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结题报告(1)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5-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_定西_ 市(州)_陇西_县_南二十铺九年制 学校

2011年甘肃省省级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

课 题 批 准 号:GS(2011)GHB124

课 题 名 称: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课 题 负 责 人:汪伟彪

《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为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研

究和实践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提供了学科教学理论方面的依据。目前,随着对新课标的进一步落实,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脱节现象日益严重,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新知识的增加引发了新的变化,使一部分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主观上虽然都存在着一种求知的良好愿望,但客观上也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教材难度大了,学科门类多了,教学方法变了,而且管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学生再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就很难适应中学的学习了,有部分小学成绩不错的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产生厌学情绪。如果不能引导学生过好这一关,不注意采用适合由小学到中学这个过渡的特点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丧失,成绩就会大大退步。针对上述情况,如何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九年一贯制的试点学校的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本课题组确立了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近年来,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加大了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力度,也获得了不少的成绩,但针对于数学学科的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上的研究为主,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在教师教学上,实现四个衔接;在学生学习上,实行三个衔接;作一个系统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制定适合我校学生情况的衔接阶段的措施,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兼顾对中小学教师教学方法的研究,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的界定

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是指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时,为保证过渡的自然与正常,在初中阶段应该做到的对小学阶段涉及内容、性质与方法的适当引用与延伸。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内容与方法。为了让学生很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正迁移,这就得研究初中数学

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有机衔接,从而找到一种能有效过渡的教学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试图通过“研读--测试--切磋--实践”的实践过程,将现实中偏离我们数学教学的问题得到的效的解决、从教法与学法的沟通入手,实现小学与初中两学段之间的有效过渡,把学生上初中后的数学教学与小学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预计达到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在教师教学上,实现四个衔接 1、教学内容的衔接。

教学中,在知识衔接时,注意确定适合于教与学的联系,使教与学的步伐缩小一点,进行小跨步转化。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小学内容处理要恰当。在学习新知识时,七年级可以更多地利用小学的旧知识,形成旧知识对新知识的正迁移,逐步消除负迁移,这是解决初一数学教学与小学的衔接的有效途径。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小学的内容要认真剖析。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采用比较的方法,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是解决七年级数学教学与小学衔接的又一途径。七年级数学应用题解法与小学比较,学生从小学进入七年级,面临“算术”到“代数”的过渡。这种过渡,也通过列方程应用题明显体现出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设计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到\代数解法\过渡的情景,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个转变,是很有必要的。

2、教学方法的衔接。

通过双向听课及研讨,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各自教学中去。努力摸清各阶段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切磋衔接教育的方法,

探索搞好衔接教育的路子,着手从两个方面进行衔接:(1)从学生本身特点的变化进行衔接。(2)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角度进行衔接。

3、学习评价的衔接。

小学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七年级教学同样应注意到这些,并不断开拓他们的思路,激发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重视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答案的多样性、正确性。

4、师生交往的衔接。

小学教师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往,像慈母般关心学生,与学生同活动,同学习,寓教于活动实践之中,寓教于娱乐之中;初中教师则注重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掌握规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为衔接教育铺好路。

(二)在学生学习上,实行三个衔接 1、学习动机的衔接。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是比较直接的,近期的,而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则逐渐向间接的,远期的方向转化,同时他们的求知欲、兴趣不断增强,并且日益趋向持续而稳定,逐步形成对学习的负责态度。

2、学习习惯的衔接。

学习习惯包括听课、笔记、作业演算、识记等内容。小学重在做好良好习 惯的初步养成教育;初中则要求将学习习惯内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形成个性化趋势。七年级起始阶段继续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习能力的衔接发展。

初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小学阶段相比较处于定型前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这一特点,小学阶段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述诸方面的能力,为初中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七年级则必须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学生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根据本校七年级新生与七年级数学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改进本校数学教学衔接的的对策及建议。通过研究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寻找能适应中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可操作性的方案。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预计达到以下目标: (1)构建我校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教学模式; (2)探索我校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3)撰写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研究论文。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及途径

自课题立项起,我们选取了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六七年级各取一个班分别作为数学教学研究实验班开展课题的实验研究。进行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七年级的循环教学,以便展开衔接教学纵向联系序列研究,七年级三班做为对比班.主要是熟悉初中生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初中与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中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又能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花三年完成实验,形成初步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分四方面进行:针对我校处于农村的现状,采用“研读--测试--切磋--实践”的模式,对中小学衔接数学教学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对目前存在问题作出科学评估,并根据教学大纲、教材,为初中教育摸清起点情况,为以后的初中教育提供客观依据,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开展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科研素养。

课题研究的先导是理论学习。研究者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理论,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才能开拓出全新的研究领域。学习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与学生发展》,《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等著作,把握了小学六年级与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弄清了两个学段教法上的差异和联系,并用于实践,从而架起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相互听课探讨,了解中小学教育现状。

充分利用我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组织小学和初中教师相互听课,评课,交流,分析,反思,及时调整策略,有的放矢地进行课题研究。

(三)进行问卷调查,掌握衔接存在问题。

问卷调查也是大面积了解情况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课题中的调查问卷主要面对六七年级学生,计划组织两次问卷调查,分别是《关于初一学生学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结题报告(1)在线全文阅读。

《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结题报告(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426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