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态系统,有极高的观赏艺术价值。
3、五指山热带雨林资源与与省内其他热带雨林资源的比较分析
五指山热带雨林——五指山是海南岛山地的代表,也是海南岛的象征。境内
重峦叠嶂、奇峰秀拔、滔滔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蔓缭绕、苔藓密被、溪涧支错、
清泉凛冽、奇岩突兀、断崖天堑、龙潭飞瀑、景象万千,是优美的旅游胜地。五指山热带雨林,是我国热带地区面积最大的热带原始森林之一,它是我国热带森林分布的最南部,也是世界热带森林分布的北缘,具有森林组成种类复杂、群落结构发育良好、层间植物丰富的特征。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中表现为珍稀物种多、海南特有种或特有亚种多的明显特点,对保护物种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霸王岭热带雨林——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东南部,绵延上百公里,与白沙、
乐东、东方三县市相毗邻,山岳横跨东方市、昌江黎族自治县和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山岳连绵,群峰叠翠,林海浩渺,古木参天,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热带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冲沛,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完整,生态功能齐全,具有典型性、独特性、珍稀性、多样性四大特征,风光无限,处处充满神奇的色彩,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探险、考察和会议的理想境地。
尖峰岭热带雨林——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是中国现存纬度最低、垂
直系统最完整、保护最完好的一片热带雨林。同时,它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与世界各地热带森林中的植物种类多样性基本接近,故有“热带北缘物种基因库”之称。联合国专家考察尖峰岭后认为这里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第一项研究最理想的地方,类型齐全,可以进行所有学科的研究。尖峰岭的自然奇景除热带雨林外,还有云雾、大海奇观。进入尖峰岭,就如同置身于雾海,云雾蒸腾,一片迷茫。登上黑岭,可以看到南边浩瀚的北部湾。由于距离太远,大海变成一条隐约的飘带,仿佛天边的浮云,在阳光映照下变幻着色彩。
吊罗山热带雨林——位于海南省东南部,距高速公路陵水黎族自治县开口处
20公里,地跨陵水、保亭、琼中3县,是海南省六大热带雨林地区之一,这里的低地雨林属于我国热带地区发育最盛,最接近“赤道热带雨林”的植被类型,是我国稀有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之一,也是我国热带雨林的典型代表。吊罗山境内峰峦叠嶂,拥有飞瀑溪潭、巨树古木、奇花异草、岩洞怪石等众多天然旅游景观,植物种群极为丰富,根抱石、高板根、古藤缠树、老茎生花、空中花篮和树木绞杀等奇观极具观赏价值,可以依托海南东线椰林海岸旅游的热度,形成山海相依的格局。吊罗山热带雨林旅游潜力不容忽视。
五指山热带雨林与省内其他热带雨林资源比较表
表7
名 称
区位条件
规模
保护价值
主要特征
●海南的象征,有“海南屋脊”美育 ●气候凉爽,环境清幽,水体清澈,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
●热带雨林保存五指山热位于五指山带雨市东北部,距林
市区25km
霸王岭热位于昌江县带雨东南部距县林
城30km
尖峰岭热位于乐东县带雨西北部距县林
城80km
吊罗山热位于陵水县带雨西北部距县林
城20km
完好
总面积约●生物多样性丰为20富
万亩
●海南五大河流发源地,水源涵养丰富
总面积约●海南濒临灭绝为10的黑冠长臂猿 万亩
●热带雨林
总面●占海南原始天积约然林面积20%的为30热带原始森林 万亩
●高度生物多样性
总面●大面积的原始积约森林
为●多种珍惜濒危27.5
物种
●热带雨林特征典型,物种不仅极为丰富,也非常珍贵稀有。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146种,陆栖脊椎动物289种。
●热带雨林的林貌和生态环境保持了完整
的原始性,非常自然,不仅科研价值卓著,而且经济价值、社会价值都是巨大的, ●五指山是黎苗族同胞聚居地,是红色旅游胜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唯一保护海南长臂猿及其生态环境的国家自然保护区。
●热带山地雨林景观典型,动植物资源丰
富,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213种,陆栖脊椎动物365种。
●霸王岭拥有三个全国之最的称号:最大的特有天然南亚松林、最大的野生青梅海林、最古老最大的野荔枝林。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 ●中国第一个国家热带雨林公园 ●是中国现存纬度最低、垂直系统最完整、
保护最完好的一片。同时,它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有“热带北缘物种基因库”之称。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221种,陆栖脊椎动物371种。
●雨林区域云雾迷漫,随风翻腾,气势磅礴;登上黑岭,可看到南边浩瀚的北部湾。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
