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旅游资源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保亭
黎族苗族自治县旅游资源以槟榔民俗园、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为品牌,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旅游资源品位高,旅游产品开发也较为成熟,是五指山市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中2008年2月开发的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更是海南第一个充分展示海南热带雨林“绿色生态文化”的综合性主题景区,是海南雨林特色旅游的精品景区,对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五指山市的山地雨林旅游资源、黎苗民俗风情旅游、康体养生等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旅游资源互补优势明显,五指山市充分利用黎苗文化底蕴深厚、山地养生休闲环境优良等优势,形成良好区域合作机制,实现两县市旅游市场一体化,共同打造以“热带雨林——黎苗风情”为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融入三亚大旅游圈,达到双赢的互利局面。
5、与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资源的对比分析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五指山市的东部,千峰竞秀的吊罗山脉横贯西北,万顷碧
波的大海静卧东南。全县方圆纵横,集山水滩岛之秀美,兼椰风海韵之神韵,具古典与神奇之融洽,留浓郁之民俗和民风。优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相得益彰。其自然景观有:椰子岛、香水湾、土福湾、南湾猴岛、吊罗山原始热带雨林、小妹湖等;人文景观有陵水县苏维埃 政府旧址(琼山会馆)、陵水县农民协会旧址(顺德会馆)、南霸天庄园、龙王庙、三味寺和清代一条街;还有南平温泉、高峰温泉、红鞋温泉等。
五指山市与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旅游资源体现更多的是其互补性但同时也具
有一定的相似性。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处海南省东部椰林海岸,有57.5公里的海岸线和正待开发利用的国家一级天然渔港——新村港、黎安港等,其丰富的滨海景观资源和海南东部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是五指山市无法比拟的;五指山市拥有深厚的黎苗文化底蕴则是陵水黎族自治县无法企及的,五指山市拥有号称“海南屋脊”、海南象征的五指山,其知名度深入全国大众,其山地热带雨林资源与陵水黎族自治县的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共同组成山地休闲基地,与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滨海休闲形成山海相映的旅游特色。从这些方面来看,五指山市与陵水黎族自治县可以在旅游资源开发上进行联动开发。在客源联动上运用差异法,突出各自特色,使游客获得丰富内容的同时领略不同的风情、特色。
五指山市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表4
区域 区位条件 五指
●距三亚
主要旅游资源
●五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开发现状
对五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五指山峡谷漂流、海南民族博物馆、
简要评价
●海南屋脊
山市 市88km
●海榆中线南北贯穿五指山市
琼中●距三亚黎族市165km 苗族●海榆中自治线横贯穿县
全县
●距三亚
白沙市195km 黎族●西线高自治速公路、西县
线铁路经过县境西北角
●黎族苗族风情
●海南民族博物馆 ●五指山热带雨林 ●五指山峡谷漂流 ●五指山革命根据地观光园 ●百花岭瀑布 ●黎母山森林公园 ●黎族风情
●白沙起义纪念园 ●百花岭体育休闲公园 ●琼中文化广场
●南流温泉、红岭温泉 ●红坎瀑布、 ●保柴岭旅游
农业游览区●松涛水库京排水庄 ●邦溪自然保护区 ●阜许温泉、光雅温泉、●陨石坑、元门初保黎族原始村等进行了初步开发
黎族苗族“三月三”节在琼中
县开展得很有规模,具有特色,成为该县的文化品牌
全县仅红坎瀑布生态度假景区得到初步开发,其他资源尚未开发
●华夏养生之都、南国夏宫
●五指山——海南绿肺、天然的动植物园 ●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黎苗同胞聚居地,文化名城
●奇异壮美的自然风光 ●悠久灿烂的民族风情 ●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
●白沙陨石坑——全国唯一被认定的陨石坑 ●坡鹿保护区
天然鸟洞 尖峰岭国家自
●距三亚
乐东黎族市70km ●西线高速公路、西●毛公山旅游区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开发较早,设施 完善,是乐东旅游的品牌,然保护区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最南端的国家森林公园
自治县
线铁路经过县境西南部
保亭●距三亚黎族市60km 苗族●海榆中自治线南北贯县
穿全县
●距三亚
陵水市55km 黎族●海南东自治线高速公县
路穿过县境,交通便利
●莺歌海盐场 ●西山岭景区 ●槟榔园民俗村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七仙岭温泉森林公园 ●仙龙洞、仙安石林 ●三道湾、毛真湖、番峨湖、龙潭瀑布 ●七仙温泉嬉水节 ●南湾猴岛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
●香水湾、椰子岛 ●南平温泉、高峰温泉 ●琼山会馆、顺德会馆 ●南霸天庄园、龙王庙
毛公山也有了初步的开发
槟榔园开发较早,是海南黎苗民俗旅游的浓缩。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是2008年开发的,是海南第一个充分展示海南热带雨林“绿色生态文化”的综合性主题景区
南湾猴岛、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得到开发,南湾猴岛是海南生态旅游的名优品牌
●毛公山山型酷似毛主席,是罕见的自然奇观 ●天然温室、腰果之乡
●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
