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3)如果a,b除以c的余数相同,那么a与b的差能被c整除。例如,17与11除以3的余数都是2,所以17-11能被3整除。
(4)a与b的和除以c的余数,等于a,b分别除以c的余数之和(或这个和除以c的余数)。例如,23,16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1,所以(23+16)除以5的余数等于3+1=4。注意:当余数之和大于除数时,所求余数等于余数之和再除以c的余数。例如,23,19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4,所以(23+19)除以5的余数等于(3+4)除以5的余数。
(5)a与b的乘积除以c的余数,等于a,b分别除以c的余数之积(或这个积除以c的余数)。例如,23,16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1,所以(23×16)除以5的余数等于3×1=3。注意:当余数之积大于除数时,所求余数等于余数之积再除以c的余数。例如,23,19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4,所以(23×19)除以5的余数等于(3×4)除以5的余数。 性质(4)(5)都可以推广到多个自然数的情形。
例1 5122除以一个两位数得到的余数是66,求这个两位数。 分析与解:由性质(2)知,除数×商=被除数-余数。 5122-66=5056,
5056应是除数的整数倍。将5056分解质因数,得到
6
5056=2×79。
由性质(1)知,除数应大于66,再由除数是两位数,得到除数在67~99之间,符合题意的5056的约数只有79,所以这个两位数是79。
例2 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和是2143,已知商是33,余数是52,求被除数和除数。 解:因为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33+52,
被除数=2143-除数-商-余数 =2143-除数-33-52 =2058-除数,
所以 除数×33+52=2058-除数, 所以 除数=(2058-52)÷34=59, 被除数=2058-59=1999。
答:被除数是1999,除数是59。
例3 甲、乙两数的和是1088,甲数除以乙数商11余32,求甲、乙两数。 解:因为 甲=乙×11+32,
所以 甲+乙=乙×11+32+乙=乙×12+32=1088, 所以 乙=(1088-32)÷12=88, 甲=1088-乙=1000。
答:甲数是1000,乙数是88。
例4 有一个整数,用它去除70,110,160得到的三个余数之和是50。求这个数。
分析与解:先由题目条件,求出这个数的大致范围。因为50÷3=16……2,所以三个余数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6,推知除数大于16。由三个余数之和是50知,除数不应大于70,所以除数在17~70之间。 由题意知(7+110+160)-50=290应能被这个数整除。将290分解质因数,得到290=2×5×29,290在17~70之间的约数有29和58。
因为110÷58=1……52>50,所以58不合题意。所求整数是29。 例5 求478×296×351除以17的余数。
分析与解:先求出乘积再求余数,计算量较大。根据性质(5),可先分别计算出各因数除以17的余数,再求余数之积除以17的余数。
478,296,351除以17的余数分别为2,7和11,(2×7×11)÷17=9……1。 所求余数是1。
例6 甲、乙两个代表团乘车去参观,每辆车可乘36人。两代表团坐满若干辆车后,甲代表团余下的11人与乙代表团余下的成员正好又坐满一辆车。参观完,甲代表团的每个成员与乙代表团的每个成员两两合拍一张照片留念。如果每个胶卷可拍36张照片,那么拍完最后一张照片后,相机里的胶卷还可拍几张照片?
分析与解:甲代表团坐满若干辆车后余11人,说明甲代表团的人数(简称甲数)除以36余11;两代表团余下的人正好坐满一辆车,说明乙代表团余36-11=25(人),即乙代表团的人数(简称乙数)除以36余25;甲代表团的每个成员与乙代表团的每个成员两两合拍一张照片,共要拍“甲数×乙数”张照片,因为每个胶卷拍36张,所以最后一个胶卷拍的张数,等于“甲数×乙数”除以36的余数。
因为甲数除以36余11,乙数除以36余25,所以“甲数×乙数”除以36的余数等于11×25除以36的余数。
(11×25)÷36=7……23,
即最后一个胶卷拍了23张,还可拍36-23=13(张)。
由例6看出,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我们熟悉的数学问题,有助于我们思考解题。 练习14
1.今天是星期六,再过1000天是星期几?
