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长11.5km,平均比降32.4‰,流域面积38.4km2。
城北水库位于黔江河左岸一级支流城北河上,坝址位于黔江城东片高涧村赵家沟汇口以下约110m处。该河段河流微弯曲,总体流向E。河谷较为开阔,呈?U? 型,谷底宽度50.0~90.0m,河床高程在617.00m左右。两岸坡高70.0~110.0m,平均坡度40°~60°,局部呈陡崖,坡脚有崩坡积、坡洪积和冲洪积堆积物,坡顶以上为缓坡、台地,坡面一般基岩裸露,左岸一级阶地分布有农田和房屋。
黔江河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少、湿度大、冬干常见、气温年差较小、局部小气候较明显等特点。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186.8~1288.2mm,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根据黔江气象站1960~2004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2mm;多年平均气温15.4?;多年平均日照1182h;多年平均蒸发量1155.9mm;无霜期270d;多年平均雾日37.6d;多年平均风速1.2m/s,风向多为NE向,多年平均最大风速5.6m/s,实测最大风速24m/s。
设计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汽来源丰富,动力作用强烈,加之地形的抬升作用,夏季多暴雨或大暴雨。暴雨中心多出现在离黔江城区15.0km左右的八面山东部的栅山、南海一带。暴雨一般发生在4~10月,大暴雨多发生在5~9月,具有强度大、历时短、笼罩面小的特点。
洪水由暴雨形成,雨洪关系密切,洪水过程直接受暴雨特性影响,陡涨急落。一次洪水过程1~3天,峰形多为单峰。年最大洪峰流量出现在5~9月。黔江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150m3/s。
根据黔江水文站月最大流量散布图,将设计流域年内洪水分为四期。即汛前过渡期(4月),主汛期(5~9月),汛后过渡期(10月),枯水期(11月、12月~次年3月)。分期洪水成果见下表,坝址处水位流量关系见下表, 坝址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见下表。
城北水库分期洪水计算成果表
分 期 月 份 12~翌年3月 11月 汛前 汛后 4月 10月 5~9月 各 频 率 设 计 值 (m/s) P=2% 9.74 19.4 29.3 28.3 255 P=3.3% 8.17 16.2 25.7 23.7 227 P=5% 6.90 13.6 22.7 20.1 204 P=10% 4.85 9.44 17.7 14.2 164 P=20% 2.93 5.60 12.6 8.64 123 P=33% 1.65 3.09 8.80 4.97 92.4 P=50% 0.794 1.43 5.73 2.43 67.7 3枯水期 过渡期 主汛期 坝址处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617.5 618.0 618.5 619.0 619.5 620.0 流量(m/s) 0 5.54 20.2 43.0 74.3 113 3水位(m) 620.5 621.0 621.5 622.0 622.5 623.0 流量(m/s) 160 217 295 406 548 715 3坝址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616.0 616.5 617.0 617.5 618.0 618.5 流量(m/s) 0 4.31 18.1 39.9 70.1 108 3水位(m) 619.0 619.5 620.0 620.5 621.0 621.5 流量(m/s) 154 209 284 392 529 693 32.3 工程地质
工区在大地构造位臵上处于扬子准地台的二级构造单元—上扬子台褶带东部边缘,属川黔鄂弱活动断裂构造区。主要断裂构造为郁山断裂带和黔江断裂带,两断裂带都属活动断裂。本工程距郁山断裂带中段最近距离为21km,
距黔江断裂带之筲箕滩冲断层最近距离为1.5km。工程区内无断裂构造,地震稳定性主要受黔江断裂带之筲箕滩断裂地震活动的影响。