●七仙岭温泉是海南探明储量最大、水温最高,具有清净肌肤、美容、医疗保健功效,被称为“七仙美人泉”
●珍珠海岸——休闲度假之洲
●南湾猴岛是全国四大猴熬之一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海南东部规模最大的森林公园
(二)与同类旅游资源的对比分析 1、与周边地区黎族民俗文化的对比分析
黎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
南部的五指山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东方市、三亚市等六县三市之内,其余散居在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州、定安等县市与汉族杂居。黎族内部因方言、习俗、地域分布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称呼,主要有“哈”、“杞”、“润”、“赛”、“美孚”等称呼。
黎族同胞大多数居住在地势较平缓的山麓、盆地、丘陵、山区或者盆地临河
处,过去他们的住宅,多是简陋的茅草房,其建筑材料是茅草、木材、竹子、红白藤、山麻等,木料多用优质、坚固、耐用的格木,有船底形屋和金字形屋两种,屋顶每二三年要更换一次茅草,船底形屋又以铺地形和高架形之分,屋门开在屋子两端,辅地形的地板以石头垫高,离地面1尺左右,高架形地板用木柱支撑,离地面6尺,上住人,下放养畜禽,这就是“干栏”式建筑。而今大多数黎族同胞随着生活的改善,已住上与汉族基本相同的宽敞明亮的瓦房。
五指山市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保亭
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均属于海南中部地区,是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管辖区域,空间位置相互临近,都是海南黎族聚居的地区,黎族民俗文化旅游十分丰富,并有许多相似之处,将五指山市黎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黎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进行分析,周边地区黎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会对五指山市的黎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将会影响到五指山市黎族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导向。五指山市黎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黎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既有相似性,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又各自具有独特性,存在差异性。下面将从定性的角度对这几个县市的黎族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比较。详见表5
由表5可知,五指山市是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是黎族合亩制社会的
发祥地,民风淳朴,民族文化原始,黎苗风情浓郁,是海南黎族苗族文化的核心区域,拥有海南民族博物馆等省级民族文化科研机构,民族文化底蕴极其丰富,有海南省唯一保存古老原貌特色的黎族原始村落“活化石”——初保村,是每年海南黎苗族“三月三”节的主要庆典场所,是黎族苗族原生态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传承、展现和弘扬的核心区域,是了解和体验黎族苗族发展历史脉络轨迹的最佳场所。
五指山市与周边地区黎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对比分析
表5
名称
黎族人口
主要黎族特征
民俗旅游开发状况
主要为杞方言,是黎族合亩制社会
的发祥地。传统住宅为落地船形屋,●有海南民族博物馆等研究机构,保留干栏式建筑特点,形状像船篷,民族文化研究、开发成果显著,是黎族人口
五指6.64万人,占山市
全市人口的60.3%
琼中黎族黎族人口苗族9.65万人,占自治全县人口的县
46.7%
白沙黎族人口黎族10.82万人,自治占全县人口县
的58.5%
乐东黎族人口黎族16.95万人,自治占全县人口县
的37.9%
保亭黎族黎族人口苗族9.48万人,占自治全县人口的县
59.3%
无论从结构到造型都很有特色。妇
女织锦图案以平视体的组织形式表现,夸张变形、构图大胆、色彩多样、图案复杂。水满乡的黎族妇女多穿长至膝的筒裙,色彩鲜艳,图案纹样丰富,上衣为对襟圆领或长袖无领无纽,黑色或深蓝色。盆地合亩制地区穿短筒裙,上衣多为长袖开胸对襟低领无纽。
主要为杞方言,传统住宅与五指山
市黎族建筑类似。妇女织锦图案多以描绘人的神态,表示人丁兴旺。琼中黎族妇女多穿长至膝的筒裙,色彩鲜艳,图案纹样丰富,上衣为对襟圆领或长袖无领无纽,黑色或深蓝色。
主要为哈方言和润方言,润方言较为封闭,受汉族文化影响少,传统住宅为高脚船形屋,是上人下畜的
“干栏式”住宅。织锦以人形纹、龙纹、鸽纹为主,色调和谐,对比鲜明,线条清楚。妇女穿短筒裙,为其他方言黎族中最短,图案纹样变化多,颜色鲜艳,上衣色彩绚丽,不开胸,长袖,从头套入,有“双面绣”之称。
主要为哈方言,传统住宅平面呈纵长方形,屋盖为金字顶盖,单从正
面局部看,还象船篷形,建筑特点只设前门,不设后门。妇女织锦以人形纹、动物纹为主,构图饱满,色彩浓烈,内容丰富,概括性强。妇女多穿短筒裙,图案华丽,上衣为开胸长袖无领无纽,前下摆长,后下摆短。
主要为杞方言和赛方言,受汉文化
影响较深,传统船篷顶已不见,住宅已仿造当地汉族式样建造。少量赛方言住宅为金字盖顶。赛方言妇女织锦以人形纹、青蛙纹,以示平安、吉祥如意。赛方言妇女穿长而
全国民族歌舞艺术之乡。
●初保黎族村保存古老原始风貌特色的村落,是展示黎族发展史的“活化石”
●是海南黎族“三月三”节举办庆典活动的主要地
●拥有海南最大的黎族“三月三”活动庆典广场,能容纳近20万人。
●2007年举办首届黎族文化论坛,共同为创立“黎学”及治学方法献计献策。
一年一度的黎苗“三月三”活动,黎族同胞举行打粉枪、射箭比赛、中老年黎族男女吟歌对唱,跳竹竿舞等特色浓郁的民俗民风活动。 一年一度的黎苗“三月三”活动,挖掘和弘扬了黎苗传统民俗文化,对乐东的民间剪纸、民族传统体育、民间艺术花灯等传承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槟榔园是海南黎族民俗文化的缩影,是海南十大特色魅力旅游景区之一
●一年一度的七仙温泉嬉水节,挖掘了传统民俗文化,展示了民俗风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海南五指山市旅游资源分析评价专题报告(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