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 4 5 6 7 8 9
矿业产值
煤 铁 铜 水泥用灰岩 进出口贸易总额
提交大中型矿产地 矿山总数
“三率”
213.8亿元 5500万吨 850万吨 410万吨 2500万吨
404.98亿元 7801万吨 1227万吨 401万吨 5552.7万吨 30.34亿美元
459.52亿元 8556.1万
吨 1785万吨
18.3%
7.6% 11.93%
6.34%
15.8%
28.5%
619.13万吨 6063.91万吨 55.64亿美元 6处
14处
5783家 进一步提高 25%
6629家 煤68.18%, 铁84.76%, 铜88.77% 21.22%
5906家 81.11% 82.06% 80.85% 22.60%
-2.75%
1% -1.8% -0.3%
10 水平
矿山环境治理率
矿山治理面积
11 12
10152公顷 8617公顷
11685顷
公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矿山地质环境逐步好转。首轮规划期,重点对淮北、宿州、淮南、马鞍山、铜陵等地区加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两淮地区煤矿塌陷区治理投入资金5790万元,复垦土地
4
3129.25公顷,铜陵地区新桥和铜官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资2801万元,开展了塌陷区、废水、尾砂库治理,保护了矿山地质环境。
2007年我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含亚矿种),列入年度资源储量统计的矿产82种;矿产品总量3.4757亿吨,采矿业总产值459.5175 亿元,较2005年年均增加7.5%和6.5%;全省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包括矿产采选业、相关能源与原材料加工制品业产值达3687.8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7.0%;利税总额达到185.77亿元;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55.64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35.8%。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一)矿产资源概况
2007年资源储量统计表列入矿区1084处(不含共伴生矿床286处),其中大型矿床159处,中型227处,小型304处,小型以下394处。
5
1.主要矿产 (1)能源矿产
煤炭是我省优势矿产,在华东煤炭工业生产布局中地位显著。矿区210处,查明资源储量275.74亿吨,主要分布于两淮煤田(附表2)。
(2)金属矿产:
铁矿:矿区186处,查明资源储量43.85亿吨,小型及以上矿区76处,其中品位大于45%的富铁矿占38%,主要分布在马鞍山、庐江等地。
铜矿:矿区115处,小型及以上矿区21处,共伴生矿产地14处,累计查明铜金属储量555.94万吨;主要分布在铜陵、安庆、滁州、庐江等地。
金矿:矿区47处,小型及以上矿区29处;共伴生矿产地34处,累计查明金金属储量360.63吨;主要分布在沿江地区。
(3)非金属矿产
我省是华东地区非金属矿产重要基地,其中水泥用灰岩、方解石、硫铁矿、明矾石、凹凸棒石粘土、
6
石膏、膨润土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10位。
方解石:矿区24处,查明资源储量4.69亿吨,分布于池州、宣城等地。
硫铁矿:矿区28处,小型及以上矿区15处;共伴生矿产地47处,合计查明资源储量9.3亿吨;主要分布于沿江地区。
水泥用灰岩:矿区102处,查明资源储量87.79亿吨,小型及以上矿区99处,主要分布于沿江地区;
石膏:矿区16处,查明资源储量38.72亿吨,主要分布于定远盆地。
(4)水气矿产
地下水:地下水天然资源量183亿立方米/年,可采资源量158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淮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丰富,而江淮分水岭地区是全省严重缺水区。
矿泉水:已勘查137处,总开采量5.8167万立方米/年。
2、我省矿产资源基本特点
7
(1)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储量丰富。其中煤、铁、铜、水泥用灰岩、方解石是我省优势矿产,其资源储量在华东乃至全国均位于前列,是长三角经济区能源、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基地。
(2)大型矿床少、小型矿床多,其中大中型矿床约占总数的35.6%;贫矿多、矿石组分比较复杂,采选条件复杂。
(3)主要矿种产地分布相对比较集中(附图1)。 (4)锰、铜、铅、锌、铝、钼、钨、锑等矿产资源不足。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作程度
到2007年底,全省共有勘查资质的地质勘查单位63个,地质勘查总投资已达4.3282亿元,其中社会投资2.945亿元,各种勘查手段较为齐全,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
1.调查评价程度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已覆盖全省;完成1:25万区域地质调查3幅,占全省总面积的25.07%;1:5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