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立健全相应的研究管理制度和信息流通渠道。 学校制定了“学习培训”、“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表彰”等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我们还成立了研究顾问小组、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全面负责整个研究策划、指导和督导管理;在具体研究研究中,我们强化过程研究和原始资料的收集管理,坚持每一学期完成“四个一”,即一份研究计划、一份教案、一堂研究课、一篇总结。
5、反复论证,申报立项。
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分析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拟定和完善研究方案,对所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进行反复论证和修正,使其完善和合理化,更具操作性。在各种条件具备和资源充足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课题《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向县教科所申报并被批准立项。
(二)实施阶段(2004年12月—2006年3月) 1、积极探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提供丰富良好学习习惯资源,奠定知识基础。 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对语文、数学、科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内容与方法提出初步的意见。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在语文、数学、科学学习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约是一个量变(认知)——质变(形成)——新的量变的过程(巩固发展)。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按以上变化规律,按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性质的不同,学习习惯培养的重点及方法也不同,在统一要求,全面规划的前提下,按照各班各学科提出不同要求,有目的地实施培养计划,并把学习习惯内容分为几个层次。
(2)各科都必需培养的好习惯:
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教学中的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刻苦钻研的习惯;勤学好问的习惯;合作与交流的习惯;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惯。
(3)根据学科性质特别需要培养的习惯:
①语文方面:课外阅读的习惯、语言积累与应用的习惯、感悟语言与体验语言美的习惯;
②数学方面:计算仔细的习惯、探索规律的习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③科学方面:
细致观察的习惯:观察是三年级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始,而且三年级科学的能力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
发明往往归功于科学家细致的观察结果。为此我注重对学生细致观察习惯的培养。
质疑问难的习惯:这是科学的一个重要步骤,提倡让学生发现问题——猜测——验证——得出结论;如果学生不产生疑问,学生势必没有探究的积极性,也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科学探究的习惯: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所以学生在科学学习必须要具备科学探究的习惯,才真能使探究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规范操作的习惯: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研究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研究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课要养成听
清研究要求、规范操作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研究方案。操作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的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同时在活动中,要把观察到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时记录下来。
以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归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习惯培养的统一。以素质教育的培养为目标,创造性地超越和拓展了传统的学习习惯的内涵。围绕这些培养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训练学生,注意扩展到课外家庭、社会,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习惯,是适应时代发展,创新的培养策略与培养方法的研究。
2、对语文、数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研究
(1)结合古今中外名人的优良习惯、身边的具有好习惯的人的成功例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意志。良好的习惯属非认知因素,但在智慧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节功能。经常给他们讲一些成功人士的事例,他们会发现良好学习习惯给学习带来优异成绩,也给各方面活动带来好处,就会让他们感悟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调动不同类型学
生的积极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克服困难,形成良好习惯的意志品质。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层渐进。“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给学生制定方法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方式和要求,因材施教。只要他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我们就及时表扬和鼓励,成为良性循环。
(3)反复训练强化法。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仅靠一朝一夕的功夫,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适度进行反复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在不断巩固中提高。
(4)构建多元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我们构建了立足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参与状态、学习习惯与合作意识,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了能体现评价内容的评价模块,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结果记录下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己了解自己,准确评价自己的发展过程,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过程督导,深化课题研究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坚持例会制度,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研究工作的得失,部署下阶段工作,提出新要求,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和完善。认真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课题研究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