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正常运行时的巡检
5.9.1提前上岗检查本岗位工艺、设备运行情况,按时参加班前会。 5.9.2沿巡回检查路线对下列内容进行重点检查。 5.9.2.1 巡回检查路线:(设备巡检每4小时一次,工艺巡检每1小时一次)
操作室→循环水泵房→吸水井→1#、2#、3#冷却塔及水池→制冷站一层(冷冻水泵、热水泵、冷却水泵和真空泵)→制冷站二层(蒸发器、冷凝器)→水稳间(旁滤器、加药装置)
5.9.2.2巡回检查内容
5.9.2.2.1 吸水井 1#、2#、3#冷却塔 旁滤器 加药箱 5.9.2.2.1.1本体有无渗漏处;
5.9.2.2.1.2管线有无渗漏,是否畅通;
5.9.2.2.1.3各点温度计、压力计、流量计显示是否正常; 5.9.2.2.1.4液位计显示是否正常;
5.9.2.2.1.5水质是否符合指标,是否需要加药。
5.9.2.2.2循环水泵 热水泵 冷却水泵 冷冻水泵 真空泵 蒸发器 冷凝器 5.9.2.2.2.1泵体有无杂音,振动是否有异常情况; 5.9.2.2.2.2油位是否正常;
5.9.2.2.2.3泵填料漏液是否成线状; 5.9.2.2.2.4所属管线是否畅通;
5.9.2.2.2.5阀门开关是否灵活,有无损坏; 5.9.2.2.2.6各点压力表是否正常。
5.9.3按规定每小时进行一次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
5.9.4及时处理生产中出现的故障,对本岗位设备进行维护。 6.特殊操作
6.1突然停电时,关闭泵进出口阀门,并要及时汇报调度室。加强各水池液位监控。 6.2突然停补充水时,与调度联系,根据来水时间决定是否减少循环水量。
6.3循环水泵有异常情况而无法连续运转时,启动备用泵,调节稳定后,向当班调度汇报,并做好记录。
6.4制冷站有异常情况时,及时汇报车间及调度。 6.5突然停泵操作
6.5.1 在突然停电或泵体、电机突发故障时,应进行停泵操作。 6.5.2 步骤与停泵操作相同。
6.5.3处理完毕具备开泵条件,马上开泵,并向有关人员报告。 6.5.4并与鼓风岗位取得联系。 6.6突然停冷却塔操作
6.6.1在冷却塔塔体振动大,电机出现突发故障及布水器不转时应进行停机操作。 6.6.2步骤与停车操作相同。 6.6.3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
21
7. 交接班工作
交接班工作一定严谨、仔细,交班者一定要把本班工艺、卫生、设备运转情况告清楚接班者,方可进行交接班,交接班工作必须在岗位上进行。交班者必须提前1小时做好交班准备工作,并经班组长检查认可。 交班者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7.1必须将本岗位及设备清扫干净。 7.2各工艺指标必须符合要求。 7.3做好当班生产记录。
7.4各种工器具保证齐全完好,放置规范化。 7.5各种仪器仪表完好,具备使用条件。 7.6各转动设备润滑油液位正常。
循环水岗位工艺参数
1.循环水:
(1)上水压力≥0.4MPa
(2)回水压力≥0.2MPa (3)供水温度≤32℃ (4)回水温度≤40℃
(5)循环水泵轴承温度≤75℃
(6)润滑循环水泵轴承的黄油数量占轴承体空间的1/3~1/2为宜 2.制冷水:
(1)上水压力≥0.4MPa
(2)回水压力≥0.2MPa (3)供水温度≤18℃
(4)回水温度≤25℃
(5)制冷站内各水泵轴承温度≤75℃
(6)润滑各水泵轴承的黄油数量占轴承体空间的1/3~1/2为宜 (7)真空泵备用泵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启动并向中央控制器报警: 1、真空罐压力超过正常压力范围,而循环水泵不工作。 2、工作泵持续运行时间超过最大设定值。
3、如果备用泵持续工作时间超过最大设定值则向中央控制器报警。
22
循环水加药间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1.1 规程规定了循环水岗位的加药及旁滤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权限。 1.2 本规程适用于化产车间循环水岗位。 2. 上岗条件
2.1按时参加班前会,了解车间生产情况,听取和接受车间工作安排。 2.2必须经过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 2.3身体健康者方可上岗,严格执行“七不上岗”规定。 2.4劳动保护用品穿戴齐全,不准穿高跟鞋,必须将发辫纳入帽内,禁止带烟火上岗。 2.5检查、了解上个班加药情况和旁滤器运行情况,了解上个班遗留的安全隐患。 2.6检查本岗位仪器仪表、照明、工器具是否正常齐全。 2.7检查本岗位现场工艺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2.8检查本岗位设备及岗位卫生是否清洁,工器具、材料摆放是否整齐。 3. 安全规定
