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试卷
化 学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含第Ⅰ卷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23题,23题,共69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24题~第28题,5题,共31分)共两部分。 2.请将选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老师收回。 4.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5.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S—32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大题17题,每题3分,共51分)。
1.下列各项中的表达正确的是
A.含1
1个中子的氦原子为:2‥
O—H He B. H2O的结构式为:H—‥
C.N2的电子式为:N??N D.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A.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FeO B.酸性氧化物 碳酸气 CO2 C.酸 硫酸 H2SO3 D.碱 纯碱 Na2CO3 3.下列关于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 ②使用前要先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 ③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必要时可对容量瓶进行加热 ④容量瓶可以长时间贮存所配制的溶液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镁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B.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D.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1
5.下列化学变化中,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NO2→HNO3 B.SO2→H2SO4 C.CO2→CaCO3 D.CuO→Cu 6.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Al3+、Na+、OH-、Cl- B.K+、NH4+、SO42-、OH- C.Fe3+、Cu2+、SO42-、NO3- D.Na+、H+、SO32-、ClO- 7.与50mL 0.1mol?L-1Na2CO3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是 A.50mL 0.2mol?L-1的NaCl溶液 B.100mL 0.1mol?L-1的NaCl溶液 C.25mL 0.2mol?L-1的Na2SO4溶液
D.10mL 0.5mol?L-1的Na2CO3溶液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H2和D2互为同位素
C.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D.只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才是离子化合物 9.下列递变规律中,错误的是
A.Na、Mg、Al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B.N、O、F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D.P、S、Cl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2-+3H2↑ B.氯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Fe3++3SCN-====Fe(SCN)3↓ 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11.为了验证Na2CO3·10H2O晶体中是否含有NaHCO3,下列实验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A.溶于水后加澄清石灰水,看有无沉淀 B.溶于水后加BaCl2溶液,看有无沉淀 C.加热后称量,看质量是否变化
D.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有无沉淀生成 12.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C.正、逆反应都还在进行 D.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中,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B.把铝条和铁钉通过导线连接电流计后插入同一只橙子中,电流计指针能发生偏转 C.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Cl2溶液,阴极上有气体产生
D.由火力发电厂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是获取氢气的最佳途径
2
14.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A.分离乙醇和乙酸可用过滤的方法 B.提纯混有氯化钾的硝酸钾溶液可用蒸馏的方法
C.分离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可用分液的方法
D.除去溴化银中混有的溴化钠固体,可采用先加水后蒸发结晶的方法 1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向尿液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确定尿液中混有葡萄糖 B.向碘水中加入酒精以萃取碘
C.向酒精中加入金属钠确定酒精中是否混有水
D.将石油裂解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确定裂解气中含有乙烯 16.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B.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者的漂白原理也相同
C.二氧化硫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红,说明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D.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
17.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因素考虑,用铜制取硝酸铜,下列方法最科学的是
稀
A.Cu HNO3 Cu(NO3)2 B.Cu Cl2 CuCl2 HNO3 Cu(NO3)2
浓空气
C.Cu HNO3 Cu(NO3)2 D.Cu CuO HNO3 Cu(NO3)2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大题包括“A.
化学与生活”和B.有机化学基础”两个模块各6题,每题3分,共18分。每位考生只可选择其中的一个模块作答,并填涂答题卡“填涂说明2”中对应的方框)。 A.化学与生活
18.化学与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力开发可再生资源,推广用乙醇汽油代替传统的燃油 B.白铁皮(镀锌铁皮)比“马口铁”(镀锡铁皮)更耐用
C.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19.下列哪些操作,不适宜保存蔬菜中的维生素
A.洗菜:要先洗后切
B.切菜:要随切随炒,切忌切好后久置
C.浸泡:切好的菜要浸泡半天,以除去残留农药
D.烹饪:烹调蔬菜时适当加点醋,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20.抗生素在一定条件下能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或将其杀死,是临床上常用的化学物质,
但长期使用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其副作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下列物质不属于常见抗生素的是
A.板蓝根 B.氯霉素 C.青霉素 D.乙酰螺旋霉素
21.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一张照片,一只可爱的小猫站在一块高分子合成材料上,下面是烈
火灼烧,而小猫却若无其事。这说明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良好的导热性 B.良好的绝缘性
3
C.熔点低 D.良好的绝热性 22.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粉尘也是污染大气的有害物质之一
B.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会引起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C.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
D.汽车尾气和煤等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中的某些成分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23.新型镁合金被大量应用于制成笔记本电脑外壳和竞赛自行车框架等,这说明镁合金具
有的优异性能是
①熔点低 ②硬度大 ③密度小 ④耐腐蚀 ⑤延展性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B.有机化学基础
18.下列有关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有机物是有生命的物质
B.有机物只能由动植物体内产生,不能用人工方法合成 C.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D.所有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 19.现代工业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是
①合成氨 ②塑料 ③医药 ④合成橡胶 ⑤合成洗涤剂 ⑥合成纤维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20.下列化学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2H5Br B.C3H6O C.C2H6O D.C3H6NO2 21.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下列不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A.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B.经实验测得苯的邻二氯苯只有一种结构 C.苯中的碳碳键完全等同 D.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
22.某物质中可能有甲醇、甲酸、乙醇、甲酸乙酯几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定时有
下列现象: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③与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时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变浅。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甲酸乙酯和甲酸 B.有甲酸乙酯和乙醇
C.有甲酸乙酯,可能有甲醇 D.几种物质都有
23.已知乙烯醇(CH2=CHOH)不稳定,可自动转化为乙醛。现有1mol乙二醇在一定的
条件下脱去1mol水,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O① CH2=CH2 ②CH2⑤
CH2CH2On3
CH2OCH2OCH2 ③CHCHO ④
CH2CH2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
4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本大题包括2题,共10分。每题分为A题和B题,每位考生只可选做一题。选学《化
学与生活》模块的考生答A题,选学《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考生答B题。 24.(5分)
A.某品牌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碳酸镁、碳酸氢钠、淀粉。
(1)写出该抗酸药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
、 。
(2)淀粉在抗酸药中作填充剂、黏合剂,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写分子式) 。 B.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图所示:
(1)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 (填序号,下同)键被破坏。
(2)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共热到140℃生成乙醚(CH3CH2—O—CH2CH3)时, 键断裂;当温度升高到170℃生成乙烯时, 键断裂。 (3)乙醇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时, 键断裂。 (4)乙醇与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时, 键断裂。 25.(5分) A.(1)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从表中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相应的横
线上 品名 配料 保质期 生产日期 240天 标于包装袋封口上 XXX 鲜鸡蛋、精面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奶粉、食盐、柠檬汁等 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 ;富含糖类的物质是 ;富含油脂的物质是 。
(2)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
平衡:Ca5(PO4)3OH(s)
5Ca2+(aq)+3PO43-(aq)+OH-(aq)
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
。 已知Ca5(PO4)3F(固)的溶解度比Ca5(PO4)3OH(固)更小,质地更坚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试卷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