及503100mm木龙骨、标准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主体结构施工期间配置四层予以周转。
②顶板模板与墙体的接缝处,用于留有宽25mm、深15mm企口的木方,代替板模,将板模搭在企口上,板模与木方接触处垫以海绵条,防止漏浆,木方用夹具夹紧在墙上。
③所有木模的接缝及梁、板转角处均粘贴海绵条,防止漏浆。 结构梁板模安装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a、模板安装前首先在每间四周墙上弹出次楞上平线,再安装主、次楞。
b、 主楞采用双根φ48的钢架管,主楞不可使用有伤痕及变形的钢架管。次楞50390㎜的木方中距不大于250㎜,搭接时应窜档搭接。
c、 次楞安装前应将墙梁上的杂物、浮尘清理干净。次楞安装时,先安装四周的次楞,且应在靠墙面贴单面海棉胶条。胶条高度同混凝土墙高度,粘贴应水平,并将方木与墙体挤紧以使胶条能真正起到防止漏浆的作用。
d、 现浇梁板跨度4m以上的,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梁板净跨的1.5‰~2‰。 e、 现浇梁板模板嵌缝采用素水泥浆或粉刷石膏浆。嵌缝应在模板标高复查无误,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后进行。
f、模板隔离剂涂刷应均匀,且不得污染钢筋。
m、模板安装用的材料在基坑边堆放时,距坑边不得小于2m,堆高不大于1.5m,分规格型号堆放整齐。
n、对于梁底模、侧模不成组合模数的、采用木板补缺,补缺木板应刨光,缺口应在洞口底部及梁中间,以便补缺时容易操作. 施工缝留设:
a、梁施工缝留置在延次梁方向距支座1/3处,施工缝位置绑扎钢丝网或加苯板进行留置。
b、现浇板施工缝留置在负弯矩筋以外,用竹胶板制做梳形模板进行留置。
21
C、柱施工缝留在梁底下平处。 模板的拆除: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即可拆除,同时应注意,抗渗混凝土模板拆除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差不得超过15~20℃,以防混凝土因温差收缩裂缝,必要时采取保温措施。
2、底模拆除:梁、板跨度在8m以下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时拆除。 3、悬挑构件底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及上层无施工荷载后拆除。 4、模板拆除实行申请“模板拆除令”制度,以拆除令要求的时间、范围为准。 5、模板拆除方法应按模板安装时的反程序操作,先安的后拆,后安的先拆。 6、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干净,运送到指定地点分类、分规格按规范要求堆放整齐。 7、模板拆除时应注意成品保护,不可碰撞混凝土构件,拆除的材料应轻放,不可抛投。
5.11 混凝土工程
一、混凝土工程概况
1.混凝土基础垫层C15,基础承台C40、抗渗等级为S6;
2.地下室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墙柱为C50,梁板为C30,外墙抗渗等级为S6。 3.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微膨胀剂AEA和粉煤灰双掺技术,水泥用量控制在不大于350公斤,采用28天强度,同时加强保温保湿,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不产生温度和干缩裂缝。
二、基本要求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水平及垂直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 1.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由商品砼搅拌站提前提交试验室进行试配,施工时严格按配合比施工。试件检测由质监站及业主认可的专业试验室进行检测。
2.坍落度要求:混凝土坍落度要求180mm?20mm。现场每车专人测一次,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混凝土不得使用,测试结果有偏差应及时反馈混凝土搅拌站,及时修正。
3.混凝土用量供应及运输:浇筑前由施工队计算拟浇筑混凝土用量,提交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并根据混凝土浇筑速度确定搅拌车数量,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
4.浇筑竖向结构浇筑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的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防止烂根 。
5.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捣,浇筑层厚度不大于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倍,
22
做到密震慢拔,振捣密实。
6.顶板在浇筑砼时,应采取从一侧开始用“赶浆法”推进,振捣采用平板振捣器,暗梁、墙洞口处用振捣棒振捣。浇筑时,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刮杠抹平,施工缝应留设在房间长向1/3处,用木板档牢,接搓时应剔凿掉砼表面松动石子清除后铺砂浆一道,砼浇筑时,接搓处应细致振捣。
7.砼的养护:墙体拆模后及顶板砼浇筑完后,要求连续浇水养护七昼夜,一昼夜至少养护三次以上,天气炎热时要增加浇水次数保证砼表面湿润。尤其是底板砼,由于砼量很大,内外温差大,所以养护是关键。
三、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1.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立即清理干净,模板缝隙、孔应堵严。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须进行检查,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砼。
2.混凝土自料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加串筒措施。
3.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4.浇筑砼时应填写浇筑令及施工记录。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每一振点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施工缝要求严格处理,浇筑前涂刷混凝土处理剂。
6.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浇筑完毕后,检查钢筋表面是否被砼污染,并及时擦洗干净。
四、 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23
1、墙、梁混凝土采用一次性浇筑,施工缝留在平板底 。次梁、悬挑梁施工缝留在梁底,梁板混凝土采用一次性浇筑,柱、墙底部填以5㎝ ~10cm厚与浇筑混凝土同标号砂浆,以免根部产生不密实现象,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柱高超过了3m时,在柱侧开不小于30cm高的浇注孔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后将洞封实,并用柱箍箍牢,柱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置施工缝,要留在梁底。
2、在浇筑墙柱、梁、板等时,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至一定高度后,由于聚积大量浆水而可能产生混凝土强度不均匀现象,宜在浇筑到适当高度时,适量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
3、当浇筑墙柱与梁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特别是上部负筋又粗又多,因此既要防止混凝土下料困难,又要注意挡住石子下不去。必要时这-部分可改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此同时,振捣棒头可改用片式并辅以人工捣固配合。
4、楼面混凝土浇筑:楼面混凝土应待梁柱混凝土沉实1.5h后进行。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浇筑。浇筑楼面混凝土时,在模板上搭设施工便道,施工便道用钢筋马凳架空在钢筋上,不得压在钢筋上。便道上铺架板,施工人员站在便道上进行浇筑振捣,施工人员不得直接在楼面钢筋上行走。混凝土浇筑完后收面时再拆除施工便道。混凝土浇筑前在暗柱钢筋上标记水准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复核混凝土面标高,并随机实测混凝土楼板厚度,确保混凝土楼板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梁及板混凝土浇筑振捣用振动棒和平板振动器配合使用。混凝土振捣时要掌握好每一点的振捣时间,严禁“少振”、“过振”、“漏振”,浇筑时确保快插慢拔,振捣时间15~30秒,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扒动钢筋,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特别是悬臂结构钢筋以及支座位置钢筋不得踩踏。不得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为保证暗柱钢筋不偏位,柱的上面用封闭箍筋固定。板与梁相接部位的支座顶钢筋必须绑扎。
6、梁、板尽量一次性浇筑完毕,遇特殊情况梁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1/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梁轴线或板面垂直。单向板的施工缝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施工缝用木板、钢丝网挡牢。
7、楼梯混凝土浇筑
1).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由于楼梯踏步采用固定式模板,故应保证踏步面几何尺寸。
2).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
2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础施工方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