3.1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且取得上岗证方可上岗操作。
3.2严格执行公司及厂级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3各井、水池等盖板保持完好,严防跌入。严禁私自进入各井、水池。 3.4投加杀菌灭藻剂后,应间隔4~6小时投加缓蚀阻垢剂,且不应在一个投药点投药。 3.5投加杀菌剂后,在不影响运行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补水。
3.6杀菌灭藻作业结束后,应采取大排大补的方法进行置换,直至浊度达到运行系统要求的标准为止。
3.7根据化验数据、补水量、排水量和浓缩倍数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加药量、补水量、过滤器运行时间,保证循环水水质指标合格。 4. 加药操作前的检查与准备
4.1检查加药系统各管道应畅通,各阀门应灵活有效。 4.2关闭加药罐底阀门(即加药计量泵进口阀门)。
4.3打开加药罐补水阀门,待加药罐内液面达到3/4时,关闭补水阀门。 5. 加药正常操作 5.1缓蚀阻垢剂: 5.1.1首次加药操作
5.1.1.1应一次性向吸水井投加300kg缓蚀阻垢剂。(适用于沧州泓海化工有限公司) 5.1.2日常加药操作
5.1.2.1根据公式计算出每日投加缓蚀阻垢剂的量75kg(由厂家协助计算得出),将75kg缓蚀阻垢剂投加到加药罐后,用清水将加药罐补满,开启加药罐搅拌器。
每天投加缓蚀阻垢剂量计算公式:
23
补水量(m3/h)×24(h)×30(mg/L)
= kg 1000
目前,补水量约为105m3/h,故 105(m3/h)×24(h)×30(mg/L)
=75 kg 1000
5.1.2.2依次打开加药计量泵进出口阀门,调节计量泵流量为0.12m3/h稀释药剂,启动加药计量泵。(罐体积为2.86m3。)2.86/24=0.12m3/h
5.1.2.3待加药罐内液位达到搅拌器叶轮位置时,首先关闭搅拌器;待加药罐内药剂排空时,停止加药计量泵。
5.1.2.4本岗位做好每日加缓蚀阻垢剂量的记录,并做好启停计量泵的时间。
5.1.2.5根据质检中心所提供的化验结果,灵活调节加缓蚀阻垢剂量,并及时对循环水进行排污和补水。 5.2杀菌灭藻剂:
5.2.1杀菌灭藻剂只在每年3-10月份投加。
5.2.2每3-10月份,杀菌灭藻剂每十天投加一次,每次投加375kg,采用冲击式加药法一次性投入到循环水池内。 一次性投加量计算公式:
容水量(m3)×150g/m3
杀菌灭藻剂kg = 1000 目前容水量为2500m3
2500m3×150g/m3
=375kg 1000
6.各化验指标异常的处理办法
6.1当浓缩倍数超于3.0倍时,应采取先排1/4水池量,再补1/4水池量的方式置换排水,直至浓缩倍数小于3.0倍;当浓缩倍数低于2.0时,应严格控制外排水,并增加的缓蚀阻垢剂,直至浓缩倍数在2.0-3.0倍。 浓缩倍数计算公式:
循环水CL—
K =
补充水CL—
6.2 PH值高于9.0时采取加缓蚀阻垢剂控制法或大量补水排污的方法(先排1/4水池量,再补1/4水池量)加以控制。
24
6.3当总磷大于2.0mg/L时,应及时的补水排污(先排1/4水池量,再补1/4水池量);当总磷含量低于1.5mg/L时,应按下式补加缓蚀阻垢剂。 补加缓蚀阻垢剂按下式计算:
补加缓蚀阻垢剂量(公斤)=(1.5-分析值)×17.0×保有水量÷1000 保有水量为循环水量的5%。 7.旁滤器的操作
旁滤器必须24小时连续运转,采用正洗方式,过滤量为循环上水总量的5%。 当循环水排水时,可通过旁滤器排水。 7.1操作前的检查与准备
7.1.1旁滤器箱体无漏水,各阀门开关应灵活。 7.1.2旁滤器各空气管应严密不漏气。 7.1.3打开旁滤器总进水阀门。 7.2旁滤器的正洗及排水操作
7.2.1打开旁滤器顶部进水阀门,关闭旁滤器底部进水阀门。 7.2.2打开旁滤器底部排水阀门A,将水排至地沟,观察排水浊度;当排水浊度<5mg/L时,打开旁滤器底部排水阀门B,将水排至吸水井,对循环水进行正洗。 7.2.3旁滤器正常运行时,其出水浊度应<5mg/L。 7.3旁滤器的反洗及排水操作
当旁滤器进出口压差≥80kPa时,应进行反冲洗。 7.3.1打开各旁滤器空气管道的阀门。
7.3.2打开旁滤器底部进水阀门,关闭旁滤器顶部进水阀门。 7.3.3打开旁滤器顶部排水阀门C,将水排至地沟,观察排水浊度;当排水浊度<5mg/L时,打开旁滤器顶部排水阀门D,将水排至吸水井,对循环水进行反洗。
7.3.4当正洗出水水量过小或出水浊度过高时,可通过反洗来清除旁滤器滤层中的污泥。
7.4旁滤器的停用
7.4.1通知车间及调度。
7.4.2关闭旁滤器总进水阀门,关闭各旁滤器空气管道阀门。
7.4.3根据是否检修等实际情况,可通过旁滤器底部排污阀门将旁滤器内全部存水排空。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焦化厂冷鼓工段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