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册)全册教案人教版(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说说他读得怎么样,能否表达课文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于朗读的标准不强求一致,这项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在不断实践中得以提高。 附:板书设计

8*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词语:泱泱、名誉主席、显赫、搭讪、绝口不提、波澜壮阔。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l.培养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品质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宋庆龄虽身居高位,但却尊重劳动人民、平等待人的高贵品格。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点拨、诱导法。 (二)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品味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品质。

(二)解决办法

放手让学生读课文,抓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教师适当予以点拨。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宋庆龄。课上,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谈读后感受,体会宋庆龄的可亲可敬及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课后可鼓励学生再找一些介绍宋庆龄的文章读一读,深化对人物的认识。 五、教学步骤 (-)揭示课题

1.出示宋庆龄画像,问: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 2.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来谈谈对宋庆龄的了解。 3.教师补充介绍宋庆龄。 4.揭示课题。

教师叙述课文l、2自然段的内容,很自然地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自读、勾划、作批注,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如果学生的感受只停留在表面,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引导,把认识引向深入。教师可作这样的提示: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动了你?为什么?这样学生就会抓住课文描写宋庆龄言行的语句,用真情、真心去感受和体味人物的品质。 (四)抓住重点段,深化理解

课文中的第11自然段是揭示文章中心的总结段,在学生读课文、谈感受之后,反复朗读此段,会加深学生对前面内容的理解,准确地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样一位平易近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伟大女性的形象将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可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自由读、组内合作读、分角色朗读等。

(六)总结、拓展

1.教师小结: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之间的故事,只是她波澜壮阔的生活海洋里许许多多动人故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2.鼓励学生课余找一找有关介绍宋庆龄的文章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9* 走向生活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词语:功成名就,迫不及待,始料未及,不假思索,座右铭,完尔。 2.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懂得走向生活,广交朋友,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快乐。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点拨、引导法。 (二)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二)解决办法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读、想、画、写、议,理解课文内容,对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师可适当予以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可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谈感想。对于含义较深的句子,教师可适当予以点拨,使其深化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步骤 (-)设疑激趣

一个初出茅庐的校报记者去采访一位前总统夫人,提出了一个自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可得到的却是意料之外的回答。他究竟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总统夫人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

2.从文中找出“我”提出的问题及总统夫人的回答。 “我”提出的问题是:“请问夫人,在您会晤过的人中,您觉得哪一位最有趣?” 总统夫人的回答是:“戴维·科宁斯”,“我一定会选中你:戴维·科宁斯。” (三)自主探究

可让学生参照阅读提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罗斯福夫人为什么要那样回答?她的话在科宁斯身上起了怎样的作用?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简要地写一写自己的感想。 (四)合作交流

可先组内交流,然后集体研讨。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题目“走向生活”的真正含义,深化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五)总结

1.结合自身谈学习感受。 2.参加实践活动。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写出你的座右铭。 附:板书设计

9.走向生活 → 广交朋友 → 增添快乐

10 古诗三首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背诵课文并默写一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感悟祖国灿烂的文化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会青春易逝,时不再来,要勤奋求学的道理,克服嫉妒心理。 (四)美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珍惜美好年华,体味边塞风光的壮美。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谈话法,朗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的朗读每一首诗。 (二)难点

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心灵的共鸣。 (三)解决办法

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2.教师范读课文。

(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持:用来(教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太一样。) 羹:用肉或某做成的糊状食物。(这是古义,今天不太常用) 漉:过滤。

豉:这里指煮熟的豆子。 以为:把??做成。(与今天意义不同) 箕:豆秸 釜:锅 泣:哭泣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

1.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师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册)全册教案人教版(7)在线全文阅读。

2018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册)全册教案人教版(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294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