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有利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项目提出是及时的,且具备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和建设条件。 1.3 可行性研究依据、原则和范围 1.3.1可行性研究依据 1.3.2 可行性研究原则
⑴充分利用科技园区已有条件,合理规划。
⑵在技术方案上应博采众长、先进稳妥,积极采用国内现有成熟、可靠、先进的玻璃纤维生产技术并紧跟国外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建成达到国内池窑拉丝生产线的先进水平。
⑶项目的产品规划考虑与公司相应的制品加工生产线配套发展,同时针对玻纤主要应用领域延伸产品链,提高玻纤制品深加工度。
⑷国内目前尚无法解决的一些关键设备、材料拟引进解决。其他设备、材料,在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国产先进设备,降低项目投资。 ⑸结合项目地周围条件及环境要求,功能分区合理、紧凑,工艺流程畅通、短捷、合理。
⑹高度重视节省单耗、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对项目新增污染源及污染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符合国家及地区相关的环保标准。 ⑺注意职业安全卫生,进一步创造良好工作环境,达到安全文明生产。 1.3.3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可行性研究着重对项目的生产工艺技术、辅助生产设施、产品方案、产品销售市场及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
本项目工程全部集中在某集团某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在某某市某科技园内东片的预留池窑用地上,项目代号。 1.3.4 建设内容及子项划分(表1-1)
表1-1 建设内容及子项划分表 子项名称 00 总图运输 子项内容 总平面布臵、道路、绿化 共63页 第3页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原料仓库与配料间 池窑拉丝车间 制品车间 天然气调压站 压缩天然气站 循环水站 空压站与热力站 污水处理站 废气处理站 废丝处理站 综合库 仓库 厂区管网 原料库、原料发送、配合料制备 熔制工段、成型工段、浸润剂工段、拉丝空调间、拉丝辅房。 烘干车间、捻线工段、车间变电所、制冷站、捻线空调间等 水池、水塔、站房 废丝堆场、废丝处理 1.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表1-2)
表1-2 产品方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年产量 1 G75纱 吨/年 20000 2 E225纱 吨/年 4000 3 D450纱 吨/年 1000 4 高端短切毡用纱 吨/年 5000 合计 吨/年 30000 1.5技术方案 1.5.1概述
本项目使用国际通用的“E”玻璃纤维成分,采用日熔化能力为100吨玻璃液无碱池窑拉丝生产技术生产玻璃纤维产品,并通过各种深加工设备,进行玻璃纤维制品的深加工。
玻璃熔制采用单元熔窑,“H”型成型通路。熔化部采用天然气加热,并通过综合采用电助熔及鼓泡技术,进一步提高单元池窑的热效率、提高玻璃液质量。通路采用天然气加热。采用金属换热器预热助燃风,并对废气余热进一步回收利用和处理。采用FCS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纤维成型采用多排多孔大漏板,拉丝机选择根据产品要求采用大卷装丝饼拉丝机。
在制品加工方面,采用多种先进的装备,如大卷装积极式捻线设备、余热利用烘干炉等。 1.5.2技术来源
本项目主要技术来源为:
⑴池窑拉丝生产技术全套采用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池窑工程设计技
共63页 第4页
术和科技攻关成果;
⑵企业自身长期积累的玻璃纤维制品生产技术;
⑶电助熔与鼓泡综合技术装备等少数关键技术和装备适当引进加以解决 ⑷对所采用的主要工艺设备、材料,凡是国内能够生产、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并经过生产考核的均立足国内供应或自行设计制造。 1.6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3)
表1-3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指标名称 主要原材料需用量 玻璃配合料 淀粉型浸润剂 增强型浸润剂 燃料动力消耗:电 水 天然气 煤 项目新增定员 项目占地面积 项目总投资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铺底流动资金 财务效益: 年平均销售收入 年平均总成本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年均息税前利润 年均利润总额 年均所得税 年均净利润 产值劳动生产率 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 财务评价指标: 总投资收益率 投资利税率 投资回收期 财务内部收益率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 单位 吨/年 吨/年 千瓦时/年 吨/年 立方米/年 吨/年 人 平方米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人.年 吨/人 % % 年 % % 数量 44179 13200 1500 3920〓10 5.2〓10 1439〓10 1800 453 108948 48530.21 46148.32 2003.40 36570.00 22290.50 364.15 11273.00 10604.84 2651.21 7953.63 80.73 66.23 21.19 26.84 5.58 21.18 41.63 444备注 含1501.35万美元 含1501.35万美元 全部投资税后指标 全部投资税后指标 1.7综合评价和结论
本项目充分发挥某集团某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在玻璃纤维制品深加工生
共63页 第5页
产技术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利用企业的有利条件,建设3万吨电子级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不仅可满足企业自身对玻璃纤维初级产品不断扩大的需求,同时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公司玻璃纤维制品深加工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提高的需求。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
某集团某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是我国玻纤行业制品深加工发展较好的企业之一,对实施本项目具有可靠的技术基础和市场保证,同时项目也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通过项目建设,将使得公司的资源配臵更加合理,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大大增强。同时,也将推动我国玻璃纤维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本项目属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水平先进、劳动生产率高、池窑拉丝生产与现有的深加工生产线结合紧密、产品质量好、投资省、节能降耗等特点,总体技术达到国内池窑拉丝生产的先进水平。
项目建成后年平均销售收入36570.00万元,年平均净利润7953.63万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各项投资指标均高于建材行业的规定。
综上所述,本项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
共63页 第6页
第二章 市场预测及建设规模
2.1产品市场产销现状
玻璃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抗腐蚀、比强度高、电气绝缘性好、吸湿低、延伸小等一系列优异特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功能可设计性,是发展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尖端科学难以替代的基础材料。玻璃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纺织品,尤其是作为增强基材,与高分子材料复合后,成为各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玻璃钢制品,不仅是高新技术领域及国防军工不可缺少的材料,还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应用领域十分广阔,目前已广泛用于建筑、交通、电气、通讯、化工、机械、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运动休闲、航空航天、农业等领域,应用品种已达四万多种。
玻璃纤维工业作为一种新兴工业,自1938年工业化生产以来,由于应用的扩大和自身生产技术的提高,六十年来平均以高于GDP年增长率1~2%的速度发展。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我国玻纤工业乘改革开放之势,为满足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引进了池窑拉丝生产新技术并进行消化、攻关、推广,从而发展速度大大提高。目前已成为世界玻璃纤维第一生产大国,目前仍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
2002年至2007年我国玻纤工业发展情况表如下表(表2-1):
表2-1 我国玻纤工业发展情况表 单位:(万吨) 国际连续玻纤总量 我国连续玻纤总产量 其中池窑法总产量 我国玻纤及制品出口量 我国玻纤及制品进口量 2002年 220 35.93 16 16.79 12.73 2003年 250 47.27 27.8 28.3 18.11 2004年 300 65.3 41.2 42.64 17.97 2005年 320 95 66 56.88 18.9 2006年 360 116 89.12 79 21.5 2007年 160 116 108.48 23.13 从上表可以看出“十五”期间我国玻纤行业以推广提高池窑拉丝新技术为中心求得了高速发展,玻璃纤维生产总量的增长主要来自无碱及无碱池窑拉丝生产工厂,2007年提前完成玻纤行业“十一五”产量发展目标,我国成为世界玻纤生产第一大国和最大出口国。
目前,我国玻纤行业年产万吨以上池窑拉丝企业已达18个,共有54
共63页 第7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子级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和高性能玻璃纤维制品技术开发生产项目可(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