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控制系统设计
如前所述,单回路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其控制系统结构可以简化为下图10.12所示。
图10.12 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结构
图中W(s)为电阻炉传递函数模型,Wh0(s)为零阶保持器模型,D(z)为数字控制器传递函数模型。
图10.13所示的电阻炉是一个典型的纯滞后一阶惯性环节,其传递函数模型为:
K??s W(s)?e (10.11)
T1s?1模型参数为放大系数K,滞后时间?,时间常数T1(变送器、固态继电器及电阻炉的比例系数乘积)。这3个模型参数可以通过参数估计的方法得到。
利用阶跃响应曲线辩识纯滞后一阶惯性环节参数的方法如下:将被控对象电阻炉进行开环控制,开环控制系统结构如图10.14所示,在电阻炉对象输入阶跃信号r0(t),得到对象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10.15所示,由阶跃响应曲线求解出K、T1、?三个参数的值,进而得到被控对象电阻炉的传递函数模型W(s)。
图10.13 电阻炉
图10.14 开环控制系统结构
图10.15 对象开环阶跃响应曲线
368
参数求解方法如下: (1)过程的静态放大系数
K?y(?)?y(0)r0 (10.12)
其中y(?)为稳态温度,y(0)为初始温度,r0为给定阶跃信号。
(2)过程的时间常数T1和滞后时间?的求法
过图10.15(a) 响应曲线的拐点P作切线,交于时间轴于B点,交其稳态值的渐近线y(?)于A点,A点在时间轴上的投影为C点,则0B为过程容量滞后时间?,BC为过程的时间常数T1。
图10.15(b)是当阶跃响应曲线上的拐点不易确定时,直接取阶跃响应曲线稳态值
y(?)的28%和63%所对应的时间t1和t2,再按下式计算滞后时间?和时间常数T1:
t1???T1/3 (10.13)
t2???T1 (10.14)
求解这两个方程,可得到?、T1的值。
通过实验,得到炉温控制系统阶跃相应曲线如图10.16所示。从图上可以得到: ??40,T1?360?40?320,r0?185,y(?)?180,y(0)?42
从而得到
K?y(?)?y(0)r0?180?42185?138185?0.746
于是电阻炉的传递函数模型如下:
W(s)?0.746e?40s320s?1 (10.15)
图10.16 炉温控制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369
控制器D(z)采用位置式PID控制算法,如第4章(4.52)式,重写如下:
u(k)?u(k?1)??u(k) ?u(k?1)?Kp?e(k)?e(k?1)??Kie(k) (10.16) ?Kd?e(k)?2e(k?1)?e(k?2)?在整个控制过程中,控制量u(k)的值由控制量u(k?1),误差量e(k)、e(k?1)、
e(k?2),以及控制器参数Kp、Ki、Kd来决定。PID实时控制算法流程如图10.17
所示。
图10.17 PID算法流程
算法中的“标度变换系数”指实际物理量与检测量(或控制量)之间的转换倍数。如本系统中的温度范围为0~400℃,而热电阻PT100在经过变送器变换后得到0~5V的输出电压,所以实际温度与控制电压有80倍的转换关系,即标度变换系数。
一般来说,若被测参数与A/D转换结果之间呈线性关系,即
370
y?y0ym?y0?x?x0xm?x0 (10.17)
式中,y为实际工程测量值的转换结果;ym为被测量参数量的最大值;y0为被测参数量的最小值;x为实际采样测量的数字量;xm为采样测量的量程上限对应的数字量;则在x0、xm、x和y0、ym均已知的情况下,x0为采样测量的量程下限对应的数字量。可计算出工程测量值y为:
y??(x?x0)?y0 (10.18)
式中??ym?y0xm?x0为标度变换系数。
10.2.4 系统软件设计
1、软件开发环境
进行炉温控制软件开发可以使用的工具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Visual Basic语言,C语言,C++语言等,它们都具有较强大的功能。但是使用计算机语言开发一个系统,需要编写大量的源程序,这无疑加大了系统开发的难度。本系统的开发采用了一种工控组态软件—组态王,组态软件的使用,使炉温控制系统开发过程变得简单,而组态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开发出更出色的应用软件。
组态软件具有实时多任务处理、使用灵活、功能多样、接口开放及易学易用等特点。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组态软件能完成系统要求的如下任务:
(1)计算机与采集、控制设备间进行数据交换; (2)计算机画面上元素同设备数据相关联; (3)处理数据报警和系统报警;
(4)存储历史数据并支持历史数据的查询; (5)各类报表的生成和打印输出; (6)最终生成的应用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7)具有与第三方程序的接口,方便数据共享。
系统选用“组态王6.02”版本进行应用软件的开发。该版本软件包包括工程管理器(Project Manager),工程浏览器(Touch Explorer),工程运行系统(Touch View)和信息窗口(Information Windows)4部分组成,各自的功能如下:
(1)工程管理器。用于组态王进行工程管理,包括新建、备份、变量的导入/导出、定义工程的属性等。
(2)工程浏览器。它是组态王软件的核心部分和管理开发系统,将画面制作系统中已设计的图形画面、命令语言、设备驱动程序管理、配方管理、数据库访问配置等
371
工程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在一个窗口中以树形结构排列。这种功能与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器的功能相似。
工程浏览器中内嵌画面制作系统,即应用程序的集成开发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完成画面设计、动画连接等工作。画面制作系统具有先进、完善的图形生成功能,数据库提供多种数据类型,能合理地提取控制对象的特性,对变量报警、趋势曲线、过程记录、安全防范等重要功能都有简洁的操作方法。
(3)工程运行系统。画面的运行由工程运行系统来完成,在应用工程的开发环境中建立的图形画面只有在TouchView中才能运行。它从控制设备中采集数据,存储于实时数据库中,并负责把数据的变化以动画的方式形象地表示出来;同时完成变量报警、操作记录、趋势曲线绘制等监控功能,并按实际需求记录在历史数据库中。
(4)信息窗口。它是一个独立的Windows应用程序,用来记录、显示组态王开发和运行系统在运行时的状态信息,包括组态王系统的启动、关闭、运行模式;历史数据的启动、关闭;I/O设备的启动、关闭;网络连接的状态;与设备连接的状态;命令语言中函数未执行成功的出错信息等。
2、应用软件的开发
应用组态王软件开发炉温控制系统,应遵循一定的开发步骤有序进行。其开发步骤总结如下:
(1)搞清所使用的I/O设备的生产厂商、种类、型号以及使用的通信接口类型、采用的通信协议,进行I/O口设置。
(2)将所有I/O点的参数收集齐全,以备在组态王上组态时使用。 (3)按照统计好的变量,制作数据字典。
(4)按数据存储的要求构建数据库,建立记录体和模板,为数据连接做准备。 (5)根据工艺过程和组态要求绘制、设计画面结构和画面草图。 (6)根据上步的画面结构和画面草图,组态每一幅静态的操作画面。
(7)将操作画面中的图形对象与实时数据库变量建立动画连接关系,规定动画属性和幅度。
(8)绘制数据流程,编写命令语言,完成数据与画面的连接,对组态内容进行分段和总体调试。
(9)设计控制算法。工业中用的比较多的控制算法有PID算法、Smith预估算法、Dahlin算法等,各种算法都有自己的优势,适用于不同的被控对象。本系统中选用PID算法进行控制。
(10)系统投入运行。
37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10章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实例(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