●是我国乃至世界难得的热带植物金库,植物种群极为丰富。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3500种,陆栖脊椎动物346种。
万亩
●瀑布众多,海南第一瀑的枫果瀑布,落差达200米,场面壮观,气势恢弘。 ●气候凉爽,避暑胜地
●临近海南东线旅游的椰林海岸,形成山海相依格局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
由表7可知,五指山热带雨林与昌江黎族自治县的霸王岭热带雨林、乐东黎族
自治县的尖峰岭热带雨林、陵水黎族自治县的吊罗山热带雨林等共同构成了海南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是海南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又是海南山地的代表和许多河流的发源地。海南热带雨林休闲旅游产品有望成为继滨海旅游产品之后的新卖点,从整体上提升海南旅游竞争力。相比而言,五指山热带雨林的开发相对滞后,至今未有登山游览步道,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没有重视新型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创意设计,在旅游开发和创新上不够,使得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层次较低。但是,五指山具有原始性、珍稀性、独特性、神秘性、不可再生性,是人间仙境、海南绿肺,是海南黎族的圣山,是海南省的避暑胜地。另外,当年一首“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传遍神州大地,妇孺皆知。这是海南省其他类似景区所没有的、巨大的无形资产。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中部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五指山市经济总量的提升,旅游交通的大力改善,加强自身的精品建设,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必将扩大其在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七、旅游资源区域竞争力分析
(一)网上知名度调查
我们通过国内两家最为知名的搜索网站(baidu、google)对五指山市、琼中、
白沙、乐东、保亭、陵水的相关旅游信息进行搜索,在两个网站分别以“五指山 旅游”、“琼中县 旅游”、“乐东县 旅游”、“保亭县 旅游”、“陵水县 旅游”作为搜索关键词进行搜索,baidu中有关介绍五指山市旅游的网页共有77600篇,介绍琼中县旅游的网页共有32200篇,介绍乐东县旅游的网页共有38500篇,介绍保亭县旅游的网页共有58100篇,介绍陵水县旅游的网页共有51900篇;google中有关介绍五指山市旅游的网页共有662000篇,介绍琼中县旅游的网页共有502000篇,介绍乐东县旅游的网页共有483000篇,介绍保亭县旅游的网页共有506000篇,介绍陵水县旅游的网页共有516000篇;从两家搜索网站的搜索量来看,虽然搜索到的网页数量不一致,但对于搜索量而言,两家网站提供的搜索量均以五指山市为最多,其次为保亭县和陵水县,两县的搜索量基本差不多,琼中县、乐东县和白沙县次之。表明网站上对五指山市旅游介绍是最多的,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得到关注的程度的也比较高,其次是保亭县和陵水县的旅游也有一定
的知名度。从目前这几个区域的旅游来说,自助游占了相当大的部分,旅游信息的接受有比较大的程度是通过网站介绍而获知的。
(二)区域竞争力分析 1.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分析
五指山市地处海南岛中南部,东邻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接乐东黎族自治
县,南抵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北濒白沙黎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市是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相邻的各县均为黎族自治县,均具有浓郁的黎族苗族民俗风情,都以民俗风情作为本县旅游的发展进行推介,并作为自己的旅游品牌。近年来,国内外游客对民族地区的原生态民俗风情是非常感兴趣的,民俗旅游方兴未艾。但对于游客来说,相同的民俗村寨和民俗活动不会过多去体验。因此,五指山市民俗旅游资源在这范围内具有什么样的竞争力,也决定了其未来旅游开发的潜力。
从以上的旅游资源对比分析可看出,相对于其他相邻黎族自治县来说,五指
山市具有独特性或者唯一性的旅游资源有:黎族文化研究机构的规模、初保黎村的原始古朴、黎族合亩制社会的发祥地、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这些都可以作为五指山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和卖点,也是其他所相邻黎族自治县没有的。
(1)五指山市作为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海南著名的历史文
化名城,境内集中了大批教育院校和文化科研机构文化教育发达,省驻单位众多,社会文明程度高。省级文化科研机构三家,即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海南省民族研究所和海南省民族歌舞团,民族文化研究、开发、弘扬和传承成果显著,是了解和体验黎族苗族发展历史脉络轨迹的最佳区域。
(2)五指山市是黎族苗族同胞的聚集地,是黎族合亩制社会的发祥地。这里
