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31 “Attribute”属性设置
图10.32 AXIS_ 1的“Drive/Motor” 属性设置
383
图10.33 AXIS_ 2的“Drive/Motor” 属性设置
(6) 右击“Tasks”,选择“New Task”新建一个任务,如图10.34所示。
(7)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为任务命名为“time”,“Type”选择“Periodic”,为周期型任务,周期“Period”设置为10ms,如图10.35所示。
(8) 右击新建的“time”任务,选择“New Program”,新建一个定时中断子程序,如图10.36所示。
图10.34 新建一个任务
图10.35 任务参数设置
384
图10.36新建一个定时中断子程序
(9)在打开的对话框中,为新的定时中断子程序命名为“time_p”,并确认在“Schedule in”中选择为“time”,如图10.37所示。
图10.37新的定时中断子程序命名
(10)右击新建的“time_p”程序,选择“New Routine”,新建一个子程序,如图10.38所示。
图10.38 新建一个子程序
(11)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为新的子程序命名为“time_r”,并确认“Type”为“Ladder Diagram”,“In Program of Phase”为“time_p”,如图10.39所示。
385
图10.39 新的子程序命名
(12)建立好后,“Tasks”的层次如下,包括一个主任务“MainTask”和一个定时任务“time”,如图10.40所示。
图10.40 整个程序结构
(13)在主任务的“MainRoutine”中,添加如下程序:
① 伺服使能程序,同时对PID设定值和速度偏移值(VelocityOffset)进行初始化。注意,VelocityOffset需要通过SSV指令来设置。
图10.41伺服使能程序
② 伺服轴1的急停和急停重置程序。
386
图10.42 伺服轴1的急停和急停重置程序
③ 两个伺服轴的归位程序。
图10.43 两个伺服轴的归位程序
(14)在定时任务“time”的“time_r”中,添加定时任务程序。
定时任务的作用是进行PID运算,并把运算的结果写入到轴1属性VelocityOffset中。由于需要使用SSV指令修改VelocityOffset属性值,所以现将PID运算结果保存在一个其他的标签中(即velocityoffset中),再通过SSV来修改。
图10.44 定时任务程序
10.3.5 系统的实际控制效果
1、控制器参数的整定
(1)点击PID运算模块中如图10.45所示的位置,打开PID运算模块的配置对话框,其中,“Tuning”、“Configuration”和“Scaling”属性需要进行配置。
(2) 在 “Tuning”属性中,可以调整PID参数,如图10.46所示。如果轴1的跟随效果不理想,可以在这里调整PID参数。
(3) 在“Configuration”属性中,前三个选项用于设定PID方程的具体形式;“Loop Update Time”用来设置PID指令的计算周期;最后三个是输出的高低限幅和死区值,
38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10章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实例(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