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海南五指山市旅游资源分析评价专题报告(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员、琼崖特委妇委书记、琼崖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她一向以智勇双全著称,是海南各族人民熟知的女英雄,被人们颂称为“飞墙走壁”的女英雄,在东南亚华侨中享有盛誉。她一生戎马倥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旅游商品

(1)黎族黎锦:是我国少数民族四大名锦之一,纺织技术高超,图纹造型独特.

中国古代纺织家黄道婆早年流落海南,潜心学习黎族纺织印染技术, 回到江南后推动了我国纺织技术的飞跃性发展。黎族妇女通过手工纺织而成的精致布料成品。制作工艺原始,作工精细,用料考究,图案精美,色彩艳丽,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产品有民族服饰、壁挂、挂包、钱包等。省民族织锦研究所荟萃黎族锦绣、纺织技艺精华,是研究开发、收藏、购买民族工艺品旅游观光点。

早在汉代,黎族妇女编的黎锦已是宫廷岁贡的珍品。在唐代,黎族地区的珍

珠、玳瑁、盘斑布就作为“贡品”和商品输入中原地区。五代以后,黎族地区出产的藤器、黎锦、黎单、黎幕、龙被等精美的手工艺品行销内地,深受人们喜爱。1992年,海南省民族织锦工艺研究所研制的黎锦壁挂《黎族吉祥物》(人龙锦),获国家旅游局、轻工业部、商业部、纺织工业部联合颁发的“92”中国旅游购物节“天马杯”优秀奖。1998年,海南省民族织锦工艺研究所研制的6幅黎族大型织锦壁挂组合——丰收图、婚礼图、祭典图、福魂图、兵马图、祖宗图和黎锦壁挂《鹿回头》双获“98”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所以,黎族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之一。

(2)苗族织锦:海南苗族文化也有其鲜明特色,底蕴深厚。苗族妇女也善

于纺织、挑花、染绣、制陶、雕刻、编织。苗族织锦花纹如青山纹、松树纹、欢乐纹等图案工艺精巧,庄重美观。其工艺珍品有婚礼装、首饰、腰带、头巾、花边等。苗族民歌内容丰富多彩,艺术价值很高。

(3)水满茶:海南名茶之一,用五指山野生大叶茶,按传统的手工艺制作

而成,因产于海南五指山乡水满村而得名。茶树植株为乔木型,大叶种,树姿直立,分枝部位高,叶椭圆形,叶齿浅稀钝,芽叶无毛,树高11~12米,树幅7~8米。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区,产量少,适宜制作绿茶。其品质特点为耐冲泡、条索肥壮、香气清高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醇爽。民间传说具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防感冒、消热解毒之功效,早在清代就被定为贡品。

(4)山栏米:旱稻米也称为“山栏米”,是五指山地区盛产的旱稻品种。

它分灿、粳两种,有红、黑、黄、白、褐等颜色。山栏稻每年四月播种,秋天收割,米质好,味道香,营养丰富,煮成米饭,清香扑鼻,是黎家迎宾待客的上品。

(5)五指山石鲮鱼: 生长在五指山地区的淡水优质鱼种,喜欢在河水中急

流处生活、觅食,以河水中的水生虫为食,外观与泰国石鲮鱼相似,单体最大重量不足200克。肉质坚硬,味道鲜美可口,其粪便可食用,在当地很受欢迎。

(6)五指山福寿鱼:生长在五指山水库区的淡水鱼种,由于水库自然环境

优良,水质好,水生物较丰富,福寿鱼活动范围广自由觅食,不污染,最大单体

重量可达5公左右。其肉质坚挺,鲜美,口感极佳。

(7)五指山五脚猪:五指山人对本地原种猪称“五脚猪”,亦名香猪,是

五指山地区未经改良的小种猪。这种猪的脚非常短小,个体不大,重量轻,养一年也只有百来斤,嘴尖且长,平时用嘴拱土觅食,嘴不离土,黎家人就认为它的嘴也是一只脚,固称“五脚猪”。虽然它也是家猪,可是黎家人饲养过程中未加圈养,一日饲养二至三次后任其在外自由觅食和活动,因而它的肉质结实,鲜嫩爽口,味道芳香,多吃不腻。白切或火锅味道具佳,风味独特。

(8)五指山蚂蚁鸡:五指山地区的黎苗群众放养的本地小种鸡,因此鸡形

体小,本地形容小得象蚂蚁,故称蚂蚁鸡。该鸡种最大重量不超过2斤,瘦肉多,肉质坚挺芳香,多吃不腻。

(9)野生小黄牛: 五指山海拔1867.1米,原始森林茂密,空气湿润,牧草

丰富茂盛,当地黎苗族农民把黄牛放养在海拔700米以上荒坡上,常年未圈养,任其自由自在牧食,因人为饲养少,故黄牛呈野牧生长状态,其肉质肥美、鲜嫩爽口,多吃不腻。烧烤、火锅味道具佳、风味独特。