22
2.已知两个自然数a和b(a>b),已知a和b除以13的余数分别是5和9,求a+b,a-b,a×b,a-b各自除以13的余数。
3.2100除以一个两位数得到的余数是56,求这个两位数。
4.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和是903,已知除数是35,余数是2,求被除数。 5.用一个整数去除345和543所得的余数相同,且商相差9,求这个数。
6.有一个整数,用它去除312,231,123得到的三个余数之和是41,求这个数。 7.2000年五月有5个星期三、4个星期四,这个月的一日是星期几? 第15讲 孙子问题与逐步约束法
在古书《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意思是:有一堆物品,三个三个数剩两个,五个五个数剩三个,七个七个数剩两个。求这堆物品的个数。
我们称这类问题为孙子问题。
例1 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满足条件的最小自然数。
分析与解:这道例题就是《孙子算经》中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三个条件,一下子不好解答。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先求出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数,然后再逐步增加条件,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呢?我们试试看。
满足“除以3余2”的数,有2,5,8,11,14,17,…
在上面的数中再找满足“除以5余3”的数,可以找到8,8是同时满足“除以3余2”、“除以5余3”两个条件的数,容易知道,8再加上3与5的公倍数,仍然满足这两个条件,所以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数有
8,23,38,53,68,…
在上面的数中再找满足“除以7余2”的数,可以找到23,23是同时满足“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三个条件的数。23再加上或减去3,5,7的公倍数,仍然满足这三个条件,[3,5,7]=105,因为23<105,所以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最小自然数是23。
在例1中,若找到的数大于[3,5,7],则应当用找到的数减去[3,5,7]的倍数,使得差小于[3,5,7],这个差即为所求的最小自然数。
例2 求满足除以5余1,除以7余3,除以8余5的最小的自然数。
分析与解:与例1类似,先求出满足“除以5余1”的数,有6,11,16,21,26,31,36,… 在上面的数中,再找满足“除以7余3”的数,可以找到31。同时满足“除以5余1”、“除以7余3”的数,彼此之间相差5×7=35的倍数,有 31,66,101,136,171,206,…
在上面的数中,再找满足“除以8余5”的数,可以找到101。因为101<[5,7,8]=280,所以所求的最小自然数是101。
在例1、例2中,各有三个约束条件,我们先解除两个约束条件,求只满足一个约束条件的数,然后再逐步加上第二个、第三个约束条件,最终求出了满足全部三个约束条件的数。这种先放宽条件,再逐步增加条件的解题方法,叫做逐步约束法。
例3 在10000以内,除以3余2,除以7余3,除以11余4的数有几个? 解:满足“除以3余2”的数有5,8,11,14,17,20,23,… 再满足“除以7余3”的数有17,38,59,80,101,…
再满足“除以11余4”的数有59。
因为阳[3,7,11]=231,所以符合题意的数是以59为首项,公差是231的等差数列。(10000-59)÷231=43……8,所以在10000以内符合题意的数共有44个。
例4 求满足除以6余3,除以8余5,除以9余6的最小自然数。
分析与解:如果给所求的自然数加3,所得数能同时被6,8,9整除,所以这个自然数是 [6,8,9]-3=72-3=69。
例5学校要安排66名新生住宿,小房间可以住4人,大房间可以住7人,需要多少间大、小房间,才能正好将66名新生安排下?
分析与解:设需要大房间x间,小房间y间,则有7x+4y=66。
这个方程有两个未知数,我们没有学过它的解法,但由4y和66都是偶数,推知7x也是偶数,从而x是偶数。
当x=2时,由7×2+4y=66解得y=13,所以x=2,y=13是一个解。
因为当x增大4,y减小7时,7x增大28,4y减小28,所以对于方程的一个解x=2,y=13,当x增大4,y减小7时,仍然是方程的解,即x=2+4=6,y=13-7=6也是一个解。
所以本题安排2个大房间、13个小房间或6个大房间、6个小房间都可以。
就是说,方程7x+4y=66有无数个解。由于这类方程的解的不确定性,所以称这类方程为不定方程。 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的不定方程,往往需要求整数解或自然数解,这时的解有时有无限个,有时有有限个,有时可能是唯一的,甚至无解。例如:
x-y=1有无限个解,因为只要x比y大1就是解; 3x+2y=5只有x=1,y=1一个解; 3x+2y=1没有解。
例6 求不定方程5x+3y=68的所有整数解。
解:容易看出,当y=1时,x=(68-3×1)÷5=13,即x=13,y=1是一个解。
因为x=13,y=1是一个解,当x减小3,y增大5时,5x减少15,3y增大15,方程仍然成立,所以对于x=13,y=1,x每减小3,y每增大5,仍然是解。方程的所有整数解有5个:
由例5、例6看出,只要找到不定方程的一个解,其余解可通过对这个解的加、减一定数值得到。限于我们学到的知识,寻找第一个解的方法更多的要依赖“拼凑”。 练习15
1.一个数除以5余4,除以8余3,除以11余2,求满足条件的最小自然数。
2.有一堆苹果,3个3个数余1个,5个5个数余2个,6个6个数余4个。这堆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3.在小于1000的自然数中,除以4余3,除以5余2,除以7余4的最大的自然数是几? 4.在5000以内,除以3余1,除以5余2,除以7余3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5.有一个两位数,除以2与除以3都余1,除以4与除以5都余3,求这个数。 6.用100元钱去买3元一个和7元一个的两种商品,钱正好用完,共有几种买法?