民风古朴、风情浓郁,分散在五指山脚下的初保村、水满村等黎族村寨是展示黎族发展历史的“活化石”,是海南黎族原生态文化的核心区。黎族的钻木取火、舂米脱壳、酿酒、原始的织锦技艺等原始生产工艺,可以让你领略到黎族的风土习俗。
为了避免旅游形象遮蔽,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益最大化,五指山市当务之
急应充分挖掘这些特色资源的深刻内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倾力塑造鲜明突出的旅游形象,大力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应重视与周边黎苗自治县大力进行旅游协作,力求联动发展、给游客完整的黎苗民族民间文化体验,共同打造气势磅礴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增强整体市场的竞争力,让游客从“看一堆民俗村寨”转变为“欣赏一个一个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组合起来就是黎族的文化生态体验,达到互利共赢。
2.旅游区位分析
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除了与自身的资源品位息息相关外,还与旅游资源所处
的区位有相当大的关系。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其开发的潜力将会得到较大的提升。五指山市、乐东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陵水黎族自治县同属于三亚旅游圈,位于海南省的南部。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区域空间布局为:一海、两市、三区,三亚市是海南省旅游重点发展城市之一。五指山市融入三亚旅游圈,有利于接受三亚的旅游辐射,也是对三亚旅游产品的补充和完善,随着三亚——五指山高速公路的启动建设,三亚与五指山市的联系更为紧密,合作领域更为广泛。
3.五指山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五指山市、琼中、白沙、乐东、保亭、陵水等少数民族地区,民风古朴,民
俗浓郁,各有其特点。五指山市对初保村、水满村、什保村等黎族村寨都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进行建设,包括旅游公路建设、村寨环境整治、人员培训等。但总体而言,这些已开发的村寨并没有完全将旅游潜力展现出来,还有较大的空间进行挖掘和提升。如初保村是展示黎族发展历史的“活化石”,如何向游客进行展示,让游客真正感受到黎族传统民俗文化,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而水满、什保、毛运等民俗村寨仍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之中,保持了自身原生态的民风民俗,如前所述,具有独特性,开发的潜力很大。五指山市不仅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其自然风光亦异彩纷呈,如风光旖旎的五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五指山热带雨林等,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在生态旅游日益发展的今天也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4.可进入性分析
旅游交通不够便捷是海南中部旅游所面临的共性问题,由于海南东线高速、
西线高速的修建,加上近期正在进行修建的东线环岛铁路,海南中部地区的交通更加处于劣势,目前仅有海榆中线贯穿海南中部,是五指山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对外连接的主要旅游通道之一,虽可直达海口、三亚,但不够便捷。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各县都可较方便连接海南东线、西线高速公路,加强里与海口、三亚之间的联系,大大减少在旅途上花费的时间。随着未来三亚——五指山市高速公路的修建,五指山市到三亚的交通状况将极大改善,五指山市到三亚的连接将更为通畅、便捷,将更大促进五指山市旅游的快速发展。
景区景点之间的可进入性较强是五指山市旅游开发中一个优势条件。从目前
五指山市主要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来看,市区——南圣镇——水满乡(五指山、热带雨林、黎村等)——毛阳镇——番阳镇的交通比较好,可进入性较强。只是市区——毛道乡的交通不便,为碎石路面,道路等级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资源开发,也不利于整个五指山市游发展的影响。
结论: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五指山市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品位高,特色浓,
黎苗风情原始、古朴、浓郁,是海南黎族文化的核心区域,历史文化内涵积淀丰富而浓厚,是海南中部地区的文化教育基地、旅游度假胜地、康体养生福地和热带雨林山地花园城市。虽然可进入性相对较弱,旅游资源的开发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随着未来旅游交通的改善,其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也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海南五指山市旅游资源分析评价专题报告(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