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在产池窑拉丝生产线,生产能力接近120万吨。
我国玻纤工业和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技术持续提高,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⑴池窑拉丝工厂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先进,自主产权及专利增多,池窑拉丝企业技术水平全面赶上国外先进水平。
⑵整个玻璃纤维行业企业数目众多,之间技术水平差别甚大。占企业数目80%以上(但产量占20%以下)的坩埚法拉丝企业技术装备相对低下,从而整体生产效率比较低。如人均劳动生产率比国外企业低30~50%以上。国内产品也正在国际化,出口增加。
⑶产品中低档多,一些高档产品还需进口。新产品开发还不强。整体产品质量亦还有差距。玻璃纤维品种和应用开发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总体应用品种还不到万种,不足国际的1/4,与国际水平相比在主要应用领域的比重上还有差距
⑷虽有成本优势,但综合技术、装备、经营、管理,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池窑拉丝生产的产品虽大量出口但与国内深加工脱节,国内规模化应用开发不够。
另外,我国玻纤扩大应用的潜力仍很大,在不少领域还满足不了需求,随着上下游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玻璃纤维的应用必将进一步扩大,也将促使需求量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世界和我国玻纤应用领域如下表(不包括出口与进口的顺差):
表2-2 世界和我国玻纤应用领域表
应用领域 交通(车、船等) 建筑(包括屋面、卫生、增强等) 电子电气 消费品及器具 管罐 风能 其它 合计 世界 25.8% 31.7% 11.9% 9.9% 8.7% 2.8% 9.1% 100.0% 我国 9.7% 33.8% 24.2% 4.8% 14.5% 1.0% 12.1% 100.0% 我国玻纤行业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高速发展期,基于以下分析:
共63页 第8页
⑴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发展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背景的,国内玻纤市场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玻纤出口量占总产量的70%左右,主要玻璃纤维企业对国内市场需求供应不够,产能增长对出口的贡献大,对国内需求增长的贡献尚不明显。而2002-2006年,玻纤主要下游工业的年均增率均高于玻纤行业(表2-3)。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玻纤应用领域将得到充分开发,国内的玻纤消费需求将呈现长期增长的趋势。2007年7月,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退税率的大幅度下调,利于扩大国内市场,使企业更加重视国内市场的增长。
表2-3 2002~2006年玻纤下游工业发展情况表 单位:(万吨)
我国GDP(万亿元) FRSP热塑性复合材料(万吨) FRTP热固性复合材料(万吨) CCL(玻基)覆铜板(万吨)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10.8 54 17 9.9 11.7 60 22 14.3 12.5 105 30 22.8 18.8 120 40 28 20.4 140 48 35 2010年(预) 200 70 50 从上述图表看出,我国玻纤下游工业发展速度均高于GDP,和玻纤发展速度相应。同时出口(国外市场)和玻璃基CCL增速还超过玻纤发展。 ⑵当前玻纤仍供不应求。这种供不应求从很高的产销率得以反应。最近复合材料工业协会提出在缠绕和SMC等FRSP产品主要生产中玻纤缺口量在20%左右。增强塑料由于国际上增速很快和国际工程塑料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我国,外力和制品市场推动着我国FRTP快速发展。工程塑料协会更强烈的反应玻纤供应不足。覆铜板协会更是反应从我国电子工业高速发展而使复铜板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同样我国已成为世界CCL制造基地,所以亦积极要求玻纤基材的快速发展。
⑶我国成功的接受了世界玻纤制造基地的转移。
世界范围内的玻纤产业转移将继续发展,而中国是目前最具备承接条件的国家,不仅已经形成了全面而完整的产业链,具有强大的装备能力,而且自身也有较大的应用市场,全世界其他国家均不具有此能力,所以不但前几年出口增长率很高,而且玻纤及制品高比例的出口率还会持续相当多年。
⑷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决策,会推动玻纤复合材料更快发展。这不但是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制品各工业协会的共识,而且已经显示了一些强劲势头
共63页 第9页
和市场潜能。例如:
①能源方面:风能中FRP叶片和机罩发展迅速,FRP在沼气池中应用得以推广。
②节能方面。交通领域车船的轻量化,加工工艺好、耐腐蚀好的FRP件的扩大应用已经成为热点。发达国家每辆汽车平均用复合材料70kg,而我国只有10kg,这种差距亦使人感到巨大潜力。