7.五年级一班的43名同学去划船,大船可坐7人,小船可坐5人,需租大、小船各多少条? 第16讲 巧算24
同学们可能都玩过“数学24”的游戏,它把枯燥的基本数字计算变得趣味盎然,能大大提高计算能力和速度,使得思维灵活敏捷,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智力竞赛游戏。
游戏规则:给定四个自然数,通过+,-,×,÷四则运算,可以交换数的位置,可以随意地添括号,但规定每个数恰好使用一次,连起来组成一个混合运算的算式,使最后得数是24。
“数学24”游戏通常是用扑克牌进行的,此时,给定的四个自然数就被限定在1~13范围内了。“数学24”游戏可以1个人玩,也可以多个人玩,比如四个人玩,把扑克牌中的大、小王拿掉,剩下的52张牌洗好后,每人分13张,然后每人出一张牌,每张牌的点数代表一个自然数,其中J,Q,K分别代表11,12和13,四张牌表示四个自然数。谁最先按游戏规则算出24,就把这四张牌赢走。然后继续进行。最后谁的牌最多谁获胜。
要想算得又快又准,这就要靠平时的基本功了。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熟悉加法口诀和乘法口诀,二是利用括号。括号既能改变运算顺序,也可以改变运算符号。 请用下面例题中给出的四个数,按规则算出24。 例1 3,3,5,6。
解一:根据3×8=24,3已有,将另三个数凑成8,得3×(5+6-3)=24。
解二:根据6×4=24,6已有,将另三个数凑成4,得6×(5-3÷3)=24或6×(3×3-5)=24。 解三:还是根据3×8=24,把3和8各分成两数,得(6-3)×(3+5)=24。 解四:先把其中两数相乘,积不足24的用另两数补足,得3×5+3+6=24。 解五:先把其中两数相乘,积超过24的用另两数割去,得5×6-3-3=24。 例2 2,2,4,8。
解一:根据8×3=24,得8×[(2+4)÷2]=24或8×(4-2÷2)=24。 解二:根据4×6=24,得4×(2+8÷2)=24。 解三:根据2×12=24,得2×(2×8-4)=24。
解四:根据8+16=24,8已有,将另三个数凑成16,得8+2×2×4=24或8+(2+2)×4=24。 解五:根据8+16=24,把8和16各分成两数,得2×4+2×8=24。
解六:根据4+20=24,4已有,将另三个数凑成20,得4+2×(2+8)=24。
具体玩法很多,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2×12,3×8,4×6是三个最基本的算式,在玩的过程中,你可以先固定某数为一个因数,看另三个数能否凑成相应的另一个因数。你也可以把每一个因数分别看成由两个数凑成。下面,我们借助“乘法分配律”来玩“数学24”游戏。 例3 1,4,4,5。
分析:很明显,我们看到4×(1+5)=24,三个数已经能够算出24了,可惜的是还有一个4没有用过。根据规则,必须把这个4也用进去,怎么办?怎样把这个多余的4用到算式里面而又不影响得数呢? 解:利用“乘法分配律”:4×(1+5)=4×1+4×5=24。 例4 6,8,8,9。
解:8×(9-6)=8×9-8×6=24。 例5 5,7,12,12。
解:12×(7-5)=12×7-12×5=24。 在例3~例5中,我们利用了: a×(b+c)=a×b+a×c, a×(b-c)=a×b-a×c。 例6 2,2,6,9。
分析:很明显,我们看到2×9+6=24,三个数已经能够算出24了,可惜的是还有一个2没有用过。根据规则,必须把这个2也用进去,怎样把这个多余的2用到算式里面而又不影响得数呢? 解:利用“乘法分配律”:24=2×9+6=2×9+6÷2×2=2×(9+6÷2)。 例7 2,6,9,9。
解: 24=2×9+6=2×9+6÷9×9 =9×(2+6÷9) 例8 2,4,10,10。
解: 24=2×10+4=2×10+4÷10×10 =10×(2+4÷10)。 在例6~例8中,我们利用了 a×b+c=a×(b+c÷a), a×b-c=a×(b-c÷a)。
我们知道,符合“数学24”游戏规则的每个具体算式中,一定要出现四个数和三个运算符号。也就是说,一定要进行三次运算,出现三个运算结果。其中前两次结果是运算过程中的中间结果,第三次即最后一次的运算结果必须是24。
当我们还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时,由于知识水平所限,解题总是围绕运算结果是整数展开讨论。当我们升入小学高年级,接触到分数以后,我们的眼界变得开阔了,就可以打破整数这个框框,允许前两次的运算结果出现分数,这样,我们将会找到更多的、更好的思考办法。 例9 1,5,5,5。
有效的思考办法。
由上面的算式可以看出,我们以前接触的仅仅是其中的2×12,3×8,4×6三个整数乘法基本算式。现在我们学了分数以后,乘法基本算式就增加了许多:
在这些分数乘法基本算式中,固定的一个因数只能是5,7,9,10,
至此,应用乘法玩“数学24”游戏的过程才是完整的。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用分数除法来玩“数学24”游戏。 例10 3,3,8,8。
8÷(3-8÷3)=24。
例11 1,4,5,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数学五年级奥数基础教程(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