(10)五指山树仔菜:是生长于海南中部五指山区的一种热带小灌木,以嫩

梢为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较好的防癌、美容、保健食品,中国绿色食品研究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11)五指山四棱豆:五指山市由于其气候、地理条件独特,栽种的五指山

四棱豆幼嫩,色泽翠绿,纤维奇少,野味纯香,风味独特。包含维生素及多种营养元素,降压、美容、助消化等食用和药用价值,被誉为“豆中之王”、“绿色金子”。

(12)粉蕉:是生长于五指山区的典型热带水果,果肉质地柔软爽口、清甜,

富含人体所需的果糖、磷、钙、铁和多种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粉蕉种值业是五指山市农业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目前全市种植面积3万亩,产量近万吨,其市场行情好,产品供不应求。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决定引资规模开发使之成为我市资源型优势产业

(13)鱼茶:是黎族苗族招待客人的主要菜肴,也是黎苗族人的风味食品。

鱼茶味酸甜而芳香,咬食时柔软且稍韧,食之气爽神清,五内透通,深受中外食客的青睐。鱼茶是海南当地黎族苗族同胞世代食之的美味。传说很久以前在一次丰收庆宴后,为了不浪费吃剩的东西,无意中把米饭和生鱼放在一个坛子里盖好,几天后发现其味鲜美异常,“鱼茶”因而流传至今。“鱼茶”分为“湿鱼茶”和“干鱼茶”两种。制作原料有鱼、米饭或炒米及少许盐与碎蒜头,制法是把鱼的内脏取出,将鱼洗干净,再和炒米粉或将大米煮成的熟饭,趁热混拌在一起,加上适量的盐,用陶罐密封七到十几天后便可取食,封存时间越长越好吃。密封过程十分忌沾到油,否则便会腐烂。制“干鱼茶”则要把鱼晒干,其余制法同上。

(14)三色饭:是苗族同胞为庆祝“三月三”节的传统食品,用桑叶、红蓝

藤叶、黄姜三种中草药功效的植物,通过传统工艺取出红、黑、黄三种颜色的树

汁并分别用于泡山栏糯米,形成红、黑、黄三种颜色的米后蒸熟,即浸可食用。极具苗族风味色彩。黄、黑、红3种天然颜色相映成趣,有药味甘香, 饭团甜滑,形态美观。

(15)竹筒饭:黎族苗族同胞到野外劳动或狩猎时用糯米烤制的特色食品。

即将糯米填入较嫩的竹筒里并灌入清水后用火烧烤至熟的食品。熟后劈去竹筒烧焦的竹皮剥开竹皮即可食用。竹筒饭制作简单风味独特。在五指山地区,竹筒饭已成为宾馆、酒店餐桌上的必尝风味美食。

4.人文活动

(1)黎族苗族风情:黎族是五指山区最早的居民,在漫长的发展长河中,

逐步形成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五指山市黎族人民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善酿山栏酒,喜饮酒,男子精于狩猎、捕鱼和编织藤竹器具,妇女善织黎锦,图案精巧艳丽,具有民族特色。黎族服饰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妇女穿裙,男子缠头巾。黎族一般住在地势平缓的山麓、盆地、丘陵、山区或临河处,同时聚居的一般是一个血缘集团的人,住宅是简易的船形茅草屋或金字形茅草屋。黎族家庭属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结婚仪式包括接亲、迎亲、饮福酒、逗娘、对歌、送亲、收席、回门等程序,场面十分热闹。每年农历“三月三”,黎族同胞带着糯米饼、粽子和山栏酒,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纪念祖先,祈求本民族繁衍幸福。竹筒饭、鱼茶、山栏酒等是黎族人制作的传统美食。黎族人民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孕育出五指山的文明。黎族的传统体育更是充满活力、多姿多彩和饶有趣味。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竞技运动,如爬山、爬杆、游泳、角力(摔交)、射击、射箭、荡秋千等;二是健身运动,如穿藤圈、打狗上坡、拉乌龟等;三是表演运动,如跳竹竿、舞钱铃双刀、舂米操、错串操、跳鼓操等。

五指山市是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是黎苗族同胞的聚集地,是黎族合

亩制社会的发祥地。五指山市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民族文化原始,黎苗风情浓郁,是海南黎族苗族文化的核心区域,拥有海南民族博物馆等省级民族文化科研机构,民族文化底蕴极其丰富,有海南省唯一保存古老原貌特色的黎族原始村落“活化石”——初保村,有表现黎族特定生产方式的特色建筑——茅草船形屋建筑,有驰名于世的黎族织锦“纺、染、织、绣”四大工艺,是每年海南黎苗族“三月三”节的主要庆典场所,是黎族苗族原生态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传承、展现和弘扬的核心区域,是了解和体验黎族苗族发展历史脉络轨迹的最佳场所。

苗族是明代才迁来的,数百年来,长期散居山上,繁衍子孙,砍山种地过生

活,男子爱好狩猎,妇女喜欢绣花、蜡染,用各种颜色的纱线在头巾、腰带和衣襟中绣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别具风格。苗族传统住宅是茅草屋。五色饭(后为“三色饭”)是苗族人制作的风味美食,盘皇舞等是苗族传统舞蹈。