建筑节能的强化执行,一些保温隔热的轻质建材的增强和接缝、遮阳、均光、耐候、防火为玻璃纤维提供了巨大市场。
③防腐和三废治理,燃煤烟气脱硫,使耐酸性很好的FRP的塔、筒迅速推广应用。同样亦被应用于酸性污水输送和处理装臵中。
另外,我国玻纤行业在扩大出口、以产顶进方面还有较大的潜力。 综上所述,我国玻纤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随着玻纤应用领域的不断开发以及世界玻璃纤维制造中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玻纤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2.2项目产品定位
本项目产品定位一方面满足企业自身对高档无碱玻璃纤维电子纱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着重在高档毡材等增强玻璃纤维制品方向延伸,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
总之,本项目所有玻璃纤维制品是目前我国玻纤行业尚未完全满足国内外需求的主要产品,技术要求较高,目前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因此既可以以产顶进、替代进口,又可以进入国际市场。 2.3产品目标市场与竞争力分析
本项目主要产品为高档电子纱产品和部分高档玻璃纤维无捻粗纱产品。目标市场是电子纱与企业现有电子布生产线相配套,其竞争优势在于在自身已有市场的条件下,通过确保主要原料的供应、保证和提高原材料质量,及时满足客户要求,形成服务与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在现有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竞争力。设臵少量高档毡材玻璃纤维无捻粗纱产品是考虑以产顶进,满足国内市场对高档玻璃纤维无捻粗纱产品的需求。
本项目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于,质量标准完全与国际接轨,项目实施后市企业原有的生产线生产成本降低至少30%,企业在同类产品上将取得较好
共63页 第10页
的业绩,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力。 2.4价格现状与预测
目前国际市场对玻璃纤维的需求量持续上升,产品市场价格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我国玻璃纤维产品在具备成本优势的基础上,销售价格一般低于国际同类厂商的15%左右。
综合国内外市场情况,玻纤行业作为出口型行业,我国也是最大的玻纤出口国,且产品价格已低于国际水平10-20%,进一步降价可能会导致反倾销的危险。因此,在产品价格上将处于平稳或小幅度上升的状态,这也将对玻纤产品的内销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在国内能源价格上涨,工业产品纷纷涨价的形势下,预计在今后的3-5年内,玻璃纤维的销售价格将提高10%~20%左右。
因此,本项目产品的销售价格取当前各类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2.5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表2-4)
表2-4 产品方案与规模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年产量 1 G75纱 吨/年 20000 2 E225纱 吨/年 4000 3 D450纱 吨/年 1000 4 高端短切毡用纱 吨/年 5000 合计 吨/年 30000
本项目的主导产品既可为企业现有电子布生产线生产规模配套,同时都是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档无碱玻纤制品,既可以以产顶进、替代进口,又可以进入国际市场。
项目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的确定是根据目前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预测结果与公司总体规划而确定的。在实际生产中,也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产品规格品种和数量。 2.6产品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达到美国ASTM标准和日本JIS标准。 2.7产品用途
G75商品纱:是一种纤维直径9微米、低捻度的纺织用纱,主要用于覆铜板基材—7628布的织造,也可应用于工业用织物,如过滤织物、增强塑
共63页 第11页
料织物、耐高温织物、装饰织物等。
E225商品纱:是一种纤维直径7微米、低捻度的纺织用纱,主要用于覆铜板基材—2116布的织造。
D450商品纱:是一种纤维直径5微米、低捻度的纺织用纱,主要用于覆铜板基材—1080布的织造。
高端短切毡用纱:是用特制的增强型浸润剂,1600孔或2400孔漏板拉制,主要用于短切毡的生产
共63页 第12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子级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和高性能玻璃纤维制品技术开发生产项目可(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