本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坝址区基岩主要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上段(S1ln2)砂质页岩、泥质页岩互层,夹薄层粉砂岩,根据其岩性从上至下共分为十一层(S1ln2-(1)~S1ln2-(11)),粉砂岩属坚硬岩、砂质页岩属较硬岩、泥质页岩属较软岩。桐麻园向斜轴线与坝轴线于河床部位小角度相交,两翼岩层倾角2°~6°。河床部位无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厚度为6.5~9.4m;左岸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6.6~14.3m和9.8~13.8m、右岸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2.2~4.6m和7.9~16.1m。强、弱风化岩体为透水层,新鲜岩体透水率q<5Lu的试段占97.3%,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取水隧洞进口位于坝址上游约200m处左岸公路陡崖以上,地形坡度35°。地表基岩裸露,由S1ln2-(5)、S1ln2-(7)层泥质页岩及S1ln2-(6)层砂质页岩组成,岩体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11m和8m。强风化岩体破碎,成洞条件差。洞脸边坡岩体缓倾坡内,倾角6°,虽整体稳定,但边坡岩体强风化,局部因风化松动和裂隙切割,可能存在小范围坍塌。
洞身段穿越左坝肩山体,长度307m,轴线方向S82°57′E,设计底板高程639~638.86m。隧洞埋深20~70m,洞身围岩在桩号0+000~0+045段为S1ln2-(5)层泥质页岩、桩号0+045~0+126段为S1ln2-(6)层砂质页岩、桩号0+126~0+307段为S1ln2-(7)层泥质页岩,除进出口处为弱风化岩体外,其余均为新鲜岩体。桐麻园向斜轴线于桩号0+230处与洞线大角度相交,两翼岩层倾角2°~6°,洞身围岩透水性微弱、含水不丰,地下水对成洞影响较小,页岩层理发育,
洞顶易产生脱层、掉块及小坍塌。围岩分类为:进、出口桩号0+000~0+020段和桩号0+287~0+307段风化岩体为Ⅴ类,其余新鲜岩体为Ⅳ类。
出口位于坝址下游苦竹林沟右侧坡脚,与引水干渠相接。出口以上为50°陡坡,基岩裸露,天然坡高45m,由S1ln2-(7)~S1ln2-(10)层泥质页岩和砂质页岩组成,岩层缓倾坡内。挂口成洞条件较好,洞脸边坡为强风化岩石,应进行护坡处理。
2.4 主要建筑材料
工程所需水泥、木材、钢筋、钢材等可在黔江县城或黔江采购。施工用水直接从城北河抽取。
天然建筑材料采用大坝下游附近郁江河滩内沙卵石通过筛分冲洗而成。粗细骨料的质量与数量能满足设计要求。
2.5 对外交通条件
319国道贯穿黔江区境,目前枢纽左岸已有简易公路通达黔江区城,枢纽距黔江城3.5km,黔江距彭水78.0km、涪陵214.0km、重庆312.0km。在彭水有乌江航道经武隆、涪陵与长江航道相通。对外交通尚属方便。
2.6 承包人完成的工作范围 2.6.1承包人应完成的主体工程项目
(1)本次招标的项目为城北水库取水隧洞工程合同标,合同编号:CBQ/CⅠ,本标段合同包括的主体工程项目为取水隧洞进口引渠段、分层取水塔、消力池及城门洞型无压段等土建工程。
(2)承包人必须完成所投标工程项目的全部主体工程的施工,本标工程结构尺寸及工程量详见招标及合同文件相应《工程量清单》。
2.6.2承包人应完成的临时工程项目
承包人必须完成所投标工程项目的施工临时道路、施工辅助企业、场地平整、临时房屋建筑以及其它为实施本合同工程所需的所有临时工程项目。
2.7 本工程承包人要完成的主要工程量见表
工程量清单
项目编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土方开挖 石方开挖 石方洞挖(隧洞) C15砼边墙(隧洞) C15砼底板(隧洞) C15砼顶拱(隧洞) C15砼喷护(厚5cm) C20砼边墙(消力池) C20砼底板(消力池) C20砼顶拱(消力池) C20砼取水塔 C25砼(二期砼) C30砼 M7.5浆砌石 回填灌浆(洞顶) 橡胶止水带(YH-2型) 沥青杉板(厚2cm) 排水孔(深入基岩0.5m) 钢筋 锚筋(采用φ20二级钢筋,长2m) 闸房 名称 单位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个 t 根 m 22233333333333333数量 763 4739 1466 186 188 251 9.9 22 19 11 1113 55 7 343 686 179 60 468 35 66 103 2.8 工程工期
本标工程于2008年3月1日开工,2008年10月28日完工。总工期242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施组(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