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 范 学 习 质量教育 质量管理 项目经理 TQC领导小组(总工程师) 质量检验 质量监督 质量奖励 强化质量意识 设计文件审查 施工动态检查 质量动态分析 检测数据分析 制定奖罚制度 兑现奖罚标准 落实整改措施 技术监督 技术交底 标准化作业 材质检验 工程实验 质量评定 总目标:创部优质工程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0.1.2 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1) 组织经验丰富的测设队伍在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进行测量和设置施工控制标志,认真学习和熟悉设计图纸,在现场测量、复核的基础上,根据已定的线位作好施工图设计,报工程师审批;
(2) 隧洞开挖:隧洞开挖要注意各项工作间的配合,开挖和支护衔接紧凑,保证开挖过程中围岩稳定;
(3) 做好临时排水,使工地有一个完善的排水系统,首先在洞内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或集水井,使原地面纵向排水形成网络,保证排水通畅;
(4) 混凝土
① 混凝土拌制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配合比进行拌制,少量的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和,大量的混凝土采用30m3/h拌和站拌和。
31
② 在气温偏高的季节,为避免水化过高,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如骨料预冷,改善骨料级配,掺加混合材料外加剂,混凝土拌和加冰等措施。
(5) 新工艺、新材料、新施工方法的使用在保证工程质量上具有重大影响,在征得业主和现场监理的认可后,组织有关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对重点工程的施工进行技术评估,围绕保证工程质量展开讨论,确定切实可行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的应用。
(6) 我公司针对本项目实施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将由项目经理部牵头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任付组长、工程、质检、试验、材料、施工负责人等为成员,组建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推行领导小组。 10.2 质量自检体系
内部质量自检程序参照监理程序进行,有利于与监理工程师配合协调,有效控制质量,质量自检是施工现场的质检员按进度和频率制度化抽样(或规定),加上中心试验人员随机抽样,通过中心试验室检测统计,试验工程师报出结果,质检工程师作出判断的一个认证过程,详见质量自检体系图。
项目施工前,项目部将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技术规范和作业环境,编制好最佳的施工方案,做好各种技术准备工作;在组织上将目标、职责、任务、权利进行分解,落实到人。对本工程实行全过程计算机化管理。采取全封闭式项目法施工。我们公司已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各项工作均严格按照体系运行,责任明确。操作规范形成了系统的自检体系,同时在组织管理上做到:
严格施工作业纪律和工序控制程序,定期组织工程质量评定,做好原始施工记录,建立施工日志及记录重要的技术活动。
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施工计划均报工程师批准。实行先自检,合格后通知工程师检查,严格按程序施工。
施工时除加强质检员的责任和权力外,更重要的是树立全员质量意识,我们将坚持质量奖惩,质检工程师对各工点各项目的质量有一票否决权,被否决的项目不能计量支付。
返 工 开工申请单 监理审批 每道工序完成以后 不合格 承包人自检 32 填报质量验收通知单
质量自检体系框图
10.3 质量管理措施 10.3.1 工艺管理措施 A 隧洞开挖工艺管理措施
(1). 洞挖施工前要对设计图进行复核。在放样过程中,如发现局部实际与设计地形、地质条件不符,将通过必要的测量、勘探手段查明并作出修改设计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放样施工;
(2). 建立工地试验室,仪器配套齐全,专职人员操作;
(3). 执行测量复核制度,施工过程中经常复核中线、标高,保证隧洞轴线符合设计要求;
(4). 主洞开挖钻孔采用双臂钻,可确保孔眼位置与角度、深度准确;
33
(5). 做爆破试验段,确定在不同围岩类型下的各种爆破参数; (6) 做好施工排水,隧洞内要保证形成一定的排水坡度; B 混凝土衬砌工艺管理措施
(1) 模板要经过结构设计,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拆卸方便。 (2) 加工钢模板要严格按技术规范施工,实行三级验收程序。
(3) 钢模板统一调拨,安装时刷脱模剂,加贴防漏胶条,并注意控制高差、平整度、轴线位置、尺寸、垂直度等技术要求。流水作业,逐一检查,防止漏浆、错装等错误。 (4) 拆卸模板,支顶架时,应按规定顺序拆除,小心轻放,决不允许猛烈敲打和拧扭,并将配件收集堆放。 C 钢筋施工工艺管理措施