(2)黎苗“三月三”:“三月三”自古以来是黎族苗族人民纪念祖先,喜庆新

生,赞美生活的传统吉祥盛日。而发展至今,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已成为黎族苗族人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各族人民增进了解和友谊,促进民族地区经贸发展的重大盛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三月三”节庆活动已发展成为政

府主办,社会和民间共同参与的大型民族文化节庆庆典活动。活动的内容有:民族山歌对唱、民族民间竞技、民风民俗展示、土特产品展销、民间传统文化交流、招商引资等。近年来,“三月三”民族文化庆典活动已形成了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旅游文化商贸节庆活动。每逢“三月三”节庆期间,前来参加活动的当地群众、省内外游客、商贸人士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作为海南黎族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开发、整理和传承的核心城市,五指山市因市政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较齐全,自1990年以来已成为海南省庆典黎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主要基地。

(3)海南民族歌舞团:成立于1992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的省级少数民族艺术

表演团体,系省文体厅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该团汇集了全国各的黎、苗、瑶、壮、汉等多民族艺术人才。先后创作演出新编海南人偶剧《鹿回头》获第九届文华大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奖;黎族歌舞诗《达达瑟》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创作、演出、舞美设计金奖,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大型歌舞《海汽.椰风》获首届全国产业文艺展演金奖。作为海南的文化使者,曾为国内外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团体演出近千场,并出访多个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演出,以其鲜明的海南民族特色和浓郁的艺术风格,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先后被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4)五指山漂流节:五指山漂流节系中国海南岛欢乐节五指山市的特色旅

游文化产品项目,自2000年起每年11月份举行,由海南省旅游局、五指山市政府共同主办,漂流节属中国海南岛欢乐节五指山地区的系列活动项目。五指山漂流节为充分展示五指山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是五指山市以漂流节庆为特殊载体,挖掘民族文化瑰宝、弘扬五指山文化、打造文明生态型精品五指山,促进五指山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把五指山建设成为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热带雨林山地花园旅游城市而举办的特色旅游文化节庆。

五、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一)旅游气候舒适性分析 1.五指山市气候特征分析

2007年五指山市气候分析及与海口、三亚气温比较

表2 (五指山市气象局)

平均气温

1 18.6

2 20.9

3 23.1

4 24.3

5 25.4

6 26.7

7 26.6

8 9 10 23.6

11 20.3

12 20.7

25.8 25.1

极端最高 极端最低 降水量 海口均温 三亚均温

29.1 5.4 10.4 18.3 21.9

32.4 7.7 5.8 20.2 22.8

32.6 17.8 18.1 23.0 24.9

39.6 17.6 188.7 25.2 26.7

34.4 13.1 294.4 27.4 28.4

34.5 22.1 120.8 28.8 28.7

35.0 21.6 272.0 28.9 28.5

33.8 33.2 22.1 18.2 333.2

249.1

31.9 16.7

28.5 7.7

30.1 11.7 3.7 20.9 22.8

371.3 19.2 25.7 26.7

22.1 24.5

28.4 27.6 28.3 27.5

由表2可知,2007年,五指山市年平均气温23.4℃,月平均气温在22.0℃以上

的月份有3—10月共8个月,其他4个月的气温也在18.0℃以上,全年均适宜开展旅游活动。2007年降水量1886.7毫米,其中4—10月降水量1829.5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96.96%,充沛的雨水使河流量增大,有利于开展漂流活动。

在海南天气最炎热的5月—10月中,五指山市的平均气温要比海口市、三亚市的平均气温要低2℃—3℃,是海南良好的避暑胜地。 2.温湿指数分析

人体自身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一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随着外界环境气候

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如果环境气候变化较大或与人体适宜的气候相差很远,便会导致人体循环和新陈代谢失衡。适宜的气候条件能消除人的疲劳,使人的体力和精力能较快地恢复。人们在选择度假和康体旅游地时,气候条件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旅游的目的。

温湿指数THI(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是一种综合反映气象条件优劣的

指标,是以旅游地的气温和相对湿度的组合来评判旅游地的舒适性。当THI在17.0—24.9时为舒适,在25.0—26.9时为舒暖,在27.0—28.0时为热,在≥28.0时为炎热,在15.0—16.9时为舒凉,在≤15.0时为冷。适宜于开展旅游活动的温湿指数的范围为15.0—27.0之间。THI计算公式为:

THI=t-0.55×(1-f)×(t-14.47),其中t为气温(℃),f为相对湿度(%)

五指山市与海南其他城市温湿比较分析

表3

五指山市 海口市

1

17.8 17.5

2

18.0 18.4

3

22.2 21.2

4

23.3 24.3

5

24.4 26.3

6

25.6 27.2

7

25.6 27.2

8 9 10

22.9 24.3

11

19.7 21.4

12

20.0 18.5

25.0 24.4 27.0

26.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海南五指山市旅游资源分析评价专题报告(4)在线全文阅读。

海南五指山市旅游资源分析评价专题报告(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792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