钢筋采购:必须要有出厂质量保证书,没有出厂质量保证书的钢筋,不能采购,对使用的钢筋,要严格按规定取样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钢筋焊接: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焊接头要经过试验合格后,才允许正式作业,在一批焊件中,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并以此作为加强对焊接作业质量的监督考核。 钢筋配料卡必须经过技术主管审核后,才准开料,开料成型的钢筋,应按图纸编号顺序挂牌,堆放整齐,钢筋的堆放场地要采取防锈措施。派专人负责钢筋垫块(保护层)制作,要确保规格准确,数量充足,并达到足够的设计强度,垫块的安放要疏密均匀,可靠地起到保护作用。
钢筋绑扎完毕,要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派钢筋工值班,以便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钢筋及预埋移位等问题。 D 混凝土施工工艺管理措施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准确计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并申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配合比执行。
派专人(试验人员)至搅拌站监督检查配合比执行情况以及原材料、坍落度、试验取样、称量衡器检查校准以及拌合时间是否相符。
混凝土运抵现场后,必须经过坍落度试验,符合要求后才能浇筑,若坍落度损失过大,试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加入适量水泥浆,以确保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变,并要搅拌均匀后方可浇筑。
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时,输送管接头要密封,保证不漏气,管道安装要顺直、并垫平,泵送混凝土之前要先拌和一定数量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
34
浇筑混凝土之前,全部模板和钢筋要清洗干净,不能有杂物。模板间若有缝隙要填塞紧密,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方法需征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分层厚度,最大不超过40cn,一般在30~40cm左右,同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最高不能超过2m,超过2m要使用串筒或溜槽,以免混凝土产生离析。
混凝土浇筑作业应连续进行,如回故发生中断,其中断时间应小于前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间,超过中断时间,应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并立即向监理工程师报告。 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的插入或拨出时的速度要慢,振捣点均匀,在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应辅以插铲式振捣,以免发生漏振现象。
施工缝的处理,要按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在旧混凝土表面浇筑新混凝土前,必须将其表面凿毛清洗干净,用水湿润后,先浇一层水泥砂浆以确保新旧混凝土之间能结合良好。
混凝土终凝以后要采取运当措施养护,并在浇筑部位注明养护起止日期,以免遗漏。 10.3.2 材质管理措施 A 材料采购质量控制措施
采购人员应协同试验工程师,根据工程所需材料进行市场调查,并填写“市场调查表”,向项目领导汇报货源、材质等情况。
试验工程师对市场调查所取的样品要认真地检测,写出检测报告,达到技术规范要求的出据认可手续,材料方可迸场。
试验工程师在材料进场过程中,也要随机抽样检测,发现质量下降,马上通知验收人员,并向主管领导汇报,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
验收人员要严格对照样品验收,如发现来料与样品不符,应做扣减处理或速请试验工程师检测并报给有关负责人和采购员,有关人员应尽快作出裁决。
验收监督员应指挥运输车辆有秩序地卸车,卸一车签字一次,否则,按失职论处。 B 材料数量控制措施
材料的计量器具要每日检查,若不准确,马上校正,达到准确后,方能继续使用。 材料收购以验收单为凭。收料必须3人一组,3人都在岗时收料签字有效。
材料收料时,过磅(量尺)员操作读数,监磅(监尺)员监控制单,质检员按质扣量,签字后生效。如发生代签字的行为,执笔者与被代笔人均进行经济处罚。 C 单据管理措施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施工组织